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小培养明亮兄弟延迟满足的能力

(2016-04-20 03:04:01)
标签:

育儿

延迟满足

能力培养

分类: 育儿心得体会
延迟满足,不仅仅是一种能力的训练,也是一种自我情绪的控制,更是一种情商的培养。在养育明亮兄弟的过程中,对于小朋友们的需求,妈妈不是被动地给予立刻的满足,更不让自己无形中沦为兄弟俩的奴隶;而是通过生活中的琐事,自小就让小朋友们懂得:欲望随时产生,诱惑无处不在,但世界不是以他们为中心的,因此必须学会等待,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这也可谓是一种延迟满足能力的培养吧!

从小培养明亮兄弟延迟满足的能力
(坐在大纸箱里玩的兄弟俩,03.16.2016)

【牛奶在加热】明亮兄弟都有早晨醒来、见到妈妈就要喝奶的习惯,不一定是母乳,还是牛奶;如果是牛奶,小朋友们还都要喝温热的,与母乳的口感相仿。于是便有了明明一下楼来,就要求“喝奶奶”,然后妈妈用微波炉加热牛奶之时,小朋友便会哼哼唧唧地不开心;于是妈妈便告诉明明,“妈妈在加热牛奶,明明要等一下”,想必刚开始明明也不是很理解“等一下”是什么意思,但几次之后,明明便明白了,一见妈妈将牛奶放入微波炉,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也是以此,小朋友学会了“牛奶在加热,明明要等待”的道理。

【妈妈讲故事】虽说亲子阅读的习惯要从小培养,而小朋友对于读书、讲故事的要求要及时满足,但...妈妈偶尔地,也会利用此机会来培养一下明明延迟满足的能力。妈妈正在忙着准备晚餐,无所事事的明明,拿着一本书,走进厨房要求“妈妈讲故事”;妈妈没有放下手中的事情,立马满足小朋友的愿望,而是对明明说,“妈妈正忙着准备晚餐呢,明明去沙发上先自己看,等一下妈妈,好吗”?妈妈也是借此试探明明的耐性,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半个小时之久;等妈妈忙完了,明明再次问“现在可以讲了吗”?这次愿望一定是会被满足的。(注:此时的明明刚满两岁)

【弟弟要吃奶】在弟弟刚出生不久,明明还是保持着每天上午出去散步的习惯,但...因为新生宝宝的频繁母乳,明明很多时候都是不得不等待,等妈妈喂完弟弟才可以出门。这样的等待,对于很多刚满两岁的小朋友来说,肯定会大发一通脾气,但明明虽说有点不情不愿,但也没有太大的举动,只是问妈妈“那明明干什么”?妈妈建议明明自己看书,小朋友便乖乖地拿着书,自己坐在一边看起来;等妈妈喂完弟弟,开心地一起出门去散步。

【排队坐火车】动物园的小火车,总是如此受小朋友们的青睐,每次去几乎都是绕了几圈的长队,于是乎,妈妈便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爸爸妈妈中一人负责排小火车的队,而另一人则负责带小朋友去玩别的项目,几个项目玩下来,这边小火车的队也排到了,可谓是小朋友根本不懂得“排队”与“等待”的意义,就理所当然地坐上了小火车。其实爸爸妈妈也可以如此,但妈妈一直坚持让明明了解先来后到、排队等候以及延迟满足的意义,因此每次明明都必须耐心地与爸爸一起站着排队。

【等妈妈做饭】每次明明从幼儿园回来,都是饥肠辘辘的,一进屋妈妈就忙着在厨房准备晚餐,而明明则要求“吃饼干”、“吃面包”...但妈妈什么也不答应,理由很简单,一是训练明明的延迟满足能力,饿一饿,又有什么关系呢?二是餐前吃零食,肯定会影响晚餐的胃口和食量。几次下来,明明便了解了妈妈的意图,到家后但会问妈妈,“明明是玩?还是看书?”如果晚餐简单、准备时间短,那就是玩;但如果需要的时间长,妈妈则会建议明明去看书。

【母乳的回应】说完哥哥,现在来聊聊弟弟吧!在弟弟满6个月添加辅食之前,小朋友是每两个小时就要母乳一次,真的是和小闹钟一般准时,到时间了就开始哭哭闹闹地要奶吃。妈妈在“如何为周岁小朋友建立心理安全感”一文中也提到,对于这种情况,妈妈会给予弟弟及时的回应,但是对于要吃奶的要求不会立即给予满足,也是让弟弟学会等待。(当然不是每次都这样啦,也要视情况而决定。)

【醒来自己玩】明亮兄弟皆如此,单独睡自己的卧室,早晨或午睡醒来,妈妈不会立刻就去小朋友的屋里接其起床,而是让他们在床里自娱自乐一番。妈妈给自己多一点自由空间的同时,也培养了小朋友们独立和延迟满足的能力。比如说,现在弟弟午睡是3点半左右醒来,但妈妈一般会等到4点才进屋去接小朋友起床。

妈妈最后语:对于毫无语言能力的弟弟,妈妈在努力培养小朋友的延迟满足能力;那么对于已经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和要求的哥哥,妈妈更是要有意识地训练小朋友的耐心,让明明懂得凡事要等待,自己的需求不是立刻就可以被满足的,并利用等待来培养小朋友抵制诱惑和欲望的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