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生物钟规律生活健康饮食身心愉悦 |
分类: 孕产期及母乳 |
胎宝宝从一颗受精卵发育成完整的胎儿,其中微妙的变化是准妈妈们无法察觉到的。但作为准妈妈肚中的胎宝宝,他们却无时无刻不在敏感地接受着准妈妈的细微变化:心情,睡眠,饮食,运动;而且经医学证明,胎宝宝也是有生物钟的、也喜欢规律的生活。

(图片来源于网络)
胎宝宝也有生物钟。胎宝宝在妈妈肚中生长到34周以后,就可以根据外界光线的亮暗判断一天中的白天与黑夜,并且已经开始和准妈妈一起度过每天24小时的循环规律生活了,也是从此时开始,胎宝宝就逐渐形成了自己与准妈妈一致的生物钟,准妈妈休息胎宝宝也休息,而准妈妈醒来开始一天的生活,胎宝宝也是有感应的。
也喜欢规律的生活。胎宝宝在4个月大左右时,内脏器官就基本发育完成,并且开始工作了;而到7个月左右之时,大脑的机能也开始运转,这时的胎宝宝已经过起了有规律的生活,至少他们已经能够感受到准妈妈的生活规律了。换言之,此时的胎宝宝已经可以被称为生活在妈妈肚中的小婴儿了,因此准妈妈规律的生活对于胎宝宝们进一步的生长发育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说胎宝宝也喜欢规律的生活,一点也不为过。
准妈妈的规律生活。鉴于“胎宝宝也有生物钟”、“也喜欢规律的生活”,准妈妈的规律是直接影响胎宝宝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以下便是妈妈在孕育明明时所总结出来的良好生活规律,一直延续到现在孕育二胎亮亮,同时也希望明亮二宝可以和妈妈一起坚持下去吧!
【充足的睡眠】几乎每本育儿书上都说,孕期要保证至少8小时的夜间睡眠,中午要休息30-50分钟,但妈妈要说的则是,因人而异吧!对于妈妈来说,本来睡眠就比较少,孕前6小时足矣,现在最多每天也就是7-8小时,而且中午是从来不午睡的,如果强求妈妈每天一定要睡上个8-9小时,好象也有点强人所难。其实睡多睡多倒真的无所谓,关键的则是准妈妈自己感觉得到了充足的睡眠就足矣。
【规律的作息】很多准妈妈由于孕期是在家中度过的,还有的准妈妈孕晚期开始休产假,觉得反正第二天不用上班,晚上熬夜第二天可以睡到自然醒以补觉,睡到自然醒本没有什么错,但这晚上熬夜却是很不好的,不但对于准妈妈自身的身体无益,而且也打乱了胎宝宝的作息规律。小心准妈妈的“大夜猫子”行为造就一个“小夜猫子”哦,很多新生婴儿日夜颠倒的睡眠习惯,就是由准妈妈自己无规律的作息造成的。
【适当的运动】孕期运动是必不可少的,户外散步和孕妇瑜珈,都是非常适合准妈妈的活动;当然象慢跑及有氧锻炼,视准妈妈的身体情况以及孕前的体能状况,也是可以酌情考虑的。除此之外,平日里做些简单的家务,也不失为一种运动的好方式。妈妈的两次孕期,都是在每日户外散步、每周孕妇瑜珈以及简单家务劳作中度过的,不但孕期体重增长平稳,而且对于顺产有很大的帮助(“回忆顺产9斤半大明明的详细过程”)。
【身心的愉快】胎宝宝是可以感受到准妈妈心情的,因此孕期心情的愉悦会直接影响到胎宝宝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可能影响胎宝宝今后的性格与脾性。其实准妈妈身心的愉快,也是对胎宝宝心情胎教的一种方式(“由明明而谈无时无处不在的胎教力量”)。因此为了自己孕期心理健康的同时,也为了胎宝宝的将来,准妈妈的整个孕期都应保持心情舒畅、不激动、不恼怒,准爸爸也应给予积极的配合与支持。
【合理的饮食】在饮食方面,准妈妈不但要注重营养的全面合理搭配,而且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一定不要暴饮暴食,对于孕期胃口不好的准妈妈,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对策。关于孕期饮食,妈妈之前也写过相关的博文,大家可以参见“美国妇产科医生关于孕期饮食的建议”一文。
【谨慎的用药】很多药物是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宝宝体内的,可能会导致胎宝宝畸形,因此准妈妈的孕期(尤其是孕早期),如果需要用药一定要慎重,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合理用药。但这并不是说准妈妈就一定不可以用药,只是需要小心谨慎且遵医嘱。
妈妈最后语:因此,准妈妈们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规律的作息,这样才可以让肚中的胎宝宝生活得更好,也更利于他们的生长发育。妈妈的经验则是,明明小朋友周岁前的作息时间及饮食习惯,与妈妈孕期(尤其是孕晚期)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妈妈将开篇详细写到。
前一篇:生活在美国不庆祝万圣节的七点原因
后一篇:妈妈不断努力学习的双语育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