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滇西北旅游日记(五)

(2021-12-15 19:07:36)

1028日    

今天的行程相对单一,游览拉市海,因此上午10:00集合,比往日晚了一个半小时。然而,当我此刻整理旅游日记时,才发现,单一的行程却唱了两台大戏:一是让大家一连笑了好多天的“配乐马帮视频”,二是傍晚自己动手在司机郑师傅家做的货真价实的自助晚餐。

拉市海,当然还是内地意义上的“海”,它的水面海拔2400米,因此也只能算是高原淡水湖,湖内水草丰美,水鸟种类繁多,因而是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自然保护区。

大队人马来到景区,立即受到热情接待,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地向领队金舒延介绍各条经典线路,当然也价格不菲。最后我们选择了骑马行走茶马古道环湖路线和湿地公园。

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滇西北旅游日记(五)
(拉市海经典旅游线路)

马是当地村民的,一家两、三匹,被主人牵在一起,先生瞄准一位中年妇女牵着的一高一矮两匹马,看起来也像一对夫妻至少是一对兄妹,然后被马主人连推带托地扶上马,马队缓缓地行进在乡间土路上,马鞍没有靠背,骑马须得双手握紧马缰,挺胸抬头朝前看,随着马蹄的韵律摇摆身姿,女士们都事先花5元钱买了一副白手套,带上白手套骑马,还不时地招招手,摆个pose,这就有了电影里“鬼子进村”的感觉,再经过一段林木繁茂,杂草丛生的原始森林,就又有了“山间铃响马帮来”的意境,一时,什么“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骑马挎枪走天下”、“马儿呀,你慢些走”等等与马有关的歌曲一起涌进脑海,却没有一丝关于“茶马古道”的联想,可见它早已被现代文明的洪流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我们的骑马之行一路被大家录了视频,然后各位豪杰纷纷为其配乐,那些音乐的节奏紧扣座骑的马蹄声声,紧随骑手的腰肢扭动,带着少年时代熟悉的旋律,有点幽默,有点夸张,成为一段时间的笑料。

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滇西北旅游日记(五)
(上马)

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滇西北旅游日记(五)
(上马)

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滇西北旅游日记(五)
(马队出发)

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滇西北旅游日记(五)

(山间铃响马帮来)

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滇西北旅游日记(五)
(有点像……)

骑马至景区,便下马步行,游览姐妹湖、圣泉源、瀑布群等等景观,再骑马回到村里,乘电瓶车到湿地公园。

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滇西北旅游日记(五)
(石头上写着“茶马古道”)

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滇西北旅游日记(五)
(圣泉源)

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滇西北旅游日记(五)
(姐妹湖)

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滇西北旅游日记(五)

(姐妹湖)

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滇西北旅游日记(五)

(圣泉源)

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滇西北旅游日记(五)
(瀑布)

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滇西北旅游日记(五)
(湿地公园)

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滇西北旅游日记(五)
(我心飞扬)

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滇西北旅游日记(五)
(金舒延编辑的湿地公园)

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滇西北旅游日记(五)
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滇西北旅游日记(五)
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滇西北旅游日记(五)
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滇西北旅游日记(五)
(湿地公园)

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滇西北旅游日记(五)
(湿地公园)

我们租用的两辆旅行车,两位司机是叔侄关系,纳西族,长者姓郑,小者姓和,两个人的姓氏让我做了“郑和下西洋”的联想,按照汉族人的称呼,郑师傅是小和师傅的姑父,可是小和叫老郑叔叔,辈分不差。郑师傅家就在拉市海附近,有一个位于公路边叫“七喜农庄”的酒店。疫情以来,酒店基本处于歇业状态,就建议我们买些菜肴,到他的酒店自己做一顿饭吃,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也为号称“美食家”的闵甦宏同学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

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滇西北旅游日记(五)
(七喜农庄)

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滇西北旅游日记(五)
(爱吃会做的美食家)

郑师傅的酒店占地大约500平米,有休息厅、餐厅、后厨、内院和一畦菜地。大家把途中买的菜蔬搬到内院,女士们开始择菜、削皮、洗菜,闵大厨烧了一锅开水,从编织袋里掏出两只捆绑着的土鸡,摆好接鸡血的瓷碗,操起一把锋利的菜刀,准备下手,一群男士从旁助阵,先生(因为当过班长,同学们称他“刘班”)拿着手机紧随老闵其后,用那渣不拉沙的东北口音做现场直播:“ 现在特八级网红厨师就要下手了,这两只小土鸡,无论如何想不到,今天是它们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天,看,闵大厨手起刀落,残忍地将它们杀害了,小土鸡只扑棱几下翅膀”,然后刘班又把镜头转向女生:“杨吉华同学身患重病,”然后大喘气,让我心里一沉,没听说她有啥病呀——“经常犯腰脱,也宁可站着削山药皮”,引起一阵哄堂大笑。其实最让我感动的是老方、赵红卫这一对教授夫妻,一直在内院和后厨择菜洗菜揪鸡毛切菜上灶,忙个不停。我身边是不乏老师的,从中学教师到大学教授,感觉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喜欢支使学生干活,把每个人的特长用到极致,而自己只作指挥官,因此也让我理解了为啥很多政府里的官员是教师出身,因为他们会用人,会领导人,像方、赵这样亲力亲为的教授我还是第一次见。老闵拿手的一鸡三吃:先用蒸锅把土鸡炖到八分熟,然后把鸡捞出来,换炒勺做 “黄焖鸡”,再用鸡汤炖山药,用鸡血鸡杂炒辣椒,堪称香味绕梁。刘班又拿着手机到后厨来给老闵录视频,他煞有介事地改用那句舞台名言:“灶台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特八级厨师闵甦宏先生为了这一天,整整准备了五十年,来,再跟大家打个招呼”,老闵就又配合地对着镜头莞尔一笑,搞得像真事一样。这一顿饭,从后厨的水案,主厨、副厨以及传菜工的出镜率,看出了每个同学在家庭的地位作用,从餐桌上不绝于耳的欢声笑语,吃出了在任何高档餐厅都无法比拟的热烈气氛,又恰逢杨吉华同学的生日,她的先生陆教授用浑厚的男中音唱起了“生日快乐”歌,把晚宴推向高潮,也给后来的生日开了一个好头。

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滇西北旅游日记(五)
(残忍地将土鸡杀害了)

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滇西北旅游日记(五)
(右侧的方教授亲力亲为)

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滇西北旅游日记(五)
(右侧的赵教授亲力亲为)

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滇西北旅游日记(五)

(能看出家庭地位、作用)

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滇西北旅游日记(五)

(能看出家庭地位、作用)

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滇西北旅游日记(五)

(能看出家庭地位、作用)

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滇西北旅游日记(五)
(能看出家庭地位、作用)

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滇西北旅游日记(五)
(能看出家庭的地位、作用)

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滇西北旅游日记(五)
(无比热烈的气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