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袋糖果和三段对话见证明明的成长

(2016-03-31 22:03:13)
标签:

育儿

3-4岁

一袋糖果

三段对话

明明成长

分类: 明明成长花絮
几周前的一天下午,妈妈和往常一样去幼儿园接哥哥,没想到,一出幼儿园的大门,就被一位站在停车场的家长“拦截”了下来,“JM妈妈,我总算等到您了”,闻听此言,妈妈心中顿时一紧,怎么回事?难道明明在幼儿园闯祸了?一想也不对,如果小朋友闯了祸,也应该是由老师出面处理啊!于是赶紧问明明“这是谁呀”?明明说“他是R的爸爸”。看着R爸爸(下文称为“叔叔”)一副激动又开心的表情,而且手里还拿着一盒小朋友的糖果走过来,妈妈于是也放下了戒备的心理,简单的聊天后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R是刚入园时分离焦虑症特别严重的一位小姑娘,也是明明的同班同学,因为早晨送的时间差不多,经常可以在幼儿园的大厅见到,也有很多次,还是明明充分发挥了同伴的力量,将小姑娘R带进了教室(妈妈在“明明开心而快乐地开始了幼儿园生活”和“明明小朋友趣事多多的幼儿园生活”两篇博文中都有所提到);而且白天在幼儿园,R也会经常哭着“要妈妈”、“找爸爸”,老师忙不过来的时候,都是明明哄R、带着R一起玩、和R一起分享玩具...也是鉴于明明的帮助,小姑娘R迅速适应了幼儿园生活,于是叔叔买了小朋友们都喜欢的软糖来感谢明明。

一袋糖果和三段对话见证明明的成长
(幼儿园回来,在家门口吹泡泡玩的明明,03.20.2016)

妈妈想,这是明明和R以及叔叔之间的事情,是不是要收这份感谢之礼,出于对明明的尊重,还是由小朋友自己处理与决定吧!于是由这一盒糖果引出了三段对话,虽说都是简简单单的对话,有明明和叔叔之间的,也有明明和妈妈之间的,但…从对话中,妈妈是第一次真正见识了明明的成长与懂事。

【对话一】妈妈了解了叔叔的用意后,叔叔便将一大盒糖果直接递给了明明,明明没有伸手去接,而是与叔叔开始如下的对话。

明明:这是什么?
叔叔:这是送给你的糖,拿着吧!R很喜欢,你也一定会喜欢的。
明明:谢谢叔叔,我不要,我不喜欢吃糖。
(还有不喜欢吃糖的小朋友?叔叔不可思议地看着妈妈。)
妈妈:是的,他是不喜欢吃甜食。
 (妈妈还是没有帮明明做“不要”的决定)
叔叔:还是拿着吧,也许你会喜欢这种糖呢!
明明:那我打开看一下,可以吗?
(打开盒子,看到里面是一个一个小袋的包装,每个小袋里有那么5-6粒的样子。)
叔叔:你看,这么漂亮的小袋子,你真的不喜欢吗?
明明:那我就拿一个尝尝,剩下的留给R吧!
叔叔:好吧,那你自己拿吧!
明明:我可以拿两个吗?我想也给弟弟一个。
(为了不打击明明和弟弟分享的积极性,妈妈没有说“弟弟不能吃”)
叔叔:当然可以,没问题。
明明:谢谢叔叔!

【对话二】拿着糖上车了的明明,和妈妈回家的途中,还不断地因为此事而发问。

明明:妈妈,叔叔为什么要送糖给我吃?
妈妈:因为你帮助了R啊!
明明:L老师说,小朋友要互相帮助;弟弟在家哭了,明明也会哄弟弟。
妈妈:对,明明真棒!
明明:所以,叔叔送糖给我,要谢谢明明?
妈妈:是啊!
明明:那明明也要谢谢叔叔的糖。
妈妈:好,那你见到叔叔的时候,和他说“谢谢”!
明明:一言为定。

【对话三】妈妈本以为明明要谢谢叔叔的事情,小朋友已经忘在脑后了,但两天后在停车场再次偶遇叔叔,明明的第一句话便是“谢谢你的糖”。

明明:叔叔,谢谢你的糖!
叔叔:喜欢吗?我车里还有,要吗?
明明:不要,吃糖牙齿要坏,小虫要咬牙齿,会痛痛的,R也不能吃糖。
叔叔:对,谢谢JM告诉R。
明明:不客气!

妈妈最后语:简单的一袋糖果和三段对话,妈妈由衷地为明明的成长与懂事而感到高兴,小朋友不仅懂得了互相帮助和饮食健康,而且还知道了接受了礼物要感谢;与此同时,妈妈也传递给明明一条信息,叔叔是送糖给明明,因此是“要”与“不要”,这完全是小朋友自己的事情,明明需要自己做出选择,妈妈会尊重小朋友的任何决定,不但要学会说“不”,而且还要知道拒绝的后果是什么(没有糖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