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恋母情结?还是权利之争敏感期?

(2017-05-31 21:51:45)
标签:

育儿

恋母情结

权利相争

母子游戏

单独陪伴

分类: 育儿心得体会
近两个星期以来的哥哥,妈妈感觉有点不同寻常,本想使用“反常”或“不正常”等字眼,但想来想去觉得不是很合适。最近的哥哥,不但晚上的时候,软缠硬磨地想和妈妈一起睡觉,自从满两个半月以来独自睡一屋,如今4岁半,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出现;而且自从去年开始幼儿园生活以来,本已非常适应的集体生活,突然间出现早晨不愿意妈妈离开,紧紧抱着妈妈不说,而且有时还会落几滴泪。

是恋母情结?还是权利之争敏感期?
(周末早晨醒来自己读书的小朋友,05.19.2017)

一时间,妈妈也有点手足无措,不知缘于何,要说家中,除了爸爸最近工作忙经常加班以外,也没有任何的变化。于是妈妈便想到了幼儿园,是不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妈妈不但与爸爸聊,而且也向哥哥的多位老师以及园长请教与打听,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也许是特定时期的恋母情节?但也许是一种与妈妈权利之争的敏感期?

【关心照顾】当妈妈向老园长请教之时,园长的第一反应便是,因为两周前(5月9日)妈妈刚经历了植牙的手术,虽说并不是什么大手术,但对于4岁半的小朋友来说,谈虎色变般地对“手术”一词有着很深的恐惧心理,而且妈妈又是自己最亲最爱的人,因此对于经历了手术的妈妈,哥哥的恋母情结,其实是出于一种担心妈妈、想要照顾妈妈的心理。此时的妈妈应该告诉哥哥,一切都过去了,妈妈恢复得很好,所以大家都不用担心。

【母子“游戏”】这是4岁半哥哥与妈妈玩的一个“游戏”,我想和妈妈一起睡,我想妈妈在学校陪我,我想和妈妈回家......哥哥说出这些口是心非的话,其实并不是真的想和妈妈睡、想让妈妈陪,更不是想和妈妈回家,而是以此来试探妈妈的态度,也可谓是以身试法地考验妈妈是不是还爱着自己,因此妈妈的回答就不能直言不讳,而是要读懂哥哥心理地帮小朋友说出真实的想法,如:我知道你想照顾妈妈,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卧室和床;这个周末,妈妈陪你去图书馆,好不好?

【权利之争】哥哥的S老师说,对于4-5岁的小男生来说,这种情况是再正常不过了,是一种与妈妈的权利之争(Power Conrol),是特定敏感期的表现之一;而且还说,这种情况越严重,越是如火如荼,说明小朋友对妈妈的爱越深、信任度越高,而且小朋友的自主意识也越强。虽说在目前阶段,对于妈妈来说,不但头疼,而且棘手,但从长远来看,倒是一件好事情。妈妈对此无需给自己平添不必要的烦恼与压力,只需按部就班地规矩行事就好,睡觉还是要自己睡,幼儿园生活还是要每天继续,此时的妈妈,越是坚守原则,就越是对哥哥的爱,小朋友也是能够体会到的。

【单独陪伴】有一天早晨,在幼儿园的教室里,哥哥又是抱着妈妈恋恋不舍,妈妈和R老师都问,为什么不让妈妈走?为什么要和妈妈回家?哥哥的回答都是,“因为我想和弟弟一起玩”,于是家有俩男生的R老师悄悄告诉妈妈,可能是哥哥的嫉妒心理,不想弟弟与妈妈单独相处,也想和妈妈一起回家,这样兄弟俩公平地拥有妈妈的陪伴;而且R老师还告诉妈妈,哥哥自小不嫉妒,但并不代表就永远不会嫉妒,因此建议妈妈利用周末,多给哥哥一对一的陪伴。随后三天的周末,妈妈不但陪着哥哥睡午觉,而且还单独带哥哥去公园玩(弟弟则由爸爸照顾)。

【异性相吸】4岁的小男生,已经有了很强烈的性别意识(其实哥哥在满2周岁之时就是如此),因此异性相吸也就表现得淋漓尽致。同为男生,哥哥与爸爸,会是好朋友,会是妈妈所不了解的玩友,也会有一种男生之间特有的情谊;而对于异性的妈妈呢,则是一种依恋情结,更是一种恋母情节,这也是小朋友性发展的一个必然经历。毕竟,妈妈是小朋友第一位最信任、最亲密的女生,也正是在与妈妈的相处过程中,哥哥学会了应该如何与异性相处,知道了男生和女生的不同。

【男生主义】妈妈在开篇也已提到,近来的爸爸,工作特别忙,加班也是在所难免的,经常都是小朋友们进入梦乡了才回家,因此做为家中最年长的男生(虽说只有4岁半),哥哥已经自认为是大男生了,因此爸爸不在家之时,便想承担更多的责任,关心妈妈,陪伴妈妈,则成了一种理所当然;那么时时刻刻想与妈妈在一起,也就变得如此合情合理。

妈妈最后语:在向园长请教的过程中,资深老园长鼓励妈妈说,不管是何种情况(恋母情节或权利之争),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则是,绝对不是分离焦虑症,更不是哥哥缺乏安全感,而是小朋友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特定时期,因此妈妈不必太担心,顺其自然的同时,积极应对与引导就足矣,不必为自己增添不必要的压力或烦恼。经过三天的周末,再加之妈妈每天中午陪睡午觉,还有便是妈妈时不时的开导与谈心聊天,这个星期的哥哥,情况明显好转,希望这是个好兆头,妈妈和小朋友共同度过这一特殊时期。(注:关于敏感期的话题,妈妈也参考了一些书籍,哥哥真的是如法炮制地在经历着,随后与大家详细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