标签:
育儿生活琐碎新冠疫情学校放假疯狂抢购 |
分类: 微信公众号 |
随着美国疫情的不断扩散,我们周边城市的确诊病例逐渐增加,学校和社会也开始不淡定了,先是哥哥学习决定延长春假,再是大家失去理性的疯狂抢购。对于我们的小家庭,虽说没有很大的影响,但…这宅家生活,也开始了进行时的状态。
(宅家第一天,兄弟俩一起玩拼图)
美国疫情的不容乐观,是从上周开始的,美国政府也是从彼时开始重视起来;而哥哥的学校,恰逢历时一周的春假,小同学和妈妈在家,虽说我们取消了很多室内的活动,但生活还是依旧。
但就在上周四(3月12日),事情发生了突然性的转变,也是我们宅家生活的开始,不得不说,我们的日常生活,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些许的影响。
哥哥学校延长春假,取消各种活动
话说,哥哥的春假生活,妈妈和朋友都为小同学们安排了诸如博物馆之类的活动,但随着疫情的不容乐观,我们都由室内转到户外了。(注:关于春假的话题,妈妈随后会开篇来单独分享)
周一至周三倒还好,我们的活动一切照旧,都是以公园和野餐为主题;但周四之时,情况就小有变化了,下午时分,在脸书(Facebook)的妈妈群,妈妈陆续看到周边很多校区延长春假的通知(其实就是停课一周吧),当时就在想,“哥哥学校也会停课吗”?
果不其然,晚餐前,爸爸还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妈妈就收到了学校的通知,说是延长春假一周,取消校内校外的各种活动,何时开学,学校会再发通知(有可能继续停课)。好吧,感觉是学校的小心谨慎,但心中还是有些许的不安情绪,疫情真的严重到如此程度了吗?
(哥哥学校延长春假的通知)
弟弟幼儿园请假,在家“避难”
哥哥春假,但小弟弟还是继续每天去幼儿园的,想着是哥哥独享的最后一个假期了,妈妈要好好陪一陪小同学。但周四早晨送去幼儿园的时候,发现弟弟班里的同学很少,当时妈妈就在心里嘀咕,“难道是因为疫情,大家都选择在家了”?
妈妈当时还随口问了老师,“今天就这么几个孩子啊”?老师的回答是,因为很多小朋友家中都有大哥哥或大姐姐,春假期间不用早早去上学,所以都比较晚。想想也是,妈妈送小弟弟的时间,和以往也不一样,当时也没多想,就直接离开了。
到家后,妈妈和爸爸说了“小朋友特别少”的情况,爸爸也说自己的单位加强了防范力度(以后再详细分享)。妈妈立马就与爸爸商量,要不明天(周五)把弟弟留在家里吧?一是春假的最后一天了,妈妈也想休息一下(不想接送);二是观察一下疫情的变化,还有周末两天的缓冲期。爸爸也非常同意,于是就这么决定了。
下午去接弟弟的时候,发现班级的人数和平日没什么两样,真如老师所说的,“春假期间到校都比较晚”。妈妈当时也只是简单地和老师提到,明天小弟弟不去了,和哥哥一起在家。但…
刚将小弟弟接到家,就收到了哥哥学校的停课通知,那还有什么考虑或犹豫的呢?立马打电话去弟弟的幼儿园,小弟弟下周也继续请假一周!幼儿园也非常理解,毕竟哥哥的学校都“放假”了嘛!其实,我们也可谓是在家“避难”吧!
(请假前最后一天的开心玩乐)
与兄与弟,对于休假完全不同的态度
兄弟俩,对于下周停课或休假,真是态度完全不同呀!哥哥,因为有了更高的学习目标,感觉是一种期待与向往的心情;而小弟弟,则是失望与失落兼有。
我们最先接到的停课通知,是兄弟俩的中文学校,哥哥的第一反应则是,因为F市有一例确诊病例,所以大家都要小心,学校停课是一种安全措施,而且在家里可以自学中文;而小弟弟,则是愁眉苦脸地说,“我见不到Y老师了,我也不能和DD一起上课了,我会想他们的”。
当妈妈告诉兄弟俩,“下周我们继续在家”,因为在“不容乐观的美国疫情,妈妈正确而积极的引导才是关键”中,妈妈与小同学提到,如果学校停课,可以在家里攻下三年级的数学,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读书,所以哥哥简单地嘟囔了一句,“我不希望学校停课,但对于我来说,这也是个不错的机会”。言之有理!
而小弟弟,则因为不能去幼儿园,和妈妈哭闹了一通,“我要去学校,我要去上学,我喜欢学校…”;最后,还是哥哥的解释,“现在有一种病毒,会让很多人生病,我们不去学校,可以保护自己,而且我们在家,也可以学习,我是老师,我来教你”。如此的一番解释,才可谓是稳住了小弟弟的情绪;说到做到,哥哥真的每天在教小弟弟学习。
(哥哥是老师,弟弟是学生)
家有全职妈妈,究竟是谁的福利?
哥哥学校停课一周,这是妈妈别无选择的,必须在家里陪着小同学;但小弟弟呢?完全是爸爸妈妈的选择吧?因此,爸爸也说,家有全职妈妈,很多事情,真的方便很多!谁说不是呢?要说家有全职妈妈,究竟是谁的福利呢?好象不是妈妈自己吧?
如果爸爸妈妈都身在职场,如此的疫情下,也许我们都可以在家里办公,但…带着两个小朋友办公,可能吗?能专心吗?那么:
-
哥哥学校停课,爸爸妈妈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应该就是“谁请假”吧?接下来估计就是,是不是需要将哥哥送去哪里?(注:弟弟幼儿园的课后托管班是个选择)
- 弟弟从幼儿园请假,这个估计不可能吧!同在职场的爸爸妈妈,此时应该是祈祷幼儿园不要因为疫情而闭校吧?
- 而爸爸呢?估计也无法象现在这样安心地工作吧?
好吧,妈妈想说的则是,正是因为自己全职在家,遇到如此的特殊情况,我们真的可以没有任何的顾虑,妈妈也可以趁机宅家偷个懒。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各大超市,人头攒动的抢购大潮
前段时间,一直听说CA州、WA州和NY州的抢购大潮,以至于很多大型超市的货架空空如也,但没想到,这一天,也终于轮到我们了。虽说CDC是建议家中储备两个星期的食物和日用品,以备隔离期间之所需,也是减少外出采购的概率吧!
但妈妈觉得,这各大超市,人头攒动的抢购大潮,真是失去了理智一般,还不如我们家7岁的哥哥明事理呢!(见下图截屏,原文在这里:“不容乐观的美国疫情,妈妈正确而积极的引导才是关键”)
(关于疯狂囤货,哥哥的见解)
妈妈平时一直就有遇到打折促销就囤货的习惯,家中冰箱冰柜也足够大,如此的特殊时期,也没有什么特殊所需;很巧的是,1月底的时候,刚买了一大袋米和两袋面粉,早餐饼的面粉,早餐的小麦圈,无需进冰箱的豆奶...现在的感觉是,早有准备,这也是平时囤货的“功力”吧!
虽说,妈妈无需加入抢购大潮,但…家中的生活必需品,新鲜的水果蔬菜,还有鸡蛋,还是要每周采购的吧?因为一点点的日常采购,就必须与大队人马一起“抢”,一起“挤”,一起排队,感觉这是目前为我们生活带来的最大不便之处。而且…人多之处,更利于病毒的传播吧?
(Costco,从未没见过这么多人)
我们也开始足不出户的宅家生活
美国政府并没有要求民众足不出户地宅家,只是强制要求取消大型集会,建议推迟各种社区活动,不过,我们C市的社区中心和图书馆等公共设施,都从周五开始停止使用了,所有相关的活动,很多是取消了,有小部分是推迟了。
而我们小家庭,妈妈对兄弟俩的要求是:
- 出于现在的特殊情况,我们必须每天在家;
- 公共场合,肯定避而远之,很多地方也都已经关闭;
- 公园的游乐场,出于安全考虑,暂时也不去。
唯一可以考虑的,如果天气允许的话,我们可以在家门口散步,也可以去公园的徒步小径(Trail)走一走,时不时地也可以自带食物在公园野餐。总而言之一句话,只考虑人间稀少的户外环境;但家中的前院和后院,是可以随时出去玩的。
(晚餐后在家门口散步)
兄弟俩继续有规律的生活与学习
也许有的朋友会问,一个星期的宅家生活,兄弟俩是不是可以每天吃喝玩乐?晚上无需按时睡觉?早晨可以睡到自然醒?错!大错特错!针对这个问题,妈妈也告诉了兄弟俩:不去学校的时间,我们还是要继续保持有规律的生活与学习。
虽说可以比上课时轻松一点,以往每天早晨6:10起床,现在可以推迟到8点钟;但基本的生活与学习规律,还是不能打折扣的。哥哥每天的学习任务是:
- 1小时的网上数学题
- 1页三年级的数学作业
- 1小时阅读并更新阅读记录(小书虫可以读5-6个小时)
- 写一篇中文日记(一直坚持的习惯)
- 读一本中文故事书
- iPad上的“悟空识字”中文游戏
对于学龄前的小弟弟,妈妈虽然没有如此明确的要求或建议,但哥哥读书或写作业的时间,小弟弟可以自己写写画画,可以学习,也可以看书,反正就是不可以打扰哥哥。只有当兄弟俩(尤其是哥哥)完成了当天的任务,才可以开始玩或做其它的事情。
(哥哥做网上的数学题)
妈妈最后语:如果说,以上分享的都是兄弟俩,那么在收尾之处,妈妈也说一说自己和爸爸的情况。爸爸的单位,也准备下周开始,全体员工在家办公,爸爸可能需要将单位的电脑及设备搬回家来,因为财务的特殊系统,家里的电脑配置都不够;而妈妈呢?终于有时间、有精力、有机会为全家烹饪美食啦!而且,也可以趁机补上前段时间落下的读书计划。
“明亮-妈咪”:美国认证正面管教讲师(CPDPE),留美工商管理硕士(MSBA),育有一对可爱的中美混血宝贝,生活中特别关注中西育儿之异同,崇尚快乐自由、顺其自然、寓教于乐的美式轻松育儿理念,多篇文章发表于国内外知名育儿杂志。
欢迎大家关注“明亮妈咪”的微信公众号,更多精彩的分享等着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