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亲子沟通常见错误正面管教尊重理解 |
分类: 育儿心得体会 |
妈妈曾写过一篇题为“孩子对妈妈的话充耳不闻,怎么办?”的博文,时隔一年之久再次细读,与其说小朋友对妈妈的话充耳不闻,母子沟通交流不畅,是一种不尊与不敬,倒不如说这其中也有妈妈自身的错误。也是非常巧合地,最近问妈妈这个问题的朋友比较多,而妈妈也恰巧在FaceBook中的“正面管教妈妈群”(Positive
Parenting)学习,因此也有一些这方面的个人经验与信息资源,主要是亲子沟通交流方面,妈妈应避免的一些常见错误。
(动物园行,哥哥与妈妈无话不说,07.04.2017)
【之一:三心二意的谈话】妈妈与小朋友说话,一定要避免三心二意、心不在焉,这里分两个方面吧:一是,妈妈谈话时要注意力集中,不要一边玩手机、一边看电视、或者一边做着家务,一边与小朋友说话;二是,妈妈一定要将小朋友的注意力拉到谈话现场,切忌小朋友边玩,妈妈边说。在这点上,妈妈认为最简单的方法则是,与小朋友四目对视,妈妈说话时,尤其是重要的事情,一定请小朋友看着自己的眼睛。
【之二:泛泛而问的问题】有的妈妈会说,问小朋友问题,小朋友的回复就是一两个词,如“还行”、“很好”,然后就没有下文了;那么妈妈想问的则是,您是如何问问题的呢?又是如何开始交流的呢?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吧,对于哥哥这个年龄段,如果想了解小朋友在幼儿园的生活,妈妈不能泛泛而问“今天在幼儿园怎么样”?那么哥哥的回答肯定是“好”或“不好”!妈妈不如问得具体一些,“今天在幼儿园开心吗”?“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可以与妈妈分享”?“你的好朋友M今天又做什么滑稽的事情了吗“?如此具体而明确的问题,正是打开小朋友话匣子的关键渠道。
【之三:回避棘手的难题】想必每位妈妈都有同感,在育儿路上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就如去年底哥哥的叛逆与调皮,虽说是“四岁小男生,天性使然的叛逆与调皮”,但也令妈妈头疼不已,很多时候,妈妈也想听之任之地避而不谈,但...这也是亲子沟通交流的一个严重错误。发现问题,就要在第一时间向小朋友正面提出来,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越是避而不谈,越是会将问题恶化,而且无形中也会给小朋友一个错误的概念,反正妈妈不管我了,我依旧可以我行我素,从而淡化了亲子关系。
【之四:长篇而论的演讲】与小朋友沟通交流时,很多妈妈都喜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长篇大论,用“演讲”一词来形容也不为过,面面俱到,事无巨细,认为这样才可以把道理讲通、说透,但恰恰是事与愿违,“耳朵磨出茧子”,不是一句形容或夸张的话,谁不会产生听觉疲劳?那么妈妈的沟通交流,能够起到预期的效果吗?妈妈对于哥哥的态度则是,我没有时间,更没有耐心,陈芝麻烂谷子般地将旧账翻一遍,但妈妈会就事论事地点到为止,越简单越好,越明确越棒,有时就是一句话,偶尔就是一个词。
【之五:居高临下的指责】就身高而论,妈妈与小朋友相比,绝对占上风,但...妈妈不能就着自己身高马大就居高临下地指责小朋友,年龄再小的小朋友,也有自尊和面子;想一想,如果有一个人,趾高气扬地对你批评指责一番,你还想与他敞开心扉地谈话吗?答案绝对是否定的,因此,“妈妈的爱,是与孩子站在相同的高度”,要想与小朋友做无话不说的忘年交,将亲子关系转而变成兄弟情、姐妹谊,那么妈妈们在说话时,就请蹲下来,或与小朋友平起平坐,即使是批评教育时,也应如此。
【之六:灼灼逼人的态度】因为自己比较有生活经验和阅历,所以经常是一种灼灼逼人的教训态度,那么小朋友以贵口难开来回报,也似乎是在情理之中。很多时候,妈妈说话的态度和口气(“讲求说话技巧的育儿方式更行之有效”),就已经奠定了亲子沟通交流的基础,因此妈妈对于兄弟俩(尤其是自主意识非常强的哥哥),一直是采取商量探讨的口气,即使是再严重的错误,也是可以用商量的态度找到解决办法,“咱们一起来想办法解决”,“这个可以怎么办?你静下来仔细想一想”,“如果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是不是可以用更好的办法解决”?以此鼓励小朋友思考的同时,也为母子谈话奠定了和平融洽的基础。
【之七:负面消极的言辞】妈妈与小朋友谈话,就是免不了指责批评,那么负面消极的言辞就难以避免,想一想,谁愿意生活在消极的环境中?每日负面词汇充耳?反正妈妈的亲身体会则是,只要“不行”或“No”一出口,就一定会把哥哥刚到嘴边的话语或解释直接打击回去。妈妈对此一般的做法则是,保持积极肯定的态度,会以如此句式开始沟通,“嗯,我觉得这件事情,你在...方面做的很不错,考虑得也非常周到,但是...会更好”,先给予具体的鼓励与肯定,然后话锋一转,不批评、不指责,而是告诉哥哥,如果怎么样,效果会更好。
【之八:气急败坏的怒言】小朋友做了令妈妈生气的事情,正在气头的妈妈,则会气急败坏、口无择言地训斥小朋友,那么...小朋友会怎么?此时还是少说为妙,说得越多,自己的麻烦可能就越大,那么还谈得上亲子沟通交流吗?妈妈再生气,也要让自己先平静下来,再开始与小朋友的谈话,否则谈话不但起不到任何作用,而且还会火上浇油。如果是妈妈,一般会自己在心中默数到10,再开口和哥哥或弟弟说话,别看这短短的10秒钟,完全可以平息妈妈心中的怒火,再次说话,不但口气会改变,而且措辞也会有所不同,那么小朋友也是更乐于接受。
【之九:固执己见的批评】这也是妈妈曾经犯过的错误,固执己见地批评哥哥,将自己的想法与做法强加于小朋友之上。随着育儿经验的丰富,妈妈也很深刻地了解到,小朋友与妈妈,处于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那么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也大相径庭。也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妈妈才慢慢学会“请耐心等待小朋友把话说完再下结论”,是一种尊重,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倾听,这也是以妈妈的切实身教在引导小朋友做个受人欢迎的倾听者,自然而然地也就打开了小朋友愿意分享的话匣子。
【之十:毫无鼓励的分享】以上9条,妈妈分享的都是如何令小朋友打开沟通交流的话匣子,那么这最后一条则是,如果小朋友与妈妈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妈妈们会如何呢?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一种理所当然,是一种顺其自然,而是要鼓励小朋友的分享,不管是正面分享,还是负面信息,只要小朋友金口而开地说,妈妈们就一定要鼓励其分享;并非是鼓励其分享的内容,而是鼓励其“愿意分享”这一行为和事实。
妈妈最后语:其实妈妈觉得,以上分享虽说是妈妈们常犯的一些错误,但也说从一个侧面表现出妈妈对小朋友的不尊重。良好而有效的亲子沟通,是建立在一种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基础之上的,妈妈们一定不要认为小朋友年龄小就什么也不懂,其实他们内心比我们想象的更敏感;因此妈妈们不但要将小朋友视为与我们平等的谈话对象,而且还要使用适合年龄的话语和思维,如此的沟通交流,才是最行之有效的。
前一篇:妈妈为哥哥准备午餐的几点经验分享
后一篇:与生俱来的脾性,需要改变的是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