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妈咪育儿】惊魂一刻,妈妈临危不乱,为哥哥上了一堂安全教育课

(2019-12-13 04:00:11)
标签:

育儿

妈咪育儿

安全教育

冷静机智

相信直觉

分类: 微信公众号
天气好的时候,妈妈总是喜欢走路去接哥哥放学,一年多以来,都是平安无事,但就在这圣诞新年之际,出现了小小的状况,也可谓是惊魂一刻,但妈妈以自己的临危不乱,为哥哥上了一堂安全教育课。

【妈咪育儿】惊魂一刻,妈妈临危不乱,为哥哥上了一堂安全教育课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话说这天放学,和往常一样,妈妈接了哥哥,一路上边走边聊地穿过公园,走过马路,再转一个弯,就是我们的家了。平时公园里会有很多小朋友在玩,但这天因为天气突变,公园也显得“门可罗雀”,但妈妈并没有在意这些,还是和哥哥有说有笑地走着。

但…就在穿过公园之时,妈妈有种不同一般的感觉,转身扭头之际,发现一位非常可疑的男士,不远不近地跟着我们,本以为可能就是巧合,但没想,这位男士越走越近,跟着我们一起过了马路,由于一起等红灯,所以离得我们更近了。

妈妈想,过了马路,咱们就该兵分两路了吧?但没想,还是一直跟着我们,第六感觉告诉妈妈,“此人非同小可,这不是偶然的巧合,我们被尾随了”。眼看着还有三幢房子,就是我们的家了,妈妈的第一念头便是:一定不能回家!

于是,我们母子俩的“逃生”与安全教育课堂,就此拉开了序幕……(关键信息在文末)

过家门而不入,绕道而行

过了马路,眼看就是我们的家了,已经可以看到停在家门口的车了,直觉告诉妈妈,“此时一定不能回家”,于是悄悄地告诉哥哥,“好象有人跟着我们,现在不能回家,等下咱们直接走过去,不要看咱们家的门”。

哥哥倒也心领神会,还说尾随我们的人是动画片里的“捣蛋鬼”,动画片里的一个负面角色。经过家门口的时候,真的是视而不见地径直向前走。此时妈妈脑海里想的全是,一定不能让他知道我们的家在哪里,否则可能会引“狼”入室。

【妈咪育儿】惊魂一刻,妈妈临危不乱,为哥哥上了一堂安全教育课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母子寸步不离,和哥哥手拉手

过了马路再转弯就是我们的家了,一直以来,从转弯开始,就是哥哥自己一路小跑着回家,但这天妈妈却要求和哥哥拉着手,我们母子俩寸步不离地一起向前走。

虽说,即使哥哥自己跑回家,或者就是自己在妈妈前面走,也只是近在咫尺的距离;但…此时我们的“尾巴”也就是一步之遥。就是这么一点点的距离,随时都可能发生任何不可挽回的状况,毕竟,谁也不知道此人的目的与用心是什么。

这天哥哥倒真的是非常配合,自以为已经长大了的小同学,平日里再也不愿意和妈妈拉着手走路,但这天乖乖地拉着妈妈的手,一起走向家的远处。

【妈咪育儿】惊魂一刻,妈妈临危不乱,为哥哥上了一堂安全教育课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寻找热闹之处或公共场合

最初有“不能回家”的念头之时,妈妈想,要不就在小区里走一圈,但转念一想,不行,此时正值下午3点左右,上班的还在单位,上学的还没到家(或者还在路上),在家的估计都在休息……也可谓是步入荒无人烟之处。

如此无人之处,不但我们会落入“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的境地,而且还为尾随之人壮了胆,绝对不行,不能“自投罗网”,更不能给坏人有可乘之机。于是妈妈告诉哥哥,“咱们往大马路上走”。

妈妈想的是,车水马龙的大马路,正值放学高峰期,又是一条比较热闹的主街道,想必,此“尾巴”也没这么大的胆吧?妈妈倒是可以给自己壮壮胆呢!而且,如果还是发现其尾随着我们,妈妈可以带着哥哥过马路,或回学校,或去社区中心,都是可以“脱险”与求助的地方。

【妈咪育儿】惊魂一刻,妈妈临危不乱,为哥哥上了一堂安全教育课
(图片来源于网络)

提高警惕,环顾四周

整个行走的过程,包括在大马路上的“脱逃”,虽说妈妈一直在和哥哥聊天,也一直是一副有说有笑无所谓的态度,但妈妈还是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同时,不停地用余光“扫”着周围。

【妈咪育儿】惊魂一刻,妈妈临危不乱,为哥哥上了一堂安全教育课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次到家,密切关注身边环境

从大马路绕行一周,再次走回我们最初的转弯之处,虽说妈妈非常肯定我们已经将“尾巴”成功甩掉了(也许是意识到我们已经有所察觉而自己乖乖地溜走了吧),但…妈妈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好象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似的,哥哥和往常一样问妈妈,“可以把钥匙给我吗”?妈妈坚定地回答,“当然不可以”。虽说“尾巴”已经不在我们的视线范围之内,但谁也不知道何时何地他又会窜出来,此时还是小心为妙。

妈妈还是密切地关注着身边的环境,左顾右盼,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母子想做什么坏事呢!还好,还好,没有看到“尾巴”的影子,妈妈以最快的速度开门,和哥哥进屋,然后锁上门。

其实妈妈心中的算盘早已打好,如果再次发现“尾巴”在我们家周围,就会带着哥哥直接走向社区中心,而且还会给C市的警察打电话。

【妈咪育儿】惊魂一刻,妈妈临危不乱,为哥哥上了一堂安全教育课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临危不乱,镇定机智,以中文交流

自始至终,妈妈都是保持着一份临危不乱的状态,因为此时,稳住心态最重要,如果妈妈自己先紧张地乱了方寸,那么哥哥会更害怕,一害怕估计就不会配合妈妈了吧?

稳定心态的同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也是在妈妈脑海中浮现最多的情景,各种坏情况都想一想,每种应对方法,也都准备好。不能说一定可以做到万无一失,但至少咱们可以有备而来吧!

而且…这一点,也是我们母子俩的优势吧!我们全程都是用中文在交流,“尾巴”虽然意识到我们有所觉察,但并不知道我们在说什么。此时说英语,妈妈也担心以此而激怒了尾随之人,而有什么冲动之举。再加上,用中文交流,比较容易和哥哥沟通我们的现状,以及不直接回家的理由。

【妈咪育儿】惊魂一刻,妈妈临危不乱,为哥哥上了一堂安全教育课
(图片来源于网络)

提醒邻居,通报警察部门

到家以后,妈妈第一时间,就是打开电脑,将事情的详细过程写下来,而且将“尾巴”仔细描述一番,提醒邻居注意安全的同时,也通报了警察部门。安全第一,以防万一吧!

【妈咪育儿】惊魂一刻,妈妈临危不乱,为哥哥上了一堂安全教育课
(妈妈在网站的贴子)

时时刻刻,警慎行事,小心为妙

其实,妈妈一直都是保持警觉的心态,也可谓是时时刻刻,警慎行事,一切小心为妙吧!就象偶尔发现家门口停着不熟悉的车(应该不是邻居家的),再加上车上还坐着人,妈妈就会提高警惕。

不管是在家,还是正好要出门,拍别人的车牌,肯定是不现实,但一定会记下车牌,并且以信息的方式发给爸爸,爸爸也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想着是,万一,只是说万一,有什么事情,至少我们知道是哪辆车曾经停在家门口;不能说一定是此人所为,但毕竟是可疑的线索之一吧!

【妈咪育儿】惊魂一刻,妈妈临危不乱,为哥哥上了一堂安全教育课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身说教,不可掉以轻心的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涉及多方面,如人身安全教育,如不轻信任何人,如不帮忙成年人,再如遇到困难或危险如何求助,妈妈在“自我保护,教会孩子必要的防范措施,才是制胜的法宝”一文中都有详细的分享,这里就不多啰嗦了。

今天安全教育课的主题是:

- 遇事一定要镇定,临危不乱,冷静思考,才可能想出“脱险”的妙计;
- 如果家中无人,一定想办法将可疑之人引开,千万不要引“狼”入室;
- 不要“逃”去人烟稀少之处,一定要去人多且热闹的地方,如公园、图书馆、学校或社区中心;
- 发现感觉不对的情况或事情,一定要提高警惕,第一时间告诉爸爸妈妈或学校的老师(任何自己信任的人);
- 对于妈妈来说,要记住或存下“求助”电话,如城市警察部门的报警电话,以备不时之需。

【妈咪育儿】惊魂一刻,妈妈临危不乱,为哥哥上了一堂安全教育课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事件后续:学校以及各部门都加强注重

因为妈妈在哥哥的学校,也算是小小的“名人”吧!因此提醒邻居的贴子一发出去,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尤其是学校。第二天放学的时候,学校两个接学生的出口,都配备了一名警察。

而且学校的一位家长,负责我们周边几十个城市的警察部门,在第二天开会之时,也郑重地提到了这个问题。我们居住的C城市,说一定要增强学校、公园和我们家周边的警力。

别说,第二天早晨上学和中午放学的时候,也可谓是公园的行人高峰期(很多家长步行接送),我们就看到C城市的警察开着警车在巡逻,而且看到我们家的小区,也有一辆警车在来回开着。

妈妈真的没有想到,自己的一条提醒之贴,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关心与重视,真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妈咪育儿】惊魂一刻,妈妈临危不乱,为哥哥上了一堂安全教育课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妈妈最后语:虽说,我们居住的城市,是TX最安全的城市之一,排名居于前10位;也虽说,我们的小区或学校或公园,又是这座城市数一数二的安全区域,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带着小朋友们出门,妈妈一定要随时注意安全,用爸爸的话说,就是“Trust Your Gut”(相信你的直觉)。 我们成功“脱险”,哥哥也有很成就感地说,“下次我就知道怎么做了,谢谢妈妈”!

“明亮-妈咪”:美国认证正面管教讲师(CPDPE),留美工商管理硕士(MSBA),育有一对可爱的中美混血宝贝,生活中特别关注中西育儿之异同,崇尚快乐自由、顺其自然、寓教于乐的美式轻松育儿理念,多篇文章发表于国内外知名育儿杂志。

欢迎大家关注“明亮妈咪”的微信公众号,更多精彩的分享等着您!
【妈咪育儿】惊魂一刻,妈妈临危不乱,为哥哥上了一堂安全教育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