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莫尔道嘎

莫尔道嘎也是额尔古纳市的下辖镇,是国家大型森工企业莫尔道嘎林业局驻地,因此小镇的大部分居民都是林业职工,林业局机关、宾馆及下属企业的办公楼都是国字号正统的高门大脸,我们入住的宾馆女老板说,一到十月,这里就天寒地冻,全镇只有林业局的国有宾馆营业,其它民营的全部关门歇冬了。因此7月23日一大早,我们就来到莫尔道嘎镇中心广场拍摄“脊梁”主题雕塑:六个壮硕的伐木工人,穿着厚厚的棉服,戴着棉帽,腰系麻绳,打着裹腿,踏着皑皑白雪,肩扛木杠,共同抬着一棵粗壮的树干,前面的树桩上,刻着“脊梁”两个大字,让人无比的感动和崇敬。感觉那便是中华民族千百万父兄的脊梁,肩负着时代的重任,目光坚毅,步伐坚定,团结一心,和着共和国的脉搏,阔步向前。广场正中,还有一个骏马腾飞的雕塑,在朝阳中昂然奋起,逐日追风。
8:00整,我们出发,前往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因为离小镇很近,我们仍然是景区的第一批游人。景区门票100元,森林小火车票100元,65岁以上老人享受半票,因此一共150元,但如果买套票,即门票+火车票也是150元,因此相当于没有优惠。这就有点愚弄老年人的意味了。大老远来的,谁能拒绝森林小火车呢?在那茂密的森林中,小火车鸣着清脆的汽笛,游龙一般穿梭驰骋,想一想都让人心生向往,当然,既来之则游之,谁又在乎那点优惠呢,如果能让我倒退回买全票的年龄,花多少钱我都乐意!趁火车还没有驶进月台,大家围前围后,一顿狂拍。红黄相间的窄轨小火车,复古形状的火车头,让人有一种穿越的感觉,似乎时光隧道将人拉回到蒸汽机车的年代。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入口)
等到游客积累到一定数量,大家检票上车,车厢过道两侧是黄色的木制双人座椅,两两隔桌相对,干净整洁,每个车厢都配有一个导游员,我们这节车厢的导游员是一位美女,她首先向我们介绍了“莫尔道嘎”地名的由来。“莫尔道嘎”是蒙语“骏马启程”的意思,当年成吉思汗在此处领兵打仗,他跃马扬鞭,高喊一声“莫而道嘎”,便成了此处地名。
这趟列车共有四节车厢,并停靠四站,分别是樟子松站、花园林海站、林溪水畔站和森林牧场站,每到一站,列车停靠约20分钟,游客便下到景区游玩拍照,列车鸣笛招呼游客上车,再奔赴下一站,每一站的景观各有不同,共同的特点是空气清新润泽,沁人心脾,樟子松、落叶松、白桦树和各种奇花异草,满目葱茏。美女导游还告诉我们,落叶松的致命病虫害是松毛虫,一旦泛滥,来势汹汹,像森林大火一样,而桦树分泌一种气味,可以抵御松毛虫,因此松林中都是落叶松和白桦树混合杂种,以防止虫灾。
(林木葱郁,奇花异草)

小火车临到终点,先生指着景区门票上的图片问美女导游,我们要去这个白鹿岛,怎么走?导游说,这里通往白鹿岛只有一条道,90公里路程。一个景区,绵延90公里,在内地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可是在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我们已经领教了内蒙古的景区之大,因此见怪不怪。
我们沿着森林公园唯一的柏油路一路前行,途经红豆坡、鹿道、到达一目九岭景点时,照例母亲在山下溜达,我们四人登山远眺九岭,下山后,只见一男一女两位本地人,正在向母亲招揽生意,那男子说,花10元钱,他可以叫来一只鸟站在母亲的手心上,与之合个影,说着,一声口哨,果真有一只小鸟飞驰而来落在他的手上。可是母亲嫌那鸟太小,并没有与之合影,就在我们转身离去的时候,我习惯地照下了旁边的一块宣传栏,上面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曹建设与‘蓝大胆’的特殊情缘”,从上面的照片得知,原来那位男子叫曹建设,是一位普通的护林员,经常自己花钱买些炒瓜子、松子喂林中的小鸟和松鼠,动物也是有感情的,因此他与那只落在他手上绰号‘蓝大胆’的小鸟结下了不解之缘,呼之即来,成就了曹建设的“10元拍照”。在曹建设的对面,还有一位卖土特产的男子,也是林场职工,他说林场允许职工春秋季节边巡山护林,边采集蘑菇木耳等山货,夏季拿出来卖,以贴补工资的不足,他说原来的林业局是很有钱的,因为可以伐木卖钱,现在国家保护生态不允许乱砍乱伐了,加之疫情,游客少得可怜,所以只能靠卖点山货贴补家用。这让我想起了”脊梁“那座主题雕塑,不禁心生酸楚,深深感觉:脊梁上担负的不仅是国之重任,还有民之生计。
(曹建设与“蓝大胆”的特殊情缘)
我们继续沿着“猎人之路”、“樟子松原始森林”、“玛丽亚·索使鹿部落”、“冰上森林”、“林海听涛”等景点一路开下去,路遇“前方有险路”的警示牌,也奋然前行,为了白鹿岛,已经没有退路。在终于开过“白鹿岛度假酒店”指示牌时,我们松了一口气,终于快到景区了,可是姨父开着车又在那条道上走了很久,也没见到景区的影子,手机没有信号,无法导航;路上没有行人,无法问路。姨父一边狐疑着一边说,也没有别的道了,只能这一条道走到底了,我急中生智,找出一张莫尔道嘎旅游服务指南,才发现这条道走到底,是800公里外的漠河。亡羊补牢迷途知返,在窄窄的路面上调头,回到“白鹿岛度假酒店”,经工作人员指点,才得知相距离1公里处的一个路边石梯,拾级而上,便是“白鹿岛”观景台,我们五个人一起站在“白鹿岛”石碑旁,请工作人员帮忙照张合影,别看每个人脸上都笑吟吟的,前一秒说的却是:他妈的,太不容易了,多跑了多少瞎道呀!

登上“白鹿岛”观景台,远眺白鹿岛美景,方觉不虚此行,姨父和先生还兴致勃勃地攀上了用废弃的电塔改造的“苍狼山观景台”,上面寒风呼啸,令人望而却步,只是因为姨父在电业局工作了一辈子,对电塔情有独钟。
晚入住内蒙古自治区的县级市——根河,进城的宣传标语写着: 中国冷极,越冷越热情。年平均气温-5.3度,极端低温-58度。三伏天住在冷极,别提多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