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临产征兆生产概念科普讲座谬论误导 |
分类: 孕产期及母乳 |
眼看着M阿姨生产在即,将添新丁,本是一件皆大欢喜之事,但...令妈妈很无语、也很无奈的则是,M阿姨不但不参加医院组织的生产科普讲座,而且也不阅读孕产期的相关书籍,只是道听途说一些关于生产的谬论,对自己是一种误导的同时,也令妈妈无以作答。妈妈在此以自己所经历的、所了解的,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些误导准妈妈的错误观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生产之前,羊水必破】M阿姨认为,临产征兆一定是羊水囊先破,这一点绝对是误导,妈妈在“准妈妈临产前的十大征兆及相应对策”一文中曾说到,有10大临产征兆,而羊水囊破裂只是其中之一;而且也不是说,羊水囊一破裂,准妈妈就进入生产状态。妈妈的经历则是,怀孕哥哥之时,的确是羊水囊先破裂,然后经历了近24小时的宫缩阵痛,哥哥才出来报到;而怀孕弟弟之时呢,临产征兆则是强烈的宫缩,羊水囊是在弟弟即将出生之际,助产师采取的人工破水。
【宫口开放,产程开始】有的准妈妈会认为,只要宫口开放了,就是生产正式开始,其实也不是如此。有的准妈妈的宫口,是在出现临产征兆后才开始开放;而有的准妈妈,尤其是二胎准妈妈,宫口会在孕晚期就开放。在美国,应该是从孕晚期36周开始,妇产科医生就会开始为准妈妈做内检,检查宫颈软化及宫口开放的情况。妈妈怀孕哥哥之时,孕36周宫口就开放了,正式出现临产征兆时,宫口已经开放了2.5指;而怀孕弟弟之时,最后一次孕检已经宫开4指,真正出现宫缩的临产征兆时,宫口已经开了4.5指。
【催产开始,阵痛即来】这里的催产应该分两种情况吧:一种是需要提前生产的催产,妈妈身边有朋友的经历是,催产开始的24小时,身体没有任何的反应,更没有所谓的阵痛,小朋友是在催产后的第2天来报到的;另一种是已经出现临产征兆,为了加速产程而注射的催产素,妈妈怀孕哥哥之时就静脉注射了催产素,因为羊水先破,而且也已经有了宫缩和阵痛,因此催产素只是加剧了阵痛的强度。
【生产全程,医生陪同】妈妈建议M阿姨要将自己的生产计划书准备好(“美国医院产前必不可少的生产计划书”),并且多复印几份,这样在产房之时可以省下不少的解释时间,无形中也为自己赢得了“备战”的体力和精力;与此同时,也可以使护士更了解准妈妈的喜好与需求。但M阿姨则认为自己的妇产科医生会全程陪同,医生了解自己的需求。也许不同的医院是不同的情况吧!妈妈两次顺产的经历是,全程都是护士协助助产师做各项检查,最后是助产师负责生产,根本见不到自己的医生;而且,护士和助产师,也是轮班,整个产程会见到不同的护士和助产师。其实想一想,很多准妈妈的产程都会很长,数个小时,妇产科医生全程陪同,好象也不太现实吧?
【怀抱宝宝,生产结束】很多准妈妈认为,小朋友已经出来报到了,并且已经抱在自己怀中了,那么生产到此就结束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小朋友是出来了,但整个40周孕期为胎宝宝输送营养的胎盘还需要娩出,产程才算是真正结束;如果准妈妈有阴道撕裂的现象,那么产程是在伤口缝合后才真正结束。当然,胎盘娩出和伤口缝合,比起小朋友出生的过程,都已经不值得一提了,最多也就30分钟。
妈妈最后语:虽说住院生产,一切都听从护士和医生的,但妈妈个人觉得,还是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吧!记得妈妈怀孕哥哥之时,进入孕晚期,不但和爸爸一起参加了医院组织的生产模拟课,而且还阅读了很多书籍,对产程全面了解的同时,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需要做如何的决定,几乎都做到百战不殆;而怀孕生产弟弟之时,因为有了哥哥都前车之鉴,就没有做日常详尽的“功课”。
后一篇:令妈妈非常佩服的学前预备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