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双语育儿 |
分类: 育儿心得体会 |
在备孕明明小朋友之时,爸爸妈妈就决定要对小朋友进行双语教育。生活在英语普天下的美国,明明小朋友的英语自然不是问题,于是爸爸妈妈一定要加强中文的力量,因此,爸爸的规定则是:妈妈不但要和明明说中文,而且一定要教小朋友中文;而爸爸呢,则努力学习中文的同时,也会和明明以英语交流。
(双语环境中健康快乐成长的明明小朋友)
但...效果如何呢?爸爸休得一身轻松,明明倒也双语精通,但就是苦坏了妈妈,还未体会到双语育儿的快乐,这苦闷与烦恼就接踵而来,大家且听妈妈慢慢叙来。(注:妈妈每次说明明会说什么词了、会说什么话了,都有朋友问是中文还是英文,妈妈这里统一说一下,明明现在所会说的,除了diaper尿片外,都是中文。爸爸是每天在向明明小朋友学中文。)
【爸爸的对牛弹琴,明明的不理不睬】妈妈每次请明明帮忙做事情,如帮妈妈拿水杯;或者对明明发号施令,如不能在厨房里玩。明明一定是会乖乖地遵旨的,因为妈妈说的是中文。爸爸会说简单的中文,但如果复杂一些的句子,还是需要用英文,此时的爸爸真可谓是对牛弹琴,而明明呢则是不理不睬。妈妈分析有两种情况:1.明明确实不理解爸爸的英文;2.爸爸对明明说的时候,并没有叫“明明”以引起小朋友的注意,于是明明可能认为爸爸是在和妈妈说话,不关自己的事。
【妈妈的寻求帮助,爸爸的一言不发】夫唱妇随也不失为一种好的育儿方式,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妈妈在给明明喂饭,而明明则东张西望地看爸爸在做什么,也想和爸爸一起玩,妈妈耐心耗尽之时,就会当着爸爸的面,严厉地批评明明,“快吃饭饭,要不妈妈生气啦!”妈妈说此话之时,会望向爸爸、向爸爸寻求帮助,而此时的爸爸如果加上一句,“明明乖,快吃饭饭,然后才可以下来玩。”相信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而爸爸对于妈妈寻求的帮助则是一言不发,被惹恼的妈妈也是无言以对。
【明明的积极配合,爸爸的无动于衷】妈妈喂饭,明明都会乖乖地吃,时不时地也会有些小要求,不是不满足,但这满足一定是有条件的,比如明明要吃酸奶,而妈妈则会告诉明明,“吃一口饭饭,妈妈再给你酸奶。”明明就会乖乖地吃一大口饭。而爸爸喂饭的时候,明明的要求则更是多,爸爸不满足,明明就会以哭闹来对抗,最后的结局是爸爸被妈妈批评。其实很多时候妈妈也是在帮爸爸的,出现爸爸喂饭、明明要求多多之时,妈妈也会说,“明明吃一口饭饭,再...”此时的明明会积极配合地张开大嘴等着爸爸喂饭,而不懂中文的爸爸则还是无动于衷地坐在那里,不会把握这个难得的机会呢!
【明明的小小要求,爸爸的一头雾水】很多时候爸爸都会抱怨明明有要求总找妈妈、而不找爸爸,其实,这也怨不得明明啊!一开始的时候,明明有事情也会先找爸爸,毕竟爸爸是明明最好的朋友嘛!但很多时候,爸爸对于明明小小的要求,要么置这不理,要么一头雾水地来问妈妈,再小的小朋友也是明事理的,几次下来,明明肯定在想“这么麻烦地找爸爸,还不如直接找妈妈呢!”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则是,坐在爸爸身边的明明要求“喝喝”(喝水),而爸爸则无动于衷地还是坐着,妈妈发话了,“你倒是站起来给明明倒杯水啊?”然后爸爸才一头雾水地说“哦,我不知道明明是要喝水呢!”
妈妈最后语:爸爸妈妈的双语育儿路还很漫长,需要接受的挑战还很多、很大,妈妈在这里倒不是担心明明能否接受两种语言,毕竟孩子是学习语言的专家,从小接触的双语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母语。妈妈的担心则是,随着明明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尤其是中文方面,以后是不是更会忽视爸爸的存在?妈妈在和明明交流时,爸爸会不会真的成了局外之人?还有一点则是,育儿并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情,今后明明长大了,爸爸用英语教育明明,明明会不会真的听从?
前一篇:育儿路上边走边学,陪孩子玩的艺术
后一篇:与反抗性强大的明明小朋友斗智斗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