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我信息”特殊效果示弱表达寻求帮助 |
分类: 育儿心得体会 |
记得第一眼看到“我信息”这个词之时,妈妈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一本什么书?编辑与校对质量如此之差?什么是“我信息”?哪里有这么个“高深”之词?但当妈妈仔细研读此书之后才发现,“我信息”还真是别有一番学问。“我信息”是一种表达方式,一种以“我...”开始的表达方式,在既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又可以清晰明了地表达自己的现状、想法、需要和感受。
(在书店门口迫不及待开始读书的哥哥,06.10.2017)
相对应“我信息”的,就是“你信息”,顾名思义,是一种以“你...”开始的表达方式,通常是给他人以建议、忠告、批评、指责或要求。如果说“我信息”是一种脆弱的表现,那么“你信息”则通常带有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由此可见,在育儿中,妈妈经常使用“我信息”进行示弱的表达,承认自己的软弱,提升哥哥的价值,还是收到了不同凡响的效果。
【九点准时睡觉】兄弟俩的作息时间是,晚上8点钟开始洗澡,然后直接送弟弟进屋睡觉,随后爸爸或妈妈会陪哥哥看10-15分钟的iPad,然后便是道“晚安”之时;但对于将满5周岁、已经不再需要那么多睡眠的哥哥来说,爸爸或妈妈离开后,还会在自己屋里玩一下,但9点钟会自觉地上床睡觉。偶尔有那么几次,眼看着已经9:05了,但哥哥在屋里还是肆无忌惮地玩着,不知明知故犯,还是玩得忘了时间,不管何种情况,妈妈只需在门口用“我信息”提醒一句:我刚看时间,已经超过9点了;哥哥便会回答,“好,妈妈,我马上上床睡觉”。说到做到,哥哥立马收起正在玩的东西,爬上床、盖好被子,进入梦乡。
【老师反应情况】鉴于“四岁小男生,天性使然的叛逆与调皮”,妈妈每天下午去接哥哥,说心里话,都有点担心老师告状,但躲的了和尚、躲不了庙,总有哥哥在幼儿园调皮又叛逆被告状的时候,虽说老师也只是向妈妈反应情况,希望得到妈妈的支持与帮助,但...妈妈心中的郁闷,大家总是可以理解的吧?因此回到家里,妈妈也是强作欢颜地闷闷不乐,哥哥也会问妈妈“怎么了”?其实此时最直接的“你信息”回答是,“因为你今天在幼儿园不乖”,这可能会引发哥哥的更加叛逆;但妈妈转变思路,以“我信息”作答,“我今天不开心”,明知事理的哥哥会小心地问道,“是因为我今天没有听老师的话吗”?言之有理,只要是小朋友自己觉悟到的,那么这改正错误,就比较容易。
【兄弟共同挑衅】手足情深,兄唱弟随,这在共同挑衅妈妈方面,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早晨之时,兄弟俩不知因为哥哥一个奇怪的动作,还是弟弟一个特殊的声音,然后两个小朋友就开始说说笑笑地不再进食,妈妈警告再三无效,正当一句“你们再笑就都别吃了”的“你信息”即将脱口而出之时,妈妈在心中默念,要用“我信息”,毕竟谁都不想以生气或不快而开始一天的生活。转口出来都则是,“我不希望谁因为吃饭说笑而被食物噎住哦,我也不希望谁没吃完就被妈妈收盘子哦”。话音刚落,兄弟俩的说笑声如急刹车般地嘎然而止。
【示弱需要帮忙】虽说哥哥自从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如餐前为大家摆放餐具,餐后收拾和清洁餐桌,但这惰性,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哥哥有时会以借口而推辞,但有时也会堂而皇之地偷懒。出现这种情况,妈妈没有用“你信息”指责或批评,而是以“我信息”来向哥哥示弱,“我需要帮忙,谁可以来帮我一下”?此时的哥哥一定会积极响应,不但积极地做完妈妈“需要帮忙”之事,而且还会主动再次询问,“妈妈,你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妈妈最后语:理论加实践的亲身体会是,妈妈以“我信息”与哥哥(甚至弟弟)沟通交流时,所传递的是一种彼此间的信任,不但会赢得小朋友自觉主动的合作,而且哥哥更理解妈妈的心愿和要求,无形中更加促进亲子关系的亲密度。而使用“你信息”,则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不但会为小朋友带来消极抵触情绪,而且还会使得他们觉得自己不够好,从而产生内疚和自责感。
后一篇:妈妈育儿再次得到园长的肯定与欣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