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妈妈育儿,禁止行为而巧妙说“不”

(2017-04-13 05:22:20)
标签:

育儿

禁止行为

巧妙说不

提供选择

说话方式

分类: 育儿心得体会
就在前不久,妈妈写了一篇题为“育儿中没有‘不’,效果更出乎意料”的博文,于是便被很多朋友问及,妈妈真的不对兄弟俩说“不”吗?其实想想也知道,育儿中,不说“不”,可能吗?但是...

对于弟弟:两岁的年龄,正是对这个世界充满强烈好奇心之时,任何东西都喜欢碰一碰、摸一摸,其实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但正是如此,出于安全的考虑,妈妈也需要时不时地提醒弟弟什么是不可以做的,然后作为弟弟,妈妈的“不”是会令小朋友非常失望的。

对于哥哥:四岁龄,既是懂事、又是叛逆的年龄(“四岁小男生,天性使然的叛逆与调皮”),对于这个阶段的小朋友来说,妈妈一个干巴巴的“不”字,不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而且还会引来哥哥不满的反抗,更不可能让小朋友完全服从妈妈。

因此,妈妈一定要站在小朋友的角度考虑问题(“妈妈育儿,请站在小朋友的角度思考”),如何表达这个“不”字,才能使兄弟俩更容易接受,更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还是有一番学问的。

妈妈育儿,禁止行为而巧妙说“不”
(弟弟生日之旅,火车小镇的兄弟随拍,02.25.2017)

【严厉眼神】小朋友自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具备“辨识”妈妈眼神和脸色的能力。对于四岁的哥哥来说,应该是察言观色;而对于两岁的弟弟来说,则是读懂此时的妈妈与以往有所不同,是不是自己做了错事?因此很多时候,妈妈一个很严厉的眼神,就可以阻止小朋友的行为,妈妈也是以无声的语言,告诉兄弟俩,“我不喜欢你这样做,你明白妈妈的意思,请立刻停下手里的事情”,也可谓是此处无声胜有声吧!

【特殊语调】与妈妈最亲近的兄弟俩,是非常了解和明白妈妈平日说话的语调和语速的,因此,妈妈对于想制止的事情,不一定需要直接说出来,而是可以以一种特殊的语调来清楚地表达“不”。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则是使用拟声词,此时妈妈话语的强度和力度,都会比以往更重一些,如“喂”、“咳”,此时兄弟俩都会明白,妈妈是在旁敲侧击地告诉自己,“注意,你们在做一件不应该做的事情,请立即停下来”。(当然,这个“喂”或“咳”,并不是妈妈经常会使用的拟声词,否则将会失去说“不”的意义)

【说话方式】很多时候,变换一种说话方式,将强硬的命令变为说理的表述方式,也会起到立竿见影说“不”的效果。比如说,当哥哥要拿易碎的玻璃瓶时,妈妈没有强硬地制止,“不行,你不能碰那个瓶子”;而是变为附加理由的表述,“这个瓶子是玻璃的,很容易碎,不是玩具”;道理讲清楚了,哥哥自然不会再挑衅地“你说不让我碰,我就是要碰”。还有就是对于一些比较危险的行为,妈妈不能简简单单地以“不行”来制止,如弟弟要爬桌子,妈妈一定会提出更加详细、更加专横的要求,说,“弟弟,快从桌子上下来,这样很危险”。

【提供选择】对于两岁的弟弟,其实对于四岁的哥哥亦是如此,如果妈妈一味地只说“这个不行”、“那个不准”,那么小朋友内心估计会问,“那我还能够做什么呢”?此时的妈妈,不如为小朋友们提供选择。一些可以使用的语言,例如:

- “请放下妈妈的手机,去找本书来看”(不要玩妈妈的手机)
- “卧室是休息和睡觉的地方,请去厨房喝牛奶”(不要在卧室喝牛奶)
- “玩具要轻拿轻放,乱扔会摔坏的”(不要乱扔玩具)
- “请放下我的钥匙,它是妈妈的”(不要拿妈妈钥匙)
- “现在不是吃饼干的时间,要吃晚餐了”(晚餐前不能吃饼干)

【巧妙提问】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对于一些错误行为,妈妈明知故问的提问(其实并不需要任何的回答),也是一剂坚定说“不”的灵丹妙药,如:

- “你觉得可以只用一只手拿杯子吗”?
- “如果你继续大吵大闹,弟弟还能午睡吗”?
- “你觉得和老师做对,老师和妈妈会喜欢你吗”?

妈妈最后语:因此妈妈觉得,在育儿中,在日常生活中,对兄弟俩说“不”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对于一些错误的行为或不良的习惯,但…说“不”的方法又是多种多样的,妈妈们可以尝试着将这个令小朋友们讨厌的“不”字,说得更委婉、更含蓄一点。很多时候,“讲求说话技巧的育儿方式更行之有效”,育儿先育己,与其说兄弟俩在不断成长、不断学习,不如说妈妈也是在不断地努力学习,以更好地适应“妈妈”这个角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