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令准妈妈心生厌情的五类“朋友”

(2017-04-19 21:47:48)
标签:

育儿

孕期朋友

建议询问

心生厌情

顺其自然

分类: 孕产期及母乳
昔日好友丽阿姨怀孕了,妈妈与其在网上聊天之时,只说了一句话,“注意休息,顺其自然”;然后丽阿姨莫名其妙地问,“你没有别的要告诉我的吗”?妈妈不解地问,“还想知道什么?你直接问我就好”。丽阿姨说,“你不象有两个孩子的妈妈,你怎么不告诉我你的经历?我需要注意什么?也不给我点建议吗”?妈妈听得是越来越糊涂,“你现在一切正常,而且连早孕反应也没有,不是很好吗?还是有什么情况你没有告诉我”?

在妈妈的再三询问下,丽阿姨终于道出了实情,自从自己备孕、怀孕的那一天起,身边便有无数的“朋友”给出诸多的“建议”,说得丽阿姨,真是还未体会怀孕的喜悦,心里就充满了无限的担忧,真是过着如履薄冰的日子。妈妈顿时忍不住哈哈大笑,想想彼时自己怀孕兄弟俩(尤其是哥哥),妈妈也有相同的经历,也可以说,有五类好心“朋友”,是最令准妈妈心生厌恶之情的。

最令准妈妈心生厌情的五类“朋友”
(图片来源于网络)

【观察细微,爱管闲事】自从妈妈备孕的那天起,就有朋友紧盯着妈妈的肚子不放,稍有风吹草动,就一定会问妈妈,“小宝宝来报到啦”?有时妈妈也真是疲于回答,要么是备孕未果,妈妈自己也烦恼着呢;要么是刚测出怀孕,还未约见医生,一切都还是未知数呢;要么就是…出于一些原因,不想告诉这位朋友。妈妈佩服这些朋友仔细观察的同时,是不是也要为其戴上“爱管闲事”之帽子?

应对策略:对于这些问题,妈妈很多时候就是装作没有听见,说个别的话题而转移注意力,朋友们也就心知肚明了。而且一些时候,编一些善意的谎言也是可以搪塞过去的,如:朋友们约妈妈去吃日本料理,妈妈会说“最近很想吃意大利餐,介意一起去吗”?再如:朋友发现妈妈的腹部有些发福,不问自答,妈妈会说“不好意思,最近胃口特别好,我知道自己该减肥了”。

【经验丰富,无所不知】想必每位准妈妈都会有类似的经历,很多自认为经验丰富、无所不知的妈妈们,都会说,“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做”,“你吃得太少”,“你不能吃这么多”,“你太瘦了”......其实妈妈当时也遇到过,记得刚发现哥哥来报到之时,自己的OB妇产科医生说的就是,一切顺其自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当然一些食物还是需要避免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朋友们呢,则为妈妈提出了严重的警告。其实,怀孕本是母性世界的自然现象,为何要如此“病态”?而且太胖、太瘦,吃得多、吃得少,每位准妈妈都是不尽相同的,为何要以大一统的标准来要求?

应对策略:妈妈对于这类朋友的“关心”,会一笑而过,有时也会委婉地说,“我的医生说我现在体重增长很正常”,“我的医生说这些东西都可以吃,这些事情也可以做”,“我的孕期我作主,谢谢你的关心”。而在怀孕弟弟之时,如此“关心”的朋友就已经退而远之了,再有固执的朋友,妈妈的简单回复则是,“我怀孕哥哥之时就是如此,不也没问题吗”?

【消极打击,危言耸听】记得妈妈刚怀孕之时,就有朋友和妈妈分享自己多么不顺利、多么备受折磨的孕期,还有就是如何恐怖的生产经历。诸如此类的消极打击、危言耸听,想必每位准妈妈都不愿意听到;而且想想,真的有必要分享吗?如果真是朋友,那么就多一点鼓励与积极的话语吧!毕竟,每位准妈妈的孕期都是不同的,即使同一位准妈妈,两次孕期也不可能完全相同。

应对策略:妈妈对于如此的分享,一般都会告诉对方,“那你真是很辛苦啊,不过相信我的孕期会很顺利”;“哦,请不要在我刚知道怀孕这一好消息之时,就给我增加压力”;“我现在刚怀孕,对于生产的经历,你可以晚些再与我分享”;“生产会有很多不可预估的因素,到时我听医生的就好”。总而言之一句话,对于如此负面的“分享”,准妈妈听完就罢,不多想,更不要留存在记忆中。

【动手动脚,不予尊重】大腹便便的准妈妈,仿佛是大家的公共财产,几乎每个人都想摸一摸这圆圆的大肚子(尤其是到了孕晚期)。有些朋友尊重准妈妈,会先问“可以摸摸吗”,然后再动手;但有些朋友,甚至是陌生人,会自做主张地直接将厌恶之手伸过来。其实妈妈也遇到过,但次数不多而已。

应对策略:如果是经过朋友先询问的,妈妈一般都会说,“好吧,摸吧”;对于一些正在备孕的朋友们,妈妈会说,“摸吧,听说摸摸大肚子,也会带来好孕呢”;对于一些直接动手的朋友,妈妈会开玩笑地说,“不要摸哦,胎宝宝现在很饿,当心咬人哦”;而对于陌生人(妈妈只遇到一次),会严厉地说,“住手,不要碰我”。

【建议颇多,过度询问】对于一些已经为人母的妈妈们,在准妈妈的孕晚期,要么给出颇多的育儿建议,如:小朋友出生后一定要和妈妈一起睡,这样方便母乳;出于安全,小朋友不能和妈妈一起睡;要么就是问很多详细的问题,如:准备母乳吗?准备喂什么牌子的配方奶?要和你们一起睡吗?谁帮你一起照顾小朋友?

应对策略:其实朋友们的一些好心建议,不是不可取,但妈妈的感觉则是,建议泛滥,准妈妈倒是更容易乱了手脚(这是妈妈的亲身体会),你说这样,他说那样,自己该怎么做,真的无从下手。妈妈对于这些问题和建议的回答则是,小朋友还没出生呢,不考虑这么多,车到山前必有路,走一步看一步,相信我们的选择对小朋友是最有利,也是最适合的。

妈妈最后语:怎么说呢,怀孕本是一件喜庆之事,想必这些“朋友”亦是出于关心和友情,才会对丽阿姨以及其他准妈妈提出建议、讲述自己的经历,但…妈妈觉得,这些所谓的关心、建议、经历以及经验,是不是无形中增加了准妈妈的心理负担?心态轻松、顺其自然的孕期,才是最完美、最开心的孕期,对不?因此,自己经历了两次怀孕,对于朋友怀孕的好消息,妈妈除了道贺,别无他言,最多只会再说一句话,“有什么问题,可以给我发信息哦”!想想,每位准妈妈的孕期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妈妈自己的两次孕期,也有很多的不同之处,而且就算是医生,也不可能给出One Size Fits All的建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