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天使宝宝 |
分类: 育儿心得体会 |
明明是大家公认的天使宝宝,而妈妈则是大家公认的幸运妈妈。网上和周围有很多新手妈妈讨教天使宝宝的形成之策,妈妈今天就来总结一下吧!明明已经18个月有余了,也该总结一下,也算是妈妈为明明的小弟弟或小妹妹留一份自己的育儿笔记吧!天使宝宝主要表现在饮食、独立和睡眠方面,所以妈妈今天的博客也就围绕这三点,来聊一聊明明好习惯的形成。
(黑衣小侠,帅不帅?)
一、关于饮食
明明是个不挑食,可谓给啥吃啥、而且吃得又快又好又多的小朋友,妈妈之前写过一篇题为“正确添加辅食,小朋友吃饭棒棒”的博文,其中总结了关于明明辅食添加的经验分享,而且文末的“相关博文”处也有一些关于明明饮食的文章,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读一读,妈妈在这里就不多啰嗦了。当然,饮食习惯的建立与妈妈们的用心与精心,还是分不开的。
二、关于独立
明明是个非常独立的小朋友,记得在明明小朋友刚四个月大的时候,WWN阿姨问妈妈“明明好带不?”妈妈的回答就是“白天自己玩,晚上自己睡觉”,WWN阿姨说“这敢情是全自动的啊”,没错,明明就是一个全自动的小朋友,关于睡眠,妈妈下面会详细说到;而关于独立玩和自娱自乐,这可是爸爸妈妈从小就给明明养成的好习惯。
在明明还很小的时候,可以说是6个星期大吧,爸爸妈妈就有意在培养小朋友独立的性格。白天吃完奶,没有人抱明明,而是把明明放进自己的小床,小朋友在小床里要么自己玩、要么东张西望、要么就是自己睡觉,一般是不用爸爸或妈妈陪的。
刚开始的时候,被独自放入小床的小朋友,也不愿意,也会哼哼叽叽地哭闹,但此时,爸爸妈妈不是把明明抱起来哄,而是走到明明的小床边,和小朋友说说话,或逗逗小朋友,反正不管做什么,就是不把小朋友抱起来,这样可以避免给小朋友一个条件反射的信号-“我只要一哭,爸爸妈妈就会来抱我”,哪个小朋友不喜欢被抱着?一哭一闹就被抱起来的小朋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非大人抱不可、离不开大人半步的坏习惯,对于白天只有妈妈一人在家的情况,怎么对付得了?
因此,现在的明明则是,在家里,如果爸爸妈妈都有事情要做,小朋友就自己玩玩具,或自己看书,或推着车子满屋子跑,反正想着办法自己给找乐子玩。而坐在车里出门的时候,由于明明的安全座椅是安装在车子后排的,一般是没有爸爸或妈妈陪伴,无聊的小朋友,要么看看窗外,要么手里拿件玩具玩玩,要么嘴里做出各种各样的怪声,再要么就是爸爸妈妈说话的当中来两声假假的“啊哈哈...”,反正人家是自娱自乐的方法多得呢!
三、关于睡眠
关于睡眠,这可是重头戏了,小朋友的睡眠好,真可谓是受益于千万人啊!明明睡眠好,白天就有精力,不管做什么都会有一份好的心情;而且明明睡眠好,爸爸妈妈也休息得好,尤其是当初刚生完明明的妈妈,恢复得就很快,毕竟夜里的睡眠,对于孩子来说、对于大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明明儿医有一句话就是,“要么恶性循环,要么良性循环”,意即,如果小朋友晚上睡得好,那么白天就会有精神、心情好、饮食好;反而则反之。妈妈今天就来和大家详细分享一下明明小朋友的良性循环是如何形成的吧!
经验一:独立睡,和妈妈分开,越远越好。其实以大人自己为例,想想也知道,如果您总闻着食物的香味,即使不饿,也会感觉到饿,对不?小朋友们也是同样,如果和妈妈一起睡觉,那么小朋友总是闻妈妈身上的奶香,即使不饿,也会感觉到饿;即使不需要吃,也会醒来哭着要找奶吃,这样一来
,吃夜奶的次数不但多了,而且时间也会长,有些小朋友到了满周岁,甚至夜里还要找奶吃。明明小朋友自从出生(可以说是自从在医院里就是如此),一直是自己睡觉,刚开始的时候是和爸爸妈妈同屋而不同床,明明的床和爸爸妈妈的床可谓是在屋子的两个对角,明明小朋友自出生夜里就每4-5个小时吃一次,两个半月,睡去自己的小屋,就开始停吃夜奶了。
经验二:两个半月分屋,开始睡整觉。在明明小朋友仅仅两个半月大的时候,就被爸爸妈妈以不自由为借口而踢去了自己的小屋,也是自从彼时起,明明小朋友夜里就开始不吃夜奶,一觉睡到大天亮,一般是晚8点到早7-8点吧!是不是令很多妈妈们很是羡慕?没错,小朋友夜里开始睡整觉,对于爸爸妈妈来说,真的是一个很大的解放,至少明明的爸爸妈妈是这样,因为夜里好的睡眠,真的是太重要了。
经验三:奶睡哄睡,美国儿医绝不提倡。在美国儿医的眼中,小朋友能够独立入睡,不需要哄睡或奶睡,这也是独立性的训练与培养。如果小朋友习惯奶睡或哄睡,那么在他们的概念中,就会有“睡前一定要有妈妈的奶或哄”,这样的小朋友,即使夜里醒来、不需要吃奶的情况,妈妈们也还是需要喂一口奶、哄一哄小朋友才会入睡的,岂不是给妈妈和小朋友都增加了很多的麻烦?
经验四:睡前不要太兴奋,越累越睡不好。对于小朋友来说,如果睡前太兴奋,大脑的中枢神经一直处于亢奋状态,那么他们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安静下来,也更无法在短时间内入睡的,爸爸妈妈曾经有两次惨痛的教训,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查看文末的“相关博文”。爸爸妈妈们也许是越累睡得越香,但小朋友们则不是,他们如果太累了,反而会睡不好,不但难以入睡,而且即使睡着了,睡眠质量也不高。不过,有一点是例外,如果发现小朋友睡前精力充沛的话,爸爸妈妈们可以采用让小朋友锻炼的方式以耗尽其体力,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会乖乖睡觉了,明明睡前耗体力的方法是,爸爸带着小朋友爬楼梯,两趟下来,保证揉眼睛想睡觉。
经验五:开始打哈欠,已经为时晚矣。如果小朋友开始不停地打哈欠,说明他们已经很累了,鉴于经验四,此时的小朋友一般是很难入睡的,而且是很容易哭闹的。作为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观察小朋友给出的“困了、累了”的信号,一旦发现这些信号,就要安排小朋友休息,此时可谓是最容易入睡的时间段。以明明为例吧,爸爸妈妈发现明明小的时候,一般是8点钟的时候就会给出“困了、累了”的信号,那么爸爸妈妈7点半就开始给明明喂最后一餐奶,然后洗澡,8点之前准时让明明上床睡觉。
经验六:严格执行bedtime
routine。美国的说法是bedtime
routine,也就是说爸爸妈妈们在小朋友睡前,喂奶也好,洗澡也好,或者还有其它的活动,都一定要遵循一个固定的顺序,不要今天先做这样,明天先做那样的。遵循固定的顺序,也是给小朋友们一个信号,让他们知道做完这件事,下一件事将是什么,这样一套的程序下来,就是睡觉时间了。对于明明小朋友,还在喂母乳阶段,一般是这样的,妈妈先在客厅的沙发上喂最后一餐,然后由爸爸抱上楼、脱衣服,妈妈给洗澡,然后再由爸爸给穿衣服,此时妈妈一定会吻别明明“晚安”,然后爸爸抱着明明和他屋里所有的毛绒玩具说“晚安”,最后是“明明晚安”,就把小朋友放进自己的床里,爸爸关门离开了。可以说这样的一套固定程序,一直坚持到明明断母乳,其实断了母乳后,还是在坚持这样的程序,只是没有了妈妈喂母乳的环节。
经验七:明明儿医的建议。以下这两条是明明儿医的建议,但因为明明小朋友的睡眠一直都很好,所以儿医就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下,妈妈在这里也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1.
调整睡眠时间要在小朋友6个月之前完成,小朋友的作息规律在6个月的时候基本就已经固定了,如果6个月还没有调整的话,后期调整会很困难。
2.
白天睡眠时间不要超过3小时,下午5点以后就不要再睡了,否则将会影响晚上的睡眠。
3.
小朋友夜里醒了、哭了,妈妈们不要第一反应就是喂母乳,要先等一等或拍一拍小朋友,看其是否可以再次入睡,很多时候小朋友夜里醒是因为做梦或其它,并不需要母乳,此时妈妈喂的话,岂不是自找麻烦?
4.
小朋友每天需要进食的奶量基本是固定的,如果白天吃得比较少,那么夜里一定会醒来再吃的,如果白天吃得比较饱,夜里一般可以睡很久;小朋友睡前的最后一餐奶,建议妈妈们喂的时间长一些,让小朋友们吃得饱一些,这样有助于夜间的睡眠。(明明小朋友白天是每2小时一次母乳,吃得很频繁、也很多,这样的好处就是,夜里不需要起来再吃。)
妈妈说:
每个小朋友都是不同,不能一篇而论地说适用于明明的方法,就一定适用于别的小朋友,但妈妈在这里想说的是,只要您有一定的耐心、决心和信心,小朋友的作息规律都是可以慢慢调整的,只是有些小朋友会容易一些,而有些小朋友会困难一些,以妈妈的经验,越早调整会越容易。
关于明明其它方面的好习惯,大家可以参见妈妈之前题为“明明从小建立的五大好习惯”一文。最后,再来一张我们黑衣小侠酷酷的照片吧!妈妈也是从明明的这身衣服才发现,小朋友穿黑色系列的衣服,真的很帅很酷呢!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比较耐脏。

前一篇:妈咪版的鸡汁虾皮土豆泥
后一篇:忆:孕中期一波三折的B超检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