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培养热衷于帮忙做家务的兄弟俩

(2018-03-26 20:36:11)
标签:

育儿

兄弟劳动

习惯培养

鼓励表扬

积极主动

分类: 育儿心得体会
妈妈在之前的博文中经常提到,兄弟俩都是非常喜欢帮忙做家务的小朋友,而且很多时候两个小朋友还争着抢着做,于是乎令很多家有同龄小男生的妈妈们很是羡慕。兄弟俩的努力帮忙,乐于帮忙,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尤其体现在不久之前的搬新家(“携兄弟共同整理安置新家之心得分享”),哥哥不但帮忙开箱整理物品,而且还帮忙照看弟弟;而小弟弟呢,虽说因为年幼而很多事情力所不能及,但也非常开心地帮着爸爸妈妈拿空箱子、扔垃圾,以及做简单的清洁工作。不厌倦做家务,兄弟俩是怎么做到的呢?妈妈又是如何培养的呢?

如何培养热衷于帮忙做家务的兄弟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尽早开始】妈妈觉得,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这帮忙做家务亦是如此,让“我是家庭的一员,这就是我应该做的事情”之思想,早早在小朋友们的心目中生根发芽。哥哥第一次做家务,还是在刚满20个月之时(“20个月MM参与家务劳动的六点收获”),周末帮爸爸一起洗衣服和打扫卫生;而小弟弟呢?因为有哥哥的榜样力量,开始得更早,如果妈妈没记错的话,应该是18个月之时,晚餐后帮妈妈洗碗。

【详尽指示】请小朋友们帮忙做家务,妈妈不能想当然地一句“去把碗洗了”就足矣,而是要给予其一步一步详尽的指导。以洗碗为例,要么妈妈在一边指导并做示范,要么妈妈会告诉小朋友每一步应该如何做:

- 将碗盘里的食物残渣倒在水池里;
- 将洗碗液倒一点在洗碗布上;
- 每个碗用洗碗布清洁一遍,一定要里外都擦到;
- 用流水将洗碗液冲干净,直到手摸上去不再滑滑的,或者没有泡泡;
- 将碗放在控水篮里;
- 一只一只仔细擦干,小心地放回碗橱。

【降低标准】小朋友们帮忙做家务,重在一种生活习惯的培养,因此对于质量和标准的要求,都是次要的;而且爸爸妈妈打扫卫生,还有疏漏之处,更何况两个毛头小子?比如说哥哥主动请缨“清洁洗脸池”,洗脸池是干净了,但洗脸池边上会到处是水;即便如此,妈妈还是会对其大加表扬一番,随后…要么偷偷地自己将水擦干,要么有意无意地说一句“这里怎么这么湿”(此时哥哥也会明白妈妈之意)。

【难度渐高】如果说,对于做家务的质量和结果,妈妈需要【降低标准】,那么这家务的内容,可是需要随着小朋友们的年龄增长而不断提高难度的。最开始之时,妈妈对于小朋友们打扫卫生间的要求就是“清洁洗脸池”;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增加难度,诸如清洁浴缸、马桶和地面等。目前,对于弟弟的要求还仅限于洗脸池,而5周岁的哥哥,则是需要完成所有。

【共同劳作】一直以来,我们周末的惯例都是,周六全家出游,周日全体在家劳动,爸爸带着兄弟俩打扫卫生,而妈妈则负责厨房的食物储备之类。这也是给兄弟俩一个概念,劳动和做家务,也是家庭日的一部分,作为家庭中的一员,大家都有各自的任务和职责,其实这也是“哥哥帮忙做家务,妈妈不给薪酬”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轮换工作】几年如一日地做一项工作,相信谁都有厌倦和疲劳之时,对于年幼的兄弟俩更是如此,虽说家务事几乎是一层不变的,但妈妈可以请兄弟俩轮换着工作。比如说,这个星期哥哥负责地毯吸尘,弟弟的任务是清洁卫生间(当然要求和难度是不同的),那么下个星期就轮换;再比如说,如果是弟弟做餐前准备,那么哥哥就是餐后收拾(包括洗碗),如果哥哥准备,那就是弟弟收拾。

【及时感谢】想想自己的切身体会,忙碌了一番,为全家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当妈妈自己也坐下来共享美食之时,如果听到一句“谢谢”,会不会劳累全无、心情大好?感觉自己的辛苦忙碌都是值得的?下一个念头便是:我要继续努力,为家人烹饪美食!其实小朋友们亦是如此,帮爸爸妈妈做了家务,一句简简单单的“谢谢”,就是对他们最有动力的鼓励。

【极力表扬】如果说【及时感谢】是最有动力的鼓励,那么抓住时机的极力表扬,也是一种鼓励。白天兄弟俩都是与妈妈独处,懂事的小朋友们也会经常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晚上爸爸下班回来,妈妈则会将小朋友们帮忙的事情,及时与爸爸分享;而且呢,妈妈和远在中国的外婆发信息之时,甚至也会说到“今天哥哥帮妈妈…了”,虽说是小事一桩,但对于兄弟俩来说,在他人面前表扬自己,无形中更是一种强有力的鼓励。

【妈妈态度】妈妈相信,没有谁愿意做家务,更没有谁将做家务视为乐事,其实妈妈亦是如此,但自从兄弟俩开始帮忙做家务,妈妈就一直注意,不要将这种情绪和态度表现出来。一直以来,妈妈给小朋友们灌输的思想都是,看着整齐清洁的屋子,是一件多么有成就感的事情;说心里话,每次小朋友们完成一项工作,妈妈都会夸张地说,“这么干净的家,住着真是舒服,妈妈心情大好”;兄弟俩也会为自己的劳动成果而自豪。

【不贴标签】作为家中年龄最小的弟弟,又有着贴心哥哥的照顾与帮忙,自然就会偷懒一些,但…即使如此,妈妈也不会为小弟弟贴上“偷懒”的标签,一旦贴上了标签,小朋友就会默认,“我就是偷懒,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如此一来,妈妈再想培养积极做家务的习惯,估计也就很难了。

妈妈最后语:其实怎么说呢?小朋友们做家务,其中有妈妈的引导,有妈妈的态度,更有妈妈的辛苦,很多时候,小朋友理完菜,妈妈还需要再重新理一遍;而小朋友洗完的碗,妈妈也需要再加工一次,但这些都是在小朋友们晚上睡觉之后偷偷进行的,为的就是不打击兄弟俩做家务的积极性。妈妈觉得,自小做家务,不仅仅是一种帮忙,更是一种责任心以及家庭义务感的培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