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培养能力独立思考 |
分类: 育儿心得体会 |
虽说明明刚满三周岁,但小朋友今后的人生道路还是需要自己走,爸爸妈妈帮得了一时而帮不了一世,因此独立性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仅是生活能力的独立,更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生活中教会明明不要依赖别人,遇到问题要有自己的看法,选择面前有自己的主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
【把决定权交给明明】关于明明的很多事情,爸爸妈妈都是将决定权交给小朋友自己的,这不仅是尊重明明,而且也是培养明明有主见的个性。如早起穿衣的二选一、食物吃多少、吃什么的二选一,每天早晨醒来,妈妈最喜欢做的事情便是,手里拿着两件衣服,问明明“今天穿哪件衣服”?而早餐后,妈妈则会问“中午吃什么?米饭还是面条?”其实一天中,诸如这类二选一的问题,妈妈会问许多,而明明也会回答许多。
【选择的同时是放弃】其实这一点,对于任何事情、任何选择来说,都是如此,妈妈选择了A的同时,就意识味放弃了B,对于明明来说,也是如此,为了培养小朋友独立思考的能力,每次去买玩具,妈妈也是给明明二选一的选择,如玩具车或积木,妈妈告诉明明“只可以买一件,自己选择”,明明选择了玩具车,那么就意味着小朋友放弃了积木。
【给明明参与的机会】周末带小朋友出游,经常去的地方也就是动物园、海洋馆、博物馆、农场等地,久而久之明明也知道了,自己也琢磨着换着地方玩,于是爸爸妈妈也就将这个周六出游去哪里玩的大任交给了小朋友。周四或周五之时,妈妈都会问“周末去哪玩”?然后由明明参与决定,除非因为天气或其它的原因,小朋友所提之处不适合,一般来说,爸爸妈妈都是会满足小朋友的愿望的。
【明明自由发表意见】在生活中,爸爸妈妈也是经常鼓励明明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如不愿做某事就直接说出来,不要勉强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当然一些习惯培养方面的事情除外(如饭前洗手)。比如说周末外出购物,很多时候明明更愿意留在家里玩玩具,只要小朋友提出来,爸爸或妈妈肯定会有一人留在家中陪其。
【鼓励明明大胆尝试】鼓励明明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大胆尝试,也是一种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有一段时间,明明很喜欢玩积木,对于爸爸或妈妈来说,谁都知道,一定要将小积木放在大积木之上,才可放得住;而且在往高处搭之时,一定要“地基”足够宽方可稳固;但明明并不理解这些,很多时候倒是将小积木放在下面,然后再撂大积木,结果是毫无疑问的。出现这种情况,爸爸妈妈一般都是采取静观的态度,而且即使有时明明问“可以把这个放上面吗?”不是告诉小朋友结果,而是会鼓励明明,“你自己试一下就知道了”,动手搭积木的同时,明明也是在思考和学习。
【肯定独立思考精神】小朋友的很多行为,在爸爸妈妈看来,很是可笑,甚至愚蠢,比如说明明要用勺子吃面条;但小朋友就是在不断的失败与错误中成长和学习的,明明要求用勺子吃面条,妈妈不说“不行”,反而递给其一把勺子,试了无数次都无法将面条吃进嘴里,小朋友很是懊恼,于是便问妈妈“面条怎么不呆在勺子里呀”?妈妈反问明明“那你想一想呢”?明明自己琢磨出来的原因是“面条太长太滑,勺子太小,所以呆不住”。错误归错误,滑稽归滑稽,但小朋友自己想出来了事情的原因,还是要值得表扬与肯定的。
【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小朋友对自己的行为和决定负责,也是一种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天气刚变冷之时,外出散步的明明拒绝穿外套,虽说妈妈好言相劝无数次,明明还是一口一个“不要穿”,好吧,那就不穿吧,出门冷了就知道了。受冻不舒服中途要求回家之时,想必明明的内心肯定在想“要是听妈妈的话,穿上外套出来,就好了。”
妈妈最后语:爸爸妈妈爱小朋友、小朋友依赖爸爸妈妈,都是天经地义之事,但爱小朋友的方式有很多种,妈妈认为,教会明明独立自主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当明明遇到问题时,妈妈教给明明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当明明需要做选择时,妈妈给予明明的是指导和建议,而不是替明明做选择。只有让明明学会独立思考,小朋友才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真正成长起来。

【把决定权交给明明】关于明明的很多事情,爸爸妈妈都是将决定权交给小朋友自己的,这不仅是尊重明明,而且也是培养明明有主见的个性。如早起穿衣的二选一、食物吃多少、吃什么的二选一,每天早晨醒来,妈妈最喜欢做的事情便是,手里拿着两件衣服,问明明“今天穿哪件衣服”?而早餐后,妈妈则会问“中午吃什么?米饭还是面条?”其实一天中,诸如这类二选一的问题,妈妈会问许多,而明明也会回答许多。
【选择的同时是放弃】其实这一点,对于任何事情、任何选择来说,都是如此,妈妈选择了A的同时,就意识味放弃了B,对于明明来说,也是如此,为了培养小朋友独立思考的能力,每次去买玩具,妈妈也是给明明二选一的选择,如玩具车或积木,妈妈告诉明明“只可以买一件,自己选择”,明明选择了玩具车,那么就意味着小朋友放弃了积木。
【给明明参与的机会】周末带小朋友出游,经常去的地方也就是动物园、海洋馆、博物馆、农场等地,久而久之明明也知道了,自己也琢磨着换着地方玩,于是爸爸妈妈也就将这个周六出游去哪里玩的大任交给了小朋友。周四或周五之时,妈妈都会问“周末去哪玩”?然后由明明参与决定,除非因为天气或其它的原因,小朋友所提之处不适合,一般来说,爸爸妈妈都是会满足小朋友的愿望的。
【明明自由发表意见】在生活中,爸爸妈妈也是经常鼓励明明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如不愿做某事就直接说出来,不要勉强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当然一些习惯培养方面的事情除外(如饭前洗手)。比如说周末外出购物,很多时候明明更愿意留在家里玩玩具,只要小朋友提出来,爸爸或妈妈肯定会有一人留在家中陪其。
【鼓励明明大胆尝试】鼓励明明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大胆尝试,也是一种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有一段时间,明明很喜欢玩积木,对于爸爸或妈妈来说,谁都知道,一定要将小积木放在大积木之上,才可放得住;而且在往高处搭之时,一定要“地基”足够宽方可稳固;但明明并不理解这些,很多时候倒是将小积木放在下面,然后再撂大积木,结果是毫无疑问的。出现这种情况,爸爸妈妈一般都是采取静观的态度,而且即使有时明明问“可以把这个放上面吗?”不是告诉小朋友结果,而是会鼓励明明,“你自己试一下就知道了”,动手搭积木的同时,明明也是在思考和学习。
【肯定独立思考精神】小朋友的很多行为,在爸爸妈妈看来,很是可笑,甚至愚蠢,比如说明明要用勺子吃面条;但小朋友就是在不断的失败与错误中成长和学习的,明明要求用勺子吃面条,妈妈不说“不行”,反而递给其一把勺子,试了无数次都无法将面条吃进嘴里,小朋友很是懊恼,于是便问妈妈“面条怎么不呆在勺子里呀”?妈妈反问明明“那你想一想呢”?明明自己琢磨出来的原因是“面条太长太滑,勺子太小,所以呆不住”。错误归错误,滑稽归滑稽,但小朋友自己想出来了事情的原因,还是要值得表扬与肯定的。
【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小朋友对自己的行为和决定负责,也是一种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天气刚变冷之时,外出散步的明明拒绝穿外套,虽说妈妈好言相劝无数次,明明还是一口一个“不要穿”,好吧,那就不穿吧,出门冷了就知道了。受冻不舒服中途要求回家之时,想必明明的内心肯定在想“要是听妈妈的话,穿上外套出来,就好了。”
妈妈最后语:爸爸妈妈爱小朋友、小朋友依赖爸爸妈妈,都是天经地义之事,但爱小朋友的方式有很多种,妈妈认为,教会明明独立自主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当明明遇到问题时,妈妈教给明明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当明明需要做选择时,妈妈给予明明的是指导和建议,而不是替明明做选择。只有让明明学会独立思考,小朋友才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真正成长起来。
前一篇:在美国为三岁明明选择幼儿园的经历
后一篇:明明喜欢且软件硬件皆满意的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