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拉小姐升大班啦——奶奶手记38

暑期来临,欧拉小姐的学历已升至幼本大班,人也越发有思想有主见,绝不人云亦云,更不顺从,只干自己愿意干的事情,再让欧拉小姐唱支歌,跳个舞,哪怕照张相拍个视频都要看欧拉小姐的心情。
(升班前夕,像个小大人)
欧拉小姐的心上人也从班里的小男生转为电视连续剧“叛逆者”中男主角林楠笙的饰演者朱一龙,几次周末来奶奶家聚餐,进门就喊:打开电视,我要看朱一龙。奶奶说,朱一龙也不是随时在电视上等你看呀!实在被磨得没办法,欧妈只好在手机上找到朱一龙给她看。
打从欧拉小姐问世100天起,就进了“早教班”,从此走上漫漫求学路,欧妈的信条是:绝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如今,不知欧拉小姐在这条线上跑了有多远,反正眼下学了四门课程:英语,钢琴,游泳,画画。问她最喜欢哪门课程,她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游泳,爱玩的天性自然流露。
(游泳)
(玩出花样了)
(玩出花样了)
一年前,为了鼓励欧拉小姐的学习精神,奶奶挥重金为她买了一个德国原装进口MOLL多功能学习桌,桌子直接快递到家,因为疫情,奶奶一直没有看到它长什么样。
上周末,爷爷兴起,要在欧拉小姐家附近的餐馆聚餐,于是顺便到欧拉家小坐。因为疫情,英语课改为线上授课,欧妈正在客厅陪伴欧拉小姐视频听课,爷爷奶奶姨奶欧爸挤在欧拉小姐的活动室里闲聊。那间约有10平米的小屋塞得满满当当,靠东墙是一排书柜,摆满了不同年龄段的少儿书籍,靠西墙是钢琴,顶盖上放着一溜小玩偶,南窗下是画架和奶奶买的学习桌,地上见缝插针地堆满了玩具。
奶奶坐在学习桌前,仔细研究它的价值所在,从外表看,银白色的桌面,就像德国人的行事风格和他们的所有产品一样,内敛,严谨,坚固,耐用。仔细看,桌面高度可伸缩,跟随孩子一起长大;角度可调节,平放、翘起,随心所欲;左右可抽拉,将桌面扩大;前面可提升,长出一个书架,上面各种插座接口,还有可以随时安放的活动支架,支撑平板电脑和ipad。拉开桌面下的小抽屉,里面有长圆不一的凹槽和凸起,用来摆放不同形状的学习用具,欧拉小姐在里面放了各种铅笔,彩笔,碳素笔,橡皮,卷笔刀,双面胶,欧爸对奶奶说,这些都是欧拉的宝贝,不能动。奶奶听了,不禁莞尔,这和自己小时候的爱好多么一致,只不过那时商品匮乏,财力不足,可以收藏的“宝贝”有限。
欧拉小姐上完英语课,立刻被喊来演奏钢琴,她大模大样地坐在琴凳上,脚下还垫了一个小板凳,一曲《欢乐颂》片段是乐盲的奶奶耳熟能详的,欧拉小姐可以不看谱弹下来,可是只会用一只手弹,欧爸说这是她早期的练习曲,新学的曲子可以用两只手配合弹,但是要看琴谱。望着那蝌蚪一般的五线谱符号,奶奶突然心生感慨,奶奶这一代经历了文革洗礼的人,连简谱都没学过,5岁半的欧拉小姐已经认识五线谱了,还曾经穿着拖地长裙参加幼儿钢琴汇报演出,表演结束,优雅地走到台前,一手托着裙子,一手捂在胸前,向观众鞠躬致谢,还有人跳上台去,给她鲜花,当然,观众都是孩子家长,当然,给她献花的,只有她爹。但是,奶奶认同了欧妈的育儿理念,既然主张活到老学到老,那开始学也别嫌小,奶奶同时义愤填膺:文化革命,革文化的命,这是怎样的愚蠢、愚昧、愚民,愚不可及!
欧拉小姐很小的时候,从她对爷爷姥爷、奶奶姥姥的态度上,奶奶就已经看出:欧拉小姐喜欢老头子。现在她和爷爷的亲密程度更是无与伦比。聚餐的时候,一大家子团团围坐在圆桌旁,欧拉小姐吃饱了,就令所有人只坐前一半椅子,后一半留给她做通道,她光着脚从自己的座位一步一跨来到爷爷后背,然后仰躺在爷爷后背上,让爷爷这样背她到自己的座位,爷爷刚想举杯喝啤酒,欧拉小姐就来了,把欧拉小姐背过去,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再想举杯,欧拉小姐又来了,一杯酒,举了好几次都没有进嘴,曾身为一区之尊并习惯了发号施令的爷爷,此刻一点脾气没有,任凭欧拉小姐摆布。欧爸看不下眼去,喝令她自己玩,让爷爷喝酒,欧拉小姐脑袋一歪,不以为意,继续笑嘻嘻地躺在爷爷背上。欧爸瞪圆了眼睛又是一声断喝,全场静默了1秒钟,只听欧拉小姐霹雳一声,嚎啕大哭,冲向妈妈怀抱,紧紧搂着妈妈脖子,并无半滴眼泪。大家对欧爸一阵埋怨:“好好的,惹顾她干嘛?!”“谁说不是呢?”“还好,干打雷没下雨”……,众人对欧爸的数落还没有落地,欧拉小姐已经趴到欧爸的怀里,要他的手机玩儿,欧拉小姐从晴空万里到电闪雷鸣再回归风和日丽,前后不到三分钟,奶奶心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至今不甚了了,任性娇娃是怎样惯成的却一目了然。
欧拉小姐升到大班以后,家长群名从“中二班·太阳家”改成“大二班·太阳家”,可是很少再发孩子们活动的照片或视频了,奶奶每天翘首以待,看到的都是“下雨早接,停水休园,下周食谱”类的信息,奶奶明白,孩子每长大一岁,都会离家长更远一些,生活周而复始,社会交替更迭,人类生生不息,亘古不变,颠扑不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