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滇西北旅游日记(一)

先生的大学同学有一个旅游群,自先生退休之后,我先后跟着他们游历了川滇和陕西,在经历了核心组织者之一金舒延同学喜添外孙和突如其来的疫情而偃旗息鼓三年后,今年金秋十月,这支队伍再次扬帆起航,前往滇西北,重温旧日同窗之情,共享今朝诗与远方。
2021年10月23日
上午10点,网约车准时到达,拉我和先生前往桃仙机场,我们乘坐国航CA4176次航班经昆明奔赴集合地——大理。一路上,微信朋友圈不时跳出如火如荼的本溪红叶,灿若黄金的辽大银杏园,碧如翡翠的长白山天池绚丽图片,可是我的心早已飞到千里之外的沧山洱海,难怪民间俚语说:身边无风景,家里无美人,兔子不吃窝边草;百度信息也不时嘀嗒作响,传递何处又发现多少新冠感染者,故而被升级为高风险地区,让我油然生出逆行者的壮怀,虽然不是为了那个伟大的目标,而是去亲近大自然,不那么崇高却十分快乐。
(网友上传的辽大校园银杏叶)
飞机准时在12:15起飞,又准时在昆明机场降落,虽然机票是买的联票,但是需要在昆明机场取行李,再转乘祥鹏航空公司的飞机,重新托运行李前往大理,总重25公斤的两个行李箱加收300元托运费,这是继吉祥航空公司以后,第二次遭遇托运行李收费。
晚21:00时许,到达金舒延同学早已预定好的大理丽悦洱海酒店,远远看见一行人有说有笑走向酒店大门,其中一位风摆杨柳的身姿格外醒目,高喊一声“闵甦宏”,果然众人皆回头,须臾,嘘寒问暖,握手言欢,久别重逢的同窗之情,温馨、温情、温暖。办好入住事宜,立即按金舒延的指点,迫不及待地登上12层露天观景台,闻名遐迩的洱海月顿时涌入眼帘,只见它银盘一般挂在中天,无言地凝望沧山风云,静静地聆听洱海絮语。大理,这座因有“上关风,下关花,沧山雪,洱海月”而被高度概括成风花雪月的浪漫之城,在夜色中呈现着车水马龙,流光溢彩,万家灯火,观景台上的小小酒吧,也欢声笑语,人影绰绰,一片祥和之气,让自己为变幻莫测的疫情发展作了各种准备的紧张心态有所缓解。
(丽悦洱海酒店十二层观景台)
(丽悦洱海酒店十二层观景台)
(这是我用手机拍摄的洱海月,实在太煞风景,就请各位看官在心中想象那美好的圆月吧)
2021年10月24日
晨6:00起床,再次登上12层观景台,亲眼目睹洱海上空那那厚重的云,从黑灰渐变成银灰,亮灰,棕黄,桔黄,金红,黑黢黢的洱海变成金光闪烁的洱海。
丰盛的早餐后,8:30集合。周江宁同学约好的郑、和两位纳西族司机师傅早已等候在停车场。
行程的第一站是位于洱海环海路上,大理版的“圣托里尼岛”。 它是模仿希腊的圣托里尼岛依沧山而建,以洱海代替爱琴海,一组以白蓝为底色的建筑群,象征着大海蓝天和沙滩,童话世界一般精巧玲珑,中间,还有一条模仿旧金山的花街。恰巧这两个地方我分别在希腊和美国旧金山旅游时去过,此时在大理重现,倍感亲切,当然也有一丝别样滋味。略显遗憾的是,最美的建筑风光,都是私人商业领地,需要消费才能入内,先生闯入一家视野开阔的“私人领地”,立马有一位白衣黑领结小弟拿着饮品单迎上前来,彬彬有礼地询问“先生需要喝点什么”?我在心里冷笑:先生刚刚在酒店喝了足够的咖啡果汁,先生需要的是拍照。爱面子的先生立即点了一杯48元的拿铁,还要为我点一杯卡布奇诺,我狂野地拒绝了,想轻易从60多岁老太太兜里掏钱,谈何容易?!趁他们交易的时候,我招呼恰好在旁边徜徉的李萍同学迅速照了两张相,闪退。然后,金舒延招集大家集体合照留念,随后我发现了一处风光旖旎的影楼巷口,煞有介事地喊他们:快来拍婚纱照。
(大理圣托里尼岛)

(大理圣托里尼岛)
(集体合影)
之后,大家又在“圣托里尼岛”对面的湿地合影留念,在小普陀用午餐,午后,开始游览双廊古镇。
双廊古镇原是一个白族千年古渔村,三面环山,一面傍水,风光秀美,是《五朵金花》、《心花怒放》、《好想好想爱上你》等影视片外景拍摄地。镇街上店铺林立,游人如织,在古镇尽头,是舞蹈家杨丽萍的行宫:太阳宫和月亮宫,占尽了古镇的最好风光,却被高墙挡在门里,若想进宫揽胜,自然需要消费,门口竖立的茶牌上标明:最便宜的茶100元一杯,住宿每天1800~5600元不等,我紧紧挽住先生的胳膊,借以捂住他的腰包,生怕他冲动之下又去喝上100元,仅为拍张风光片。
(双廊古镇)
(双廊古镇)
古镇出口处,立着一块巨石,是一个建筑环境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赠送的,并非同行业的馈赠引起我的注意,而是上面的题字句式工整对仗,一语道破大理的无限风光:“沧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原本,我是在20年前来过大理的,可是一天走下来,除了我知道的三塔还日复一日地矗立在原地,以及菜馆里仍把“素炒大头菜”诗意地称作“莲花白”外,其他,完全是一个新大理了。眼前的双廊古镇,是我们滇西北之行中游览的第一个古镇,此后,各路古镇接踵而至,或繁荣如斯,或略显萧条,都如同万米长卷中的一个个不朽音符,在茶马古道上留下了琴声叮咚。
最后,司机郑师傅要求大家帮助他完成一个任务,到“花语牧场”景点打卡一游,这是一个由“大理好山水农业种植有限公司”承建的扶贫项目,不论老幼尊卑,每位游人门票40元。其实,早晨我们刚刚在旅行车里与郑师傅相识的时候,他就已经提到,上海是云南的援建城市,未来三年,上海将有300万人到云南旅游,而我们的团队中,有八位同学来自上海,因此,上海的金舒延同学欣喜地说,他们几位已经率先践行了对云南的精准扶贫,她所预订定的酒店餐饮,都是中高档水准,轻奢品质。
(花语牧场)
(花语牧场)
(花语牧场)
(花语牧场)
“花语牧场”里面是人工开垦种植的花草水榭和园林小品,可是同学们并无半点厌倦,大家兴致勃勃地在花丛中穿梭,在池塘边戏水,同园林小品合影留念,让我不禁想起了平均年龄81岁的上海清华大学老校友合唱团,他们那首曾经把我感动得热泪盈眶的歌: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没有一丝丝改变,
时间只不过是考验,
种在心中的信念丝毫未减……。
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这是多么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