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海拉尔

7月24日在根河的早餐馆,需要记录一下,餐馆其实处于半地下,要下几步台阶才能进入室内,过道两侧,靠墙摆了两排桌子,干净整洁自不必说,也很明亮,右侧的墙上,座椅靠背高度,是一排书架,虽然没有精装本的世界名著,但是顶格的一个小镜框里面镶着的字画,让人感觉很有文化:“饭否”?左侧墙的格子里摆放着一些小饰物,与“饭否”对应的小镜框里面写的是“不急”。四个字,写出了店主和食客应有的优雅与文静,也让人想起了虽老矣,尚能饭的廉颇。餐食也很可口,我心满意足地造了一大肚子,心中默念:“廉颇老矣,尚能饭”!
用完早餐,我们7:20出发,前往海拉尔。11时许到达莫日格勒河景区,经历了基本一路旷野不见人烟的行程中的第一次拥堵,不见头尾的自驾车、旅游大巴乌龟一般爬行在公路上。原来,这个景区没有停车场,也没有大门,当然也不收票,游客只是把车停在公路左侧的开阔地上,然后过马路,向喜欢的景色走去,一条条被游人踏出的土路,只有小草在不屈地抗争,顽强地挺直腰身以维护柔弱生命的最后尊严。
进入景区,放眼望去,绿色的群山在天边起伏,茫茫的草原在足下伸展,一群群牛羊如珠宝散落,洁白的蒙古包似绿浪里的征帆,亮晶晶的莫日格勒河在草原里蜿蜒曲折,静静地流淌,像一波三折的咏叹调,委婉抒情,演绎着草原的千古绝唱;像晶莹剔透的反光镜,波澜不惊,折射着草原的万古风情。
(巴尔虎草原美景)
(巴尔虎草原美景)
(巴尔虎草原美景)
(巴尔虎草原美景)
(巴尔虎草原美景)
(巴尔虎草原美景)
几天来,我们一直辗转在呼伦贝尔大草原,或途中的一望无际,蓝天碧草,牛羊成群,或景区的莺飞蝶舞,水草肥美,鸟语花香,可就是这条无人管理的莫日格勒河,以及她慷慨润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之巴尔虎草原,却如同满汉全席中的一盘山野菜,绿色纯朴原生态,让人难以忘怀。
离莫日格勒河不远,又有一个无名的小景区,好像为了和莫日格勒河形成对比,一座小桥,挡住了游人的自由出入,有专人把守,每人收10元钱,现金或扫码,没门票没收据,纯现金交易。里面可以自助表演,可以野餐,五颜六色的经幡,勒勒车,香花芳草,倒很是上镜。
(色彩斑斓,很是上镜)
午后14:00许,在我们即将到达巴尔虎蒙古部落景区时,先生终于又看到了一个加油站,车上的加油灯已经亮了多时,高速路上的前一个加油站停止使用,全部希望寄托在这个加油站上,驶到近处一看,又是一个废弃的加油站!这太让人绝望了,好在服务区有一个施工现场,用姨父的话说“有出气儿的”,而且不但出气儿,那位工地老板还是热情的辽宁老乡,辽阳的,他告诉我们,高速路边有一条小道,可以用手扒开铁丝网,进入景区,然后和景区老板商量,匀一点汽油,维持到下一个加油站,于是我和姨父以竞走的速度走进景区,经工作人员指点,我俩来到自营的滑翔机站点,请求那位机主救急。攀谈中,了解到,买一辆滑翔机5万元,每天交场地费一万元,每次飞翔一位驾驶员带一位游客,十分钟左右,收费498元,老板共有两辆滑翔机,一年运营4个月,这就好算账了,我已经废弃了多年算结构强度的大脑立马运作,每天飞20客,交场地费,6客飞行员和老板工资,
经历这一场汽油风波,只有我和小姨、母亲在景区里照了几张相,两位男士就无心逛景了,先生连景区大门都没进。矫枉过正,当我们的车驶到下一个高速出口时,先生不由分说,立马下道,进城加满一箱油。
晚宿海拉尔,吃当地特色大骨肉。海拉尔的城市形象是我们此行中印象最不好的城市,也许是因为对它寄予了过高的希望,高速通往市区的道路破败不堪,两侧的建筑老旧脏乱,住宿环境也很差,小姨和姨父的大床房,空旷得像一个会议室,母亲住了一间圆形床的婚房,说小红灯闪了一宿,我和先生的标准间马桶座比便池小了半圈,价位相对也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