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亲子阅读 |
分类: 早期亲子共读 |
妈妈承认自己的错误与失职,由于亲子阅读介入得比较晚,而且又没有时间和精力很投入地去做,所以在这方面,弟弟与彼时的哥哥相比,真是相差甚远,弟弟是个坐不住、不喜欢听故事的小朋友。妈妈很早之前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但也就是在前不久才开始着手加强弟弟的亲子阅读,也可谓是多管齐下,历时一个星期的时间,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弟弟由不喜欢听故事,逐渐变得开始爱上书。
【不在意如何读】妈妈认为,最理想的亲子阅读方式,应该是要么弟弟坐在妈妈腿上、怀里,再要么就是与妈妈并排坐在沙发上,妈妈读,弟弟听;而对于坐不住、喜欢玩的弟弟来说,妈妈现在的要求也就不能这么高了。于是便出现了妈妈读、弟弟玩的现象。虽说这样听得不专心,但妈妈发现,弟弟还是在听的,因为如果妈妈读着读着突然停下来,正在一旁玩的弟弟,也会突然停下手中的玩具,扭头以一副询问的眼神望向妈妈,仿佛在说,“妈妈,怎么不读了?接着读啊!”由此可见,虽说弟弟在玩,但小朋友也还是在听的。
【点滴皆是进步】对于小朋友来说,任何事情的进步都是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亲子阅读也不例外。妈妈认为,如果要求不喜欢听故事的弟弟,通过一天的强化阅读就可以象哥哥一样一坐一个小时地听故事,那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弟弟的点点滴滴变化,都可以称为进步吧!读唐诗,昨天坐下来听三首,今天愿意听五首,就是进步;讲故事,昨天5分钟,今天8分钟,也是不小的进步。质变都是由这一点一滴的量变积累而成的。
【早餐桌上陪读】说实话,自从哥哥开始幼儿园生活以来,妈妈能够陪伴小朋友的时间真是少得可怜,因此这与弟弟的亲子阅读,也只能在每天中找时间、挤时间,早餐桌上等哥哥之时,也被妈妈充分利用起来了。以往,在等哥哥吃早餐之时,妈妈要么收拾厨房,要么准备当天的午餐或晚餐;而现在则不,这些事情都可以推后,珍惜每一点与小朋友们相处的机会, 不如拿本书来为兄弟俩一起读,哥哥边吃边听,而弟弟则坐在餐椅里也不会因为不耐烦而哼哼唧唧。

【读并不限于书】凡物皆可读,地上的一张纸,也许是哥哥的瞎涂瞎画,也许是使用说明书,但也许就是一张什么也不是的纸,只要上面有些内容,或画或字或图,妈妈就可以大作一番文章,“读”给弟弟听。是图画,妈妈可以当绘本来编故事;如果是文字,那么就全当“故事”书来讲。亲子阅读,不仅仅是读的本身和读的内容,还在于培养和建立一种习惯,以及促进和加强亲子关系,也体现在一个“陪”字上。
【容忍把书当球】周岁小朋友,手的敏感期也愈演愈烈,凡物拿到手中,必定要扔出去、捡回来、再扔、再捡地来一番,弟弟对玩具和球是这样,而对于到手的书,也是如此。虽说在妈妈看来,这是不喜欢书或不爱惜书的表现,也许是应该制止的行为;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弟弟喜欢书的一个表现,因为小朋友对于自己非常喜欢的玩具和球,也是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因此,妈妈很多时候,对于一些布书或不怕破的纸板本,也放纵弟弟扔玩一番,这也是让小朋友就此爱上书的方法之一吧!
【全家圈圈时间】哥哥在幼儿园,每天上下午各有一次圈圈时间(Circle Time),小朋友们围坐成一个圈,听老师讲故事;那么回到家来,喜欢书和故事的哥哥,也是非常热衷于这项活动,于是哥哥便带领爸爸和弟弟坐下来,听妈妈读故事。弟弟由最初的好奇与好玩,到最后全家每晚的圈圈时间成为一种习惯;虽说听的都是哥哥喜欢的故事,但...咱们重在一种习惯的培养嘛!
【不要勉为其难】虽说是亲兄弟,但每位小朋友都是不同的,兴趣爱好更是大不相同的,妈妈检讨自己失职的同时,也会考虑到弟弟的个体因素。如果小朋友真的不喜欢听故事,对书本没有任何的兴趣,妈妈也不会勉为其难,早期阅读所建立的基础固然重要,但快乐而自由的童年生活更是关键;因此妈妈在弟弟的亲子阅读方面,所坚持的原则是不勉为其难、耐心引导胜于拔苗助长。当然,这一点也延伸某一天的某个时间段,如果弟弟没有兴趣听故事,那么妈妈也会作罢,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还是顺其自然更重要。
妈妈最后语:由弟弟的突破性转变,妈妈对于亲子阅读习惯的培养,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虽说在之前的博文中,妈妈总是说“越早越好”、“多早都不为早”,对此话深信不疑的同时,妈妈还认为,小朋友的可塑性很高,只要妈妈用对方法并且投其所好,很多事情都是可以逆转的,真心地希望弟弟的亲子阅读之路就此走上正轨吧!



(等哥哥吃早餐,弟弟自己看书玩,04.14.2016)
【不在意如何读】妈妈认为,最理想的亲子阅读方式,应该是要么弟弟坐在妈妈腿上、怀里,再要么就是与妈妈并排坐在沙发上,妈妈读,弟弟听;而对于坐不住、喜欢玩的弟弟来说,妈妈现在的要求也就不能这么高了。于是便出现了妈妈读、弟弟玩的现象。虽说这样听得不专心,但妈妈发现,弟弟还是在听的,因为如果妈妈读着读着突然停下来,正在一旁玩的弟弟,也会突然停下手中的玩具,扭头以一副询问的眼神望向妈妈,仿佛在说,“妈妈,怎么不读了?接着读啊!”由此可见,虽说弟弟在玩,但小朋友也还是在听的。
【点滴皆是进步】对于小朋友来说,任何事情的进步都是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亲子阅读也不例外。妈妈认为,如果要求不喜欢听故事的弟弟,通过一天的强化阅读就可以象哥哥一样一坐一个小时地听故事,那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弟弟的点点滴滴变化,都可以称为进步吧!读唐诗,昨天坐下来听三首,今天愿意听五首,就是进步;讲故事,昨天5分钟,今天8分钟,也是不小的进步。质变都是由这一点一滴的量变积累而成的。
【早餐桌上陪读】说实话,自从哥哥开始幼儿园生活以来,妈妈能够陪伴小朋友的时间真是少得可怜,因此这与弟弟的亲子阅读,也只能在每天中找时间、挤时间,早餐桌上等哥哥之时,也被妈妈充分利用起来了。以往,在等哥哥吃早餐之时,妈妈要么收拾厨房,要么准备当天的午餐或晚餐;而现在则不,这些事情都可以推后,珍惜每一点与小朋友们相处的机会, 不如拿本书来为兄弟俩一起读,哥哥边吃边听,而弟弟则坐在餐椅里也不会因为不耐烦而哼哼唧唧。

【读并不限于书】凡物皆可读,地上的一张纸,也许是哥哥的瞎涂瞎画,也许是使用说明书,但也许就是一张什么也不是的纸,只要上面有些内容,或画或字或图,妈妈就可以大作一番文章,“读”给弟弟听。是图画,妈妈可以当绘本来编故事;如果是文字,那么就全当“故事”书来讲。亲子阅读,不仅仅是读的本身和读的内容,还在于培养和建立一种习惯,以及促进和加强亲子关系,也体现在一个“陪”字上。
【容忍把书当球】周岁小朋友,手的敏感期也愈演愈烈,凡物拿到手中,必定要扔出去、捡回来、再扔、再捡地来一番,弟弟对玩具和球是这样,而对于到手的书,也是如此。虽说在妈妈看来,这是不喜欢书或不爱惜书的表现,也许是应该制止的行为;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弟弟喜欢书的一个表现,因为小朋友对于自己非常喜欢的玩具和球,也是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因此,妈妈很多时候,对于一些布书或不怕破的纸板本,也放纵弟弟扔玩一番,这也是让小朋友就此爱上书的方法之一吧!
【全家圈圈时间】哥哥在幼儿园,每天上下午各有一次圈圈时间(Circle Time),小朋友们围坐成一个圈,听老师讲故事;那么回到家来,喜欢书和故事的哥哥,也是非常热衷于这项活动,于是哥哥便带领爸爸和弟弟坐下来,听妈妈读故事。弟弟由最初的好奇与好玩,到最后全家每晚的圈圈时间成为一种习惯;虽说听的都是哥哥喜欢的故事,但...咱们重在一种习惯的培养嘛!
【不要勉为其难】虽说是亲兄弟,但每位小朋友都是不同的,兴趣爱好更是大不相同的,妈妈检讨自己失职的同时,也会考虑到弟弟的个体因素。如果小朋友真的不喜欢听故事,对书本没有任何的兴趣,妈妈也不会勉为其难,早期阅读所建立的基础固然重要,但快乐而自由的童年生活更是关键;因此妈妈在弟弟的亲子阅读方面,所坚持的原则是不勉为其难、耐心引导胜于拔苗助长。当然,这一点也延伸某一天的某个时间段,如果弟弟没有兴趣听故事,那么妈妈也会作罢,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还是顺其自然更重要。
妈妈最后语:由弟弟的突破性转变,妈妈对于亲子阅读习惯的培养,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虽说在之前的博文中,妈妈总是说“越早越好”、“多早都不为早”,对此话深信不疑的同时,妈妈还认为,小朋友的可塑性很高,只要妈妈用对方法并且投其所好,很多事情都是可以逆转的,真心地希望弟弟的亲子阅读之路就此走上正轨吧!



后一篇:从小培养明亮兄弟延迟满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