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州图书馆,与加州非常不同的经历

(2018-01-11 00:13:46)
标签:

育儿

图书馆行

不同经历

地广人稀

崭新图书

分类: 美国生活点滴
在美国三次经历搬家(“美国生活10年余,经历的第三次搬家”),每次搬到新家,大书虫妈妈的第一件事,就是办一家当地图书馆的借书卡,这样就可以开始自己畅读无限的“旅程”了。这次举家搬迁来德州,生活暂时安顿下来后的第一件事,也是带着两只小书虫,共同光顾D城市的大小图书馆,而图书馆也成了兄弟俩最喜欢的“娱乐”场所之一。也正是因为出入无数图书馆,妈妈感觉,虽说同是公益部门,也同是借书还书,但德州的图书馆,与加州的,还是有着大不相同的经历。

德州图书馆,与加州非常不同的经历
(D市的Mountain Creek图书馆)

【图书窜馆】虽说加州的图书馆,只要是同属一个城市,或同属一个郡县(County),都可以随便借书和还书,也就是说,在A馆借的书,可以就近还去B馆,然后这本书再由相关人员从B馆运输回A馆,A馆的书,是绝对不会出现在B馆。而在德州则不同,虽说也可以跨馆借书,但妈妈经常会在B馆发现A馆的书,也许,这也是节约劳力的一个好方法吧!但网络查询之时,同一本书的归属地与所在地,是不是会有所不同呢?

【面积之大】在“开始新生活,妈妈对德州最初的印象”一文中,妈妈就说到过,德州真是地域广阔,不但商场超市都奇大无比,而这公立的图书馆亦是如此。妈妈毫不夸张地说,德州D市面积最小的图书馆,也比加州旧金山任何一家中等大小的图书馆,大两倍不止。而且D市的图书馆总部,是一幢5层的高楼,妈妈还未光顾,不过据爸爸和哥哥说,每一层都布满了书,可想这书的资源是多么得丰富。

【人稀书少】也许是因为【面积之大】,但也许也是因为各分馆的资源有限,妈妈到过很多家D市的图书馆分馆,无独有偶地发现,不但空若无人,即使有人进出,在图书馆里最多停留5-10分钟;而且图书馆的很多书架,都是空荡荡的,不知是因为【图书窜馆】的弊端?还是真的没有足够的书来充满书架?

【开放时长】记得加州的图书馆,即使是市中心的图书馆总部,每周也只有3天会从早10点开到晚8点,更多的则是11点至6点,而且周末还只开放半天;而德州D市的图书馆,据妈妈所知,每天都是从早晨10点一直开到晚上8点,周末也是全天开放。每逢周一或周五的节假日,加州图书馆,都是连同周末一起闭馆(一次闭馆至少3天);而德州的图书馆,也就是节日当天休息,或前或后的周末,依旧全天开放。

【学习软件】虽说加州图书馆的小朋友区域,也会有那么1-2台电脑,但不是因为人满为患,就是因为电脑故障,兄弟俩根本没有使用的机会;并且,据妈妈的观察,电脑都是一些免费的网络儿童学习项目。而这里的儿童区域,虽说也只有2台电脑,但因为空若无人,我们每次去,兄弟俩都可以人手一台,并且都配备了非常昂贵的学习软件。边玩边学,也可谓是寓教于乐吧!

【预约图书】这一项服务,几乎美国所有的图书馆都会免费提供,比如说,妈妈在网上发现一本名为“托马斯”的书,但不巧离家近的馆A没有,这本书在馆B,那么妈妈就可以在网上预约,由馆B的工作人员运送到馆A,书到了馆A,妈妈可以收到相关信息,然后就近去馆A取书就好;或者就是一本特别想看的书,也可以提前预约。如此的服务并不奇怪,但令妈妈想不明白的则是,同样是需要从其它馆运送的书,妈妈预约排队,排在第1名,历时两个星期才可以拿到书;而如果排在第6名,不到一个星期就可以借阅。这是什么“道理”?在加州,妈妈完全可以根据排名知道自己大概多久可以拿到书,而在这里,感觉一切都是未知数。

【崭新书籍】据说,德州是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州,而且各方面的教学要求都比美国的其它州高,如此推断,大家是不是会觉得市民更喜欢读书?那么图书馆的书,因为频繁地借出还进,应该都会很旧?但…事实却非如此,大小图书馆,书架上摆放的书,都是非常得新,感觉从来没有被人阅读过。一本非常热销的育儿书,在加州之时,真是一书难求,妈妈好不容易排队借到,拿到手的书,已经有种面目全非的感觉;而这里的图书馆,2015年购置的新书,如今还是崭新如故。是大家都惜书如命?还是真的无人借阅?

妈妈最后语:不知这其中的千差万别,是城市与城市的不同,还是州与州的差异,没有好与差之说,只有妈妈的慢慢适应,刚开始是各种新奇与困惑,但时间久了,也就会习惯成自然。其实说心里话,虽说如此之多的不同经历,妈妈需要慢慢适应,但很多的不同,妈妈和兄弟俩还是非常喜欢的;不得不说,加州的图书馆,很多时候真是人满为患,很难找到一个理想而舒适的座位畅所欲读,而德州就完全不同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