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学习汉字 |
分类: 明明成长花絮 |
送明明去双语幼儿园的初衷很显而易见,爸爸妈妈就是希望小朋友多一个可以说和听中文的环境,毕竟家里的中文环境不是很理想;也许可以多认几个中文汉字,但关于写的方面,对于一个三岁的小混血来说,妈妈可以说是,真的没有这个奢望。但入园四个月以来,明明的中文能力不但以坐着火箭的速度在前进,而且中文汉字,也会写、会认不少,可以说,令我这个以中文为母语的妈妈,都是吃惊的。
(明明用自己的身体组成了一个“大”字,04.23.2016)
【汉字笔划】明明不但联想的能力很不错,而且对汉字的笔划,也是很清楚呢!一个周末带明亮兄弟出游,路过一片红木林,于是坐在车后面的小朋友,便自言自语道,一横、一竖、一撇、一捺,就是一个“木”字,是树木的“木”,两个“木”是树林,三个“木”是森林。虽说爸爸听得是云里雾里的,但妈妈一听,没错啊,明明真棒!
【区分汉字】估计幼儿园老师,在教汉字之时,都是从笔划先教起吧,于是这天送明明的路上,小朋友说道,一撇、一捺,可以是“人”,可以是“入”,还可以是“八”,但他们的帽子是不一样的,“人”是闭上的,“入”是有小辫的,“八”是开着窗户的。别说,明明的这番形容,刚开始还真把妈妈给蒙住了,但仔细一想,这样的比喻,真的很形象呢!
【一口多变】虽说对于手眼协调能力以及精细动作还有待发展的明明来说,目前写字还有一定的困难(毕竟才刚三岁半嘛),但对于汉字的形,还是有一定的掌握,比如说这一“口”多变,明明说,一个方框是“口”,中间多一横是“日”,是太阳;再加一横变“目”,是眼睛;如果下面开口就是“月”,是月亮的“月”;一横一竖象窗户,变成农民伯伯种的“田”。
【衍生多字】感觉老师也是利用这种举一反三的方法在教小朋友们汉字,明明在纸上写下一横,说是“一”;然后在上面加了一横,说是“二”;再在下面加一横,说变成了“三”;然后接着说,中间再加一竖,就变成了“王”,是大王的“王”,老虎头的“王”;接着问妈妈还可以变成什么字,于是妈妈边写边告诉小朋友,多条小尾巴,就变成“玉”;而上面扎个小辫,就变成“主”,主人的“主”;如果一个“人”盖住了大“王”,那就变成了“全”。
【寻找汉字】每日晚餐后的亲子阅读,明明不但听故事,问故事情节相关的问题,而且还会寻找自己认识和写过的汉字,经常会说“我写过这个”、“我也写过这个”;然后看到一些笔划少的汉字,小朋友还会问,“我没有写过这个,妈妈告诉我是什么”?现在感觉,亲子阅读,也是一个学汉字的好时机。
【认字组词】在家里,妈妈用没有图片的识字卡片考明明在幼儿园里学习过的汉字,小朋友不但能够说出是什么字,而且还知道组词和意思,比如说,“牛”字,明明说,这是老黄牛的“牛”,说完还“哞”地学了一声牛叫;“出”字,明明说“我从屋里出来了”;“年”,今年是2016年的“年”,明年是多少年?(哈哈...对于数字的问题,只知道用“多少”来问)
【好奇写字】在还未上幼儿园的一段时间里,明明对于英文单词特别感兴趣,不管爸爸说一个什么样的新单词,明明都会问“How
to spell
it?”(怎么拼写)这去了幼儿园,对于中文方面有所加强,于是不但看到汉字问妈妈“是什么字”,而且还不断地问妈妈“xx怎么写”?一天早晨在刷牙,明明就问妈妈“牙刷”怎么写?生活无处不学习嘛,妈妈于是赶紧找一纸笔,写给明明看,这样一来,“刷”比划多,不容易记;但小朋友倒是记住了“牙”字。
【身体组字】这是一次周末出游,明明在等爸爸将弟弟放入安全座椅,自己便开始用身体来组字。明明自己说道,两腿分开,两手放下,就是一个“人”字;把手举起来,就变成一个“大”字;两腿并拢,两手平举,就是“十”。别说,还真是那么回事呢!
妈妈最后语:虽说明明现在对中文汉字的兴趣很浓厚,但在写的方面,好象还是有待提高的,不过想想,三岁半的小朋友,手眼的协调能力以及精细动作也还在进一步完善中,咱还是先从认字开始吧,写的方面慢慢来。同时妈妈也真心地希望,明明对中文的这份热情,能够坚持下去,毕竟有一半的中国血统嘛,不能因为生活在美国,就一点中文不会啊!
前一篇:由教师感恩周而看中美老师之不同
后一篇:满意而归,幼儿园的第一次家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