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超市购物育儿契机语言能力认读单词 |
分类: 育儿心得体会 |
如果说,妈妈多年前写下题为“携小朋友超市购物所带来的10点好处”的博文,是针对彼时将满3周岁的哥哥(目前弟弟的年龄),超市购物是一个学习,更是一个锻炼的机会。那么如今,哥哥也已经5周岁有余,妈妈想说的则是,这简单的超市购物,还是一个很难得的学习契机,学习的内容与彼时大相径庭,但寓教于乐、在生活中学习的初衷还是不变的,也可谓是学校学习的一个辅助与补充吧!
(超市购物结束,准备回家的兄弟俩,12.09.2017)
【购物清单】每次购物前,我们都会列一个购物清单,而这个清单物品的来源,一是哥哥检查家中生活必需品的库存量,决定是否需要购物;二是平日里妈妈提到需要购买的物品。如果需要购买的物品不多,爸爸或妈妈会请哥哥列购物清单,一些简单的单词,如egg(鸡蛋)、apple(苹果)、milk(牛奶)等,哥哥就自己拼写出来;但如果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单词,如vegetable(蔬菜)等,就由爸爸或妈妈告诉小朋友如何拼,也是由哥哥写下来。无形中锻炼了单词的拼写以及书写能力。
【逐项删除】既然【购物清单】是由哥哥全权负责,那么购物之时,还是由小朋友负责。一般来说,哥哥坐在购物车里,一手拿购物清单,一手拿铅笔,爸爸或妈妈每放入购物车一件商品,小朋友就删除一项,而且在同一个区域里,哥哥还会提醒妈妈需要购买什么,如:在清洁用品区域,妈妈挑选了洗洁精,而哥哥则会提醒妈妈“还需要购买洗衣液”。直到购物清单上的物品全部删除,哥哥便会宣布,“今天的购物结束了,我们全买齐了,可以去结帐了”。如此逐项删除购物清单上的商品,也是再次学习和认读单词的一个机会吧!
【摆放整齐】不管是坐在购物车里购物之时,还是结帐之时,所有的物品都是由哥哥摆放整理,妈妈告诉哥哥几点技巧:1.
重的东西要放在轻的东西下面,如饮料类在下,而蔬菜则可以放在饮料之上;2.
硬的东西放在下面,软的或怕压的东西则要放在上面,如罐装食品或酱料,就可以放在面条或小麦圈的下面;3.
象鸡蛋一类易碎的物品,一定要单独放置,如果放在其它物品之上,也一定要保证平稳;4.
生肉和熟食一定要分开,以免生肉包装的液体污染即食食物;5.
冰冻或冷藏的物品,在放入车中之时,一定要最后放入,这样到家后是最先拿出来,以减少在常温环境中的时间。
【描述物品】哥哥一直以来就是一个语言能力比较强、词汇比较丰富的小朋友(“如何引导小朋友早开贵口并语言丰富”),但妈妈近来的超市购物,还是在培养小朋友描述物品的能力,偶尔中文,偶尔英文。就如前几天的超市购物,请哥哥自己选牙膏,小朋友指着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各种儿童牙膏,说道“这个,我要这个”,其实妈妈也知道哥哥选择的是哪个,但故装糊涂地问”哪个“?然后小朋友便和妈妈描述一番,”就是那个白盖子,蓝色的管子,上面有小雪人和水滴的图案,写着Kids
Cavity Protection和2+ Years,应该是Bubble
Mint口味的“,说到此,妈妈这”难得糊涂“也装不下去了。但…这也可谓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吧!
【糖分含量】如果说之前超市购物,哥哥所做的选择是自己更喜欢什么,而现在则是选择更健康的,主要是看食品中的糖分含量。就如下图中的三种豆奶,哥哥会仔细地看营养成分(Nutrition
Facts),从左至右,等量的情况下(1杯=240毫升),糖分含量依次为16克、7克和9克,虽说中间的一种糖分含量最低,但其中有添加的6克糖,所以最健康的应该是最右边的那种,因此这也是哥哥的选择。
妈妈最后语:妈妈所生活生长的环境,是凡事学习第一,学习最重,任何事情都要为学习让道,而且正式的学习,也是自从幼儿园之时就开始了;而如今自己也成了妈妈,又生活在美国这样一个不同的环境中,对于兄弟俩,尤其是学龄前,我们的重心不再是书本的学习,而是生活的其它各个方面(“哥哥学龄前妈妈注重培养的7个方面”),那么这超市购物,不也正是一个学习的良好契机吗?
前一篇:寄送节日祝福,请尊重小朋友的意愿
后一篇:与博友讨论处理兄弟争端的不同方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