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西藏行(六)

(2021-05-10 12:35:31)

()

越接近珠峰大本营,安全检查的关口越多,几乎每十几分钟一次:刷身份证,刷脸,扫健康码,有游客说,一辈子也没掏过这么多次身份证。

午后17:00时许,我们终于到达珠峰大本营停车场,再换乘景区环保车,约40分钟的车程前往大本营。一路上,兴奋期盼和不安交织,激动渴望与紧张更迭,我们为桃花而来,却站在了世界的屋脊,已然年逾花甲,依然挑战生命极限,已然历尽千帆,心境仍是少年,这是何等的激情,何等的豪迈!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西藏行(六)
(珠峰国家公园大门)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西藏行(六)
(公园大道)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西藏行(六)
(此生必驾)

想象中的珠峰大本营,应该像南极科考工作站一样,一片或蓝或红的房子,当然也可以是一片雪白的帐篷,外面高处不胜寒,里面同胞情谊暖人间;可是眼前的营地,一片冰雪瓦砾,据说原本是有一片供游客住宿的帐篷,因为疫情被拆掉了,一块标志着2005年测定,海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纪念碑孤傲地屹立在营地上。游客们第一时间来此打卡拍照留念,其实营地的海拔只有5200米,但依然寒风冷冽,在羽绒服外面套上租来的大衣,勉强御寒,但除了大口喘气外,也没有更多不适。纪念碑前方的山口,珠穆朗玛峰巍然挺立,积雪的峰顶一片银白,先生拍完打卡纪念照,立刻挤进三脚架大军的行列,耐心地等待太阳落山,等待夕阳的余晖将珠峰镀得金碧辉煌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西藏行(六)
(营地珠峰功能分布图)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西藏行(六)
(营地的冰雪瓦砾)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西藏行(六)
(营地的转经筒)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西藏行(六)
(迫不及待的打卡照)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西藏行(六)
(冻的不行,全副武装照一张,蓝大衣是租来的)

可是一片云,久久地盘旋在珠峰顶部,只把灰白相间的珠峰呈现给高寒中望眼欲穿的峰粉们。那一刻,我突然感觉,谁说人定胜天,在强悍的大自然面前,人类是那样的无力回天。趁先生等待落日的机会,我只身前往不远处的绒布寺。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西藏行(六)
(绒布寺门前的白塔)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西藏行(六)
(绒布寺)

绒布寺,全称拉堆查绒布冬阿曲林寺,号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也属于从北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大本营营地范围,日日见证着人类勇于冒险的勇敢无畏和探索精神。一座白塔耸立在寺庙门前,台阶上,坐着一位老妇人和两个小女孩,我立马举起相机拍下这温馨的画面,老妇人向我微笑,两个女孩却箭一般向我冲来,要看照片,我一边给她们看,一边躲躲闪闪,生怕她们满脸的鼻涕、满身还在流淌的奶液蹭在租来的御寒大衣上。然后她们一边喊着钱,一边把我拥进寺里,我赶紧给了小孩两张纸币,一位妇女走过来,又跟我要了30元门票钱。寺庙不大,日暮时分,只有我一位游客,走进殿堂,一位老妇人指着供奉的佛像说是释迦摩尼,然后还是用不太熟练的汉语说:钱,我从兜里又掏出些纸币,放在佛像前,她又指指楼梯,让我上楼,目光直逼我伸向腰包掏钱的手,我哪敢恋战,逃一般奔出寺庙,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也叹了一口气。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西藏行(六)
(老妇人和两个小女孩)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西藏行(六)
(追着屁股要钱的女孩)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西藏行(六)
(没敢上去的楼梯)

回去的路上,看见一位藏族妇女艰难地用塑料桶在涓涓细流的水管中取水、背水的身影,终于明白,怎能忍心用这样来之不易的水洗脸刷牙?!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西藏行(六)
(打水的藏族妇女)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西藏行(六)
(背水)

落日的余晖终是敌不过翻卷的云层,只吝啬地将珠峰照出一个金角,就完事大吉了。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西藏行(六)
(珠峰)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西藏行(六)
(经李老师后期处理的珠峰)

    眼见珠峰再无可能回光返照,我们乘坐营地的环保车回到海拔5000多米的民宿曲宗村云旦家,一间迎面两张单人床,相对两铺大炕的空旷房间,男女混居,只有每人一盒方便面作为晚餐可以用房主提供的热水泡熟。厕所在院子里,是在一个泥砌的半层楼高的土堆上挖的坑,有围墙和土梯。后加入团队的重庆帅哥,将方便面泡上热水,变戏法般掏出两个密封塑料袋,一袋装着洗好的生菜,倒进方便面里,泡上热水,一袋装着削过皮的黄瓜条,脆生生的空口吃,一边吃一边说,我吃饭不能没有蔬菜,让人赞叹,这是一位多么的精致生活主义者。那两位来自河南的自驾游客花了200元钱,请房东炖两碗牛肉萝卜,那位苏州的女孩一进屋就迫不及待地钻进房东提供的被窝,说是头痛欲裂,我掏出随身携带的“丹参滴丸”想给她含服,司机余师傅用一句“不能乱吃药”制止了我,然后耐心劝她吸一瓶氧气,先生也凑过去对她说,在山下时没感觉可以不租氧气瓶,你现在已经有感觉了,再不吸氧就是玩命了。她终于吸上氧,不到一刻钟,就能坐起来吃东西了,河南游客给了她一碗牛肉炖萝卜,连同那碗方便面都吃了下去。两位杭州小姑娘呼吁:男同胞睡一铺炕,女同胞睡另外一铺,我因为要和先生吸同一筒氧气,就睡在男士的炕头一侧。一切安顿好,我和先生把藏在背包里的氧气瓶拿出来,安装好吸管,用湿纸巾擦擦脸,和衣钻进租来的睡袋,先生原本做好一夜不能合眼的准备,可是后来我们都沉沉睡去。只有一位河南游客和衣坐了一夜,他的同伴却上炕就打起了呼噜,直到第二天集合的时间到了,他还在打呼噜。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西藏行(六)
(曲宗村云旦家民宿)

这也让我联想起45年前在辽阳农村插队的日子,也是对面的两铺土炕,因为没有柴烧,冬天需要戴着围巾帽子把脸包起来睡觉,地中间洗脸盆里前一晚打好的洗脸水,第二天早晨会和牙缸冻在一起,起码的文明表现在男女知青分居,还有不缺氧。我赞美当年那些年轻的生命,在冰窖一般的宿舍里,誓将火热的青春献给广阔天地;我感叹现今这些衣食无忧的狂热旅者,只为一个向往,一个追求,便挺而走险,向生命的极限挑战。这便是精神,与名利地位无关,与金钱财富无关,甚至与珠峰大本营的景色也关系不大。

4.8日清晨醒来,氧气瓶还在咕噜咕噜冒气泡,吸管早已从鼻孔滑落,甩在炕沿下,用湿纸巾擦把脸,吃点自己随身携带的饼干面包,6:30集合,登山看日出,司机余师傅说,这是我们看珠峰的最后一个机会,可是老天对我们真是很吝啬,最后一个机会被它收走了,厚重的云层弥漫了我们的视野。

10:30时许,来到位于日喀则地区定结县的奇林峡景区,海拔5100米。原本出于环保的考虑,游客进入景区需要改乘景区的环保车,可实在是旅游淡季,景区空无一人,当然也没有车,就只能任由余师傅开着中巴长驱直入了,景区的一位工作人员全程陪同。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西藏行(六)
(奇林峡大门,空无一人)

景区大得像一片旷野,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群山覆盖着厚厚的白雪,宛如披着洁白婚纱的褐色美女,曼妙多姿地横亘在远方。旅行车几经回旋,戛然停下,眼前的地面仿佛突然断裂开来,宽阔的峡谷里面呈现着一个千姿百态的土林世界,一望无尽。一根根高耸如林的沙土柱有的似宝剑出鞘,直指苍穹;有的像勇士出征,蓄势待发;有的如婀娜少女,翘首以盼;有的如圣象天门,一步登天,与云南的元谋土林异曲同工,差别仅在于后者生长于盆地,前者生长于峡谷;与秦皇的兵马俑也异曲同工,差别仅在于后者为人工制造,前者乃天然形成。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西藏行(六)
(李老师后期处理过的奇林峡)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西藏行(六)

(李老师后期处理过的奇林峡)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西藏行(六)
(奇林峡)

16:00时许,回到日喀则,自行游览扎什伦布寺,我和先生,会同重庆的精致生活帅哥,花200元请了一位解说员,详细介绍了这座堪比布达拉宫的后藏班禅领地,解说员是一位漂亮的亚东女孩,一边讲解寺里的建筑,一边极其崇敬地介绍历代班禅大师为扎什伦布寺所做的巨大贡献,同时不忘夸赞她的家乡亚东是西藏最美的地方,比林芝有过之而无不及,让先生对亚东充满了向往,对此行没能去亚东一游充满了遗憾。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西藏行(六)
(扎什伦布寺)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西藏行(六)

(扎什伦布寺)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西藏行(六)
(李老师后期处理的扎什伦布寺)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西藏行(六)
(让人心动的红颜色)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西藏行(六)
(僧人们)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西藏行(六)

(僧人们)

晚依然入住吉康大酒店,取出行李箱,大洗大涮。

4.9日晨,我们8:00点出发回拉萨,一路喜马拉雅山脉和雅鲁藏布江相伴。中午在三有村用我们此行最高端的牦牛火锅团餐,按照旅行社的安排,取消了前一晚的团餐,两顿餐费并作一顿,只为吃牦牛火锅。余师傅先是把我们引进一个超市,还要等人齐了经讲解后才能入内,让我很是不解,又不是珠宝店,需要讲解各类真假珠宝的鉴别及保养,可是经那位帅哥讲解员一说,还真是对这个三有村有了新的认知。原来这个村子的居民都是一顶帐篷走天下的游牧藏民,党的富民政策让他们有了住房,有了工作,有了学校,故称“三有村”,超市里展销的都是当地农副产品,有牦牛肉干、牦牛奶片、加有藏红花的牙膏等等,其中的野生松茸含有多种营养,被称为“月子”食品,每袋188元,想到外甥媳妇很快就要做月子,遂买了一些,还给小孙女买了各种口味的奶片。余师傅看我大包小裹地从超市出来,很是高兴,吩咐服务员给我们这一桌加了一盘牛肉,可是说心里话,我并没有吃出对牦牛火锅所期待的滋味。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西藏行(六)
(牦牛火锅)

午后15:00时回到拉萨,入住海瑞假日酒店,忙着去江苏路给冯大夫还氧气钢瓶,去小昭寺,也没忘去超市看松茸和奶片,才发现,同样的松茸,拉萨市场价格从120元到80元,奶片就更是便宜很多,当然,我并不后悔,从20年前第一次承接援藏设计项目起,我就已经把援藏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西藏行(六)
(海瑞假日酒店)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西藏行(六)
(小昭寺)

4.10日清晨7:50离开酒店,前往贡嘎机场,踏上归程。在离开这座雪域高原城市的时候,心中竟有许多不舍,清澈如洗白云舒卷的蓝天,广阔无垠泛出新绿的大地,刀刻斧凿棱角分明的雪山,蜿蜒曲折悠远绵长的江河,让人心胸旷达,浩瀚无边。这一天也正是我的生日,原本,我对这日益衰老的记录毫无好感,可是在那一刻,我突然感觉,人生如蓝天,那飘动的白云,便是优雅的年轮;人生如大地,承载着希望劳作喜悦悲伤,轮回着夏秋冬春;人生如雪山,历经风霜雨雪,但总有一片洁白,居高临下;人生如江河,无论逆流而上还是顺水行舟,终将化作一道风景。(全文完)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西藏行(六)

(李老师后期处理过的风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