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妈咪育儿】任性的孩子不可取,但有些“任性”的行为,妈妈也要理解

(2019-05-18 05:10:40)
标签:

育儿

任性行为

理解同情

个性表现

求知欲望

分类: 微信公众号
遇到任性的孩子,相信每位妈妈都会抓耳挠腮、头痛不已。但妈妈觉得,这任性,也是应该区别对待的,一些“任性”的行为,实则是一种需求,一种求知,一种嫉妒,妈妈们是要给予理解与同情的。

【妈咪育儿】任性的孩子不可取,但有些“任性”的行为,妈妈也要理解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任性而非彼“任性”,相信大家一定注意到了标题中的第二个任性,是加了引号的“任性”。这种加了引号的“任性”,就是需要妈妈理解与同情的行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任性,而是一种需求,一种求知,一种嫉妒。

妈妈先来明确一个概念,再以三个生活实例来解说何为加了引号的“任性”。

只有一字之差的“任性”与“个性”

也许,有的朋友会说,任性的孩子,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不是一种有个性的表现呢?

任性与个性,虽说只是一字之差,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任性的孩子,绝不是有个性的孩子。

任性:是指孩子对自己不合理的想法或行为,表现得过为固执,不容置疑,有时是无理取闹。比如说,大闹玩具店,不给买玩具,就大哭大闹,甚至满地打滚。

个性:一般是指孩子有主见,主观意识比较强,遇到问题时,能够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与合理行为,不违心屈从,更不随风摇摆。有个性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如善良、勇敢、诚实、守信……

【妈咪育儿】任性的孩子不可取,但有些“任性”的行为,妈妈也要理解
(图片来源于网络)

频繁开关冰箱门,小弟弟只是想解答心中的疑惑

6岁的哥哥,是“十万个为什么”,而且连环性的问题,不得到自己满意的答案,绝不罢休。而如今4周岁的弟弟,亦是如此,小脑袋中“为什么”的问题,真是不计其数,又层出不穷。其实这也是他们对世界的认知与思考,据美国一项调查研究,小朋友对知识的渴求,比妈妈们想象的要强烈很多。

这也是我们家前不久发生的事情,小弟弟突然对冰箱门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有事没事地就打开,关上,再打开,再关上…爸爸妈妈好言相劝,不要再打开关上了,不但浪费电,而且还有损于冰箱。

但小弟弟就是不听,继续开开关关,很任性,是吧?其实,这并不是任性,因为妈妈注意到,在冰箱门打开或关上的那一刻,小弟弟不停地向里面张望,原来,小朋友是想解开“为什么冰箱门打开灯就会亮”之谜。

妈妈带着弟弟一起去探索,谜底就在这里,在冰箱门的旁边“藏”着一个“机关”,门打开,“机关”弹起,灯就亮了;而门关上,“机关”被压下去了,灯自然就灭了。谜底解开了,小弟弟“任性”的行为就此而结束了。

结论:小弟弟频繁开关冰箱,并不是任性,而是想解答自己心中的疑惑。

【妈咪育儿】任性的孩子不可取,但有些“任性”的行为,妈妈也要理解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弟弟在幼儿园的“任性”,实则是在向妈妈撒娇

俗话说得好,孩子见到娘,无事也要哭。也许很多妈妈都有同感,小朋友在自己家里,就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恶魔,而出门在外,则判若两人,是一枚人见人夸的乖乖宝,这是任性吗?

小弟弟在幼儿园,是老师们夸奖的对象,更是同班小朋友们学习的榜样,可以说真的是非常乖巧的小朋友,但…每天下午,只要妈妈一出现在教室门口,小朋友就真的变了一个人似的,玩水,推积木,扔玩具,乱扔垃圾…

妈妈每天都心有余悸地问老师,“Was he this way during the day?”(他一整天都是这样吗)老师笑着回答,“No way, he’s such a sweet boy when you’re not here.”(绝不啦!你不在的时候,他是特别乖的)

这是小弟弟在妈妈面前的任性吗?当然不是,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是小朋友心情的释放,妈妈是自己最亲的人,也是最爱自己的人,在妈妈面前,小弟弟就可以肆意妄为,这是天性使然;而妈妈不在的时候,弟弟身边没有可以让自己放心依赖之人,又要遵守教室规矩,所以还是非常收敛的。

一天没有见到妈妈了,下午再次见到妈妈的小弟弟,既激动又兴奋,一时间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情,自然以这种方式来撒娇。

结论:弟弟在幼儿园的“任性”,实则是在向妈妈撒娇,而这种撒娇行为,也是对妈妈的依恋与信任,因为妈妈是最安全的港湾。

【妈咪育儿】任性的孩子不可取,但有些“任性”的行为,妈妈也要理解
(图片来源于网络)

哥哥对爷爷奶奶态度的突变,是因嫉妒而“任性”

我们家很少来客人,要说来得最多的客人,也就是爷爷和奶奶,而且二老也就是每年来这里度假两次。家有客人,尽主人之道,妈妈的重心肯定会转向爷爷和奶奶,想去哪里,自然先问爷爷奶奶;每餐准备什么,也是征求客人的意见…

于是乎,在爷爷奶奶到的第一天,哥哥还能够和妈妈一起,热情款待,什么都是百依百顺;然而从第二天起,小同学的态度,就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奶奶想去公园散步,哥哥一定要去超市购物;爷爷想帮忙收拾后院,而哥哥一定要爷爷和自己读书…

反正就是,你说东,我就偏要往西,而且妈妈好话说尽,哥哥就是一副我行我素的“任性”态度。说心里话,妈妈一时间也很纳闷,这平日里乖巧懂事的哥哥,去哪里了?在老人家面前,还真有点尴尬。

一天晚上妈妈与哥哥谈心,哥哥语出惊人地说,“平时你都是问我和弟弟想做什么,想吃什么,现在爷爷奶奶来了,你只问他们,而且只做他们喜欢吃的东西”。一语道破,原来如此,哥哥的“任性”行为,原来都是嫉妒惹的祸啊!

结论:哥哥对爷爷奶奶态度的突变,都是因为嫉妒而“任性”,嫉妒是人之常情,只是年幼的哥哥不知该如何表达,更不懂得掩饰而已。

【妈咪育儿】任性的孩子不可取,但有些“任性”的行为,妈妈也要理解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妈妈最后语:非常庆幸地说,兄弟俩都是有个性、而非任性的孩子,是天性使然,更是妈妈的正确引导。在兄弟俩年幼之时,任性的表现稍露矛头,妈妈就将其扼杀在襁褓之中,以至于如今4岁的弟弟和6岁的哥哥,都不敢在妈妈面前以身试“法”。

“明亮-妈咪”:美国认证正面管教讲师(CPDPE),留美工商管理硕士(MSBA),育有一对可爱的中美混血宝贝,生活中特别关注中西育儿之异同,崇尚快乐自由、顺其自然、寓教于乐的美式轻松育儿理念,多篇文章发表于国内外知名育儿杂志。

欢迎大家关注“明亮妈咪”的微信公众号,您的关注,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与鼓励。
【妈咪育儿】任性的孩子不可取,但有些“任性”的行为,妈妈也要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