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辅食添加注意事项心得体会0-1岁 |
分类: 育儿心得体会 |
眼看着弟弟添加辅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网上和身边也有不少朋友询问妈妈辅食添加的一些注意事项,其实妈妈很早之前写过一篇这方面的文章(“正确添加辅食,小朋友吃饭棒棒”)。此时弟弟的辅食添加之路,完全是依照彼时哥哥的方法,只是更多了一些妈妈的心得体会,这里再次总结起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注:妈妈这里只是简单概括,并加上自己的心得体会,详细信息请大家参见之前的博文)
(初尝辅食的弟弟,08.30.2015)
【4-6月开始】小朋友4-6个月期间,随时都可以开始添加,美国儿医的建议则是,如果母乳足够,越晚越好;如果母乳不足,最早4个月就可以开始。但小朋友的Tongue Thrust Reflex一般是在6个月左右才会完全消失,所以如果提前的话,妈妈喂起来可一定要有耐心啊!明亮兄弟都是满6个月才开始添加的。
【提前先适应】兄弟俩都是一样,5个月之时,爸爸妈妈每餐之时就将小朋友放入餐椅,也是让他们提前先适应餐椅。如果每一次吃辅食又是第一次坐餐椅,估计可能会比较困难一些,对于这么小的小朋友来说,同时接受两件新事物,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最佳之时机】一天中辅食添加的最佳时机,是两餐母乳之间,因为此时的小朋友有饿意,但还不是很饿。母乳刚喂饱之时,小朋友没有胃口;而母乳之前,小朋友可能会因为饥饿难耐而没有耐心或兴趣尝试新食物。
【母乳是主食】这是明明添加辅食之时,儿医再三提醒与嘱咐妈妈的,虽说小朋友开始吃母乳之外的食物了,但一定要理解辅食中的“辅”字,言外之意,母乳还是主食,一直延续至小朋友满周岁。而且当时针对9个月的明明,儿医还说,如果明明周岁内还是单一母乳,不添加任何辅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母乳完全可以满足小朋友生长发育所需的所有营养;但如果因为添加辅食而忽略了母乳,就本末倒置了。
【按月龄添加】按月龄添加,也是非常重要的,不但可以照顾到小朋友肠胃的发育,对不同食物的适应、接受与消化程度,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避免过敏现象的发生。关于这个话题,妈妈是严格按照下图中的建议月龄添加的,可以推后,但一定不提前。

【顺序有讲究】先入为主,在小朋友的辅食添加中,也是很关键的,妈妈对于明亮兄弟的做法都是,先是难吃的蔬菜,然后是甜甜的水果。简单地想一想也知道,如果先入为主地尝试了香甜的水果,那么谁还会愿意吃苦苦的蔬菜呢?
【红绿色搭配】红色系的蔬菜,如胡萝卜、红薯、南瓜之类的,经常吃,可能会引起小朋友红色素沉积,而发生皮肤变胡萝卜色的情况。因此,美国儿医的建议是,红色系蔬菜和绿色系蔬菜搭配着喂。
【别轻言放弃】一种新的蔬菜,可能只试了2-3次,小朋友不喜欢,于是妈妈们便下结论,“我家孩子不喜欢...”。其实,小朋友每接受一种新食物,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有快有慢,新蔬菜的添加也是如此。当妈妈告诉儿医“明明不喜欢豆角(Green Bean)”之时,儿医的回答很干脆,“你不试10-15次,不要下此结论”。所以,妈妈们,不要轻言放弃,小朋友们不接受的食物,可以多试几次。
【食物之储存】分多个方面吧:1.新鲜的辅食,室温放置3小时;2.冷藏食物3天;3.冷冻的3个月,甚至更长。如果超过时间,安全起见,妈妈一般是采取丢弃处理。
【卫生与健康】妈妈们除了【食物之储存】方面需要注意,这卫生与健康也是有讲究的:1.小朋友吃剩的食物,不要再保留,因为小朋友的唾液里有一种细菌,混在食物中一定时间后,会发生变化,再次食用此食物则可能会引起小朋友的腹泻;2.冰箱里拿出来的辅食,不要放置在室温下,需要加热或解冻,直接用微波炉解决。妈妈对于冷冻的辅食,一般都是头天晚上放入冰箱冷藏室,第二天加热的时候就比较容易。
【食材保鲜法】关于蔬菜水果类,在美国,超市里一般都是冷冻的比新鲜的还要新鲜,毕竟刚一采摘下来就采取急冻的方法保存,所以妈妈在食材的选择方面,首选都是冷冻的,这样买回家也比较容易保存。而如果买了新鲜的食材,一定性吃不完的话,也会采取入冰箱冷冻的方法继续保鲜(“6个月弟弟第一次添加辅食的经历”一文所提到的)。
【米粥无营养】国内的很多朋友,对于周岁内小朋友的辅食,一般都是以米粥为主(就是各种米煲粥),而儿医则是建议妈妈买米粉,究其原因,儿医说米粥只起饱腹的作用,是没有任何营养的,而超市购买的米粉,是加了微量元素的(如维生素A和D),更适合小朋友的生长发育。
【母乳冲米粉】米粉的冲泡,儿医是建议:一定不要用水,用母乳是最理想的;如果没有母乳的话,用配方奶也可以。妈妈没有问其具体原因,估计是母乳或配方奶的营养更全面吧!
【鸡蛋之争议】关于何时开始加鸡蛋,在美国也是有很大争议的,有的说8-10个月,有的说周岁,也有的说只可加蛋黄而不可加蛋清,也有的说可以这样加而不可以那么加,一时间妈妈有点不知所措,于是又向儿医请教。明亮兄弟的儿医建议,免去所有的纠结,不建议周岁内加鸡蛋;小朋友可以尝新的食物那么多,为何一定要加鸡蛋?等满周岁后再踏踏实实地添加吧!
【拒绝调味料】美国的所有信息资源,包括儿医,包括育儿书籍、文章或杂志,都是拒绝辅食内加任何调味料的(尤其是盐和糖)。不要以大人的口味去判断小朋友们,爸爸妈妈觉得索然无味的食物,小朋友吃起来一样津津有味,味蕾和味觉是完全不同的;周岁内小朋友食用调味料,不但不利于身体健康,而且有悖于添加辅食的初衷(品尝不同食物的原汁原味)。
【大便食物色】用“吃什么拉什么”来形容这个月龄段的小朋友,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小朋友今天吃什么辅食,当天下午或第二天的大便就会是什么。也是自此时起,小朋友的大便也开始变得五颜六色了,胡萝卜色、绿色、红色、黄色......这些都是正常的,而非他们对食物的不消化。
【谨慎过敏源】在美国,添加辅食谨慎过敏,也是儿医们的老生常谈。其实过敏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清楚过敏源及采取相应的措施,具体的做法主要是:每次添加一种新食材,连续试3-5天,而且新食材最好在上午添加,万一出现严重的过敏情况,不但可以及时发现,而且方便及时就医。
妈妈最后语:彼时哥哥添加辅食,妈妈可谓是小心翼翼,唯恐某个环节出差错,而此时的弟弟,虽说妈妈的心情与心态已经可以用放心大胆来形容,但一些细节问题还是不容忽视的,再加之同时照顾两个小朋友的忙碌,于是妈妈便制作了下表,以记录弟弟每天辅食以及大便的情况,万一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妈妈可以轻而易举地追根溯源找到罪魁祸首。(其实彼时哥哥初加辅食的第一个月,也有一张这样的表格,而且比这个记录得还详细。)

【4-6月开始】小朋友4-6个月期间,随时都可以开始添加,美国儿医的建议则是,如果母乳足够,越晚越好;如果母乳不足,最早4个月就可以开始。但小朋友的Tongue Thrust Reflex一般是在6个月左右才会完全消失,所以如果提前的话,妈妈喂起来可一定要有耐心啊!明亮兄弟都是满6个月才开始添加的。
【提前先适应】兄弟俩都是一样,5个月之时,爸爸妈妈每餐之时就将小朋友放入餐椅,也是让他们提前先适应餐椅。如果每一次吃辅食又是第一次坐餐椅,估计可能会比较困难一些,对于这么小的小朋友来说,同时接受两件新事物,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最佳之时机】一天中辅食添加的最佳时机,是两餐母乳之间,因为此时的小朋友有饿意,但还不是很饿。母乳刚喂饱之时,小朋友没有胃口;而母乳之前,小朋友可能会因为饥饿难耐而没有耐心或兴趣尝试新食物。
【母乳是主食】这是明明添加辅食之时,儿医再三提醒与嘱咐妈妈的,虽说小朋友开始吃母乳之外的食物了,但一定要理解辅食中的“辅”字,言外之意,母乳还是主食,一直延续至小朋友满周岁。而且当时针对9个月的明明,儿医还说,如果明明周岁内还是单一母乳,不添加任何辅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母乳完全可以满足小朋友生长发育所需的所有营养;但如果因为添加辅食而忽略了母乳,就本末倒置了。
【按月龄添加】按月龄添加,也是非常重要的,不但可以照顾到小朋友肠胃的发育,对不同食物的适应、接受与消化程度,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避免过敏现象的发生。关于这个话题,妈妈是严格按照下图中的建议月龄添加的,可以推后,但一定不提前。

【顺序有讲究】先入为主,在小朋友的辅食添加中,也是很关键的,妈妈对于明亮兄弟的做法都是,先是难吃的蔬菜,然后是甜甜的水果。简单地想一想也知道,如果先入为主地尝试了香甜的水果,那么谁还会愿意吃苦苦的蔬菜呢?
【红绿色搭配】红色系的蔬菜,如胡萝卜、红薯、南瓜之类的,经常吃,可能会引起小朋友红色素沉积,而发生皮肤变胡萝卜色的情况。因此,美国儿医的建议是,红色系蔬菜和绿色系蔬菜搭配着喂。
【别轻言放弃】一种新的蔬菜,可能只试了2-3次,小朋友不喜欢,于是妈妈们便下结论,“我家孩子不喜欢...”。其实,小朋友每接受一种新食物,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有快有慢,新蔬菜的添加也是如此。当妈妈告诉儿医“明明不喜欢豆角(Green Bean)”之时,儿医的回答很干脆,“你不试10-15次,不要下此结论”。所以,妈妈们,不要轻言放弃,小朋友们不接受的食物,可以多试几次。
【食物之储存】分多个方面吧:1.新鲜的辅食,室温放置3小时;2.冷藏食物3天;3.冷冻的3个月,甚至更长。如果超过时间,安全起见,妈妈一般是采取丢弃处理。
【卫生与健康】妈妈们除了【食物之储存】方面需要注意,这卫生与健康也是有讲究的:1.小朋友吃剩的食物,不要再保留,因为小朋友的唾液里有一种细菌,混在食物中一定时间后,会发生变化,再次食用此食物则可能会引起小朋友的腹泻;2.冰箱里拿出来的辅食,不要放置在室温下,需要加热或解冻,直接用微波炉解决。妈妈对于冷冻的辅食,一般都是头天晚上放入冰箱冷藏室,第二天加热的时候就比较容易。
【食材保鲜法】关于蔬菜水果类,在美国,超市里一般都是冷冻的比新鲜的还要新鲜,毕竟刚一采摘下来就采取急冻的方法保存,所以妈妈在食材的选择方面,首选都是冷冻的,这样买回家也比较容易保存。而如果买了新鲜的食材,一定性吃不完的话,也会采取入冰箱冷冻的方法继续保鲜(“6个月弟弟第一次添加辅食的经历”一文所提到的)。
【米粥无营养】国内的很多朋友,对于周岁内小朋友的辅食,一般都是以米粥为主(就是各种米煲粥),而儿医则是建议妈妈买米粉,究其原因,儿医说米粥只起饱腹的作用,是没有任何营养的,而超市购买的米粉,是加了微量元素的(如维生素A和D),更适合小朋友的生长发育。
【母乳冲米粉】米粉的冲泡,儿医是建议:一定不要用水,用母乳是最理想的;如果没有母乳的话,用配方奶也可以。妈妈没有问其具体原因,估计是母乳或配方奶的营养更全面吧!
【鸡蛋之争议】关于何时开始加鸡蛋,在美国也是有很大争议的,有的说8-10个月,有的说周岁,也有的说只可加蛋黄而不可加蛋清,也有的说可以这样加而不可以那么加,一时间妈妈有点不知所措,于是又向儿医请教。明亮兄弟的儿医建议,免去所有的纠结,不建议周岁内加鸡蛋;小朋友可以尝新的食物那么多,为何一定要加鸡蛋?等满周岁后再踏踏实实地添加吧!
【拒绝调味料】美国的所有信息资源,包括儿医,包括育儿书籍、文章或杂志,都是拒绝辅食内加任何调味料的(尤其是盐和糖)。不要以大人的口味去判断小朋友们,爸爸妈妈觉得索然无味的食物,小朋友吃起来一样津津有味,味蕾和味觉是完全不同的;周岁内小朋友食用调味料,不但不利于身体健康,而且有悖于添加辅食的初衷(品尝不同食物的原汁原味)。
【大便食物色】用“吃什么拉什么”来形容这个月龄段的小朋友,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小朋友今天吃什么辅食,当天下午或第二天的大便就会是什么。也是自此时起,小朋友的大便也开始变得五颜六色了,胡萝卜色、绿色、红色、黄色......这些都是正常的,而非他们对食物的不消化。
【谨慎过敏源】在美国,添加辅食谨慎过敏,也是儿医们的老生常谈。其实过敏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清楚过敏源及采取相应的措施,具体的做法主要是:每次添加一种新食材,连续试3-5天,而且新食材最好在上午添加,万一出现严重的过敏情况,不但可以及时发现,而且方便及时就医。
妈妈最后语:彼时哥哥添加辅食,妈妈可谓是小心翼翼,唯恐某个环节出差错,而此时的弟弟,虽说妈妈的心情与心态已经可以用放心大胆来形容,但一些细节问题还是不容忽视的,再加之同时照顾两个小朋友的忙碌,于是妈妈便制作了下表,以记录弟弟每天辅食以及大便的情况,万一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妈妈可以轻而易举地追根溯源找到罪魁祸首。(其实彼时哥哥初加辅食的第一个月,也有一张这样的表格,而且比这个记录得还详细。)

前一篇:7个月弟弟,辅食挑三拣四的小吃货
后一篇:热心儿医与妈妈分享经验的三岁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