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西藏行(五)

(五)
4月6日,我们登珠峰大本营的行程拉开帷幕,虽然司机9:30才找到如家酒店,比原定的时间迟到了半个小时,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开始一段充满了挑战的新行程的兴奋,我们的新旅伴是四位95后小朋友,两位来自杭州形影不离的女孩,一位来自苏州做网络营销的女孩,还有一位来自深圳的小伙子,他们有礼貌地称我们叔叔阿姨,其实我们老得足可以做他们的爷爷奶奶。司机余师傅是浙江人,来拉萨已经10多年了。一路接人,排队办边防证,中午时分才来到贡嘎机场用午餐,却不料,多次去西安,却在拉萨吃了迄今为止我感觉最美味的陕西名小吃:肉夹馍和羊汤。
行程的第一站,是海拔4990米的岗-巴-拉山口,像西藏所有著名的山口一样,大大小小的玛尼堆星罗棋布,层层叠叠的彩色经幡迎风飘扬,形成一道绝美的风景线,站在岗-巴-拉山上鸟瞰羊-卓-雍湖,蔚蓝的天空与湖水相映,纯净的湖面皱起老式唱片般的波纹,在阳光下呈现着不同的蓝:天蓝、湖蓝、紫罗蓝,还有不同的绿:翠绿、粉绿、宝石绿,清幽碧透,夺人魂魄。
从山上下来,一路湖光山色,我们来到羊湖(羊-卓-雍-湖简称)边,湖边的藏民比肩摆放着不同的摄影道具,原本不想花钱使用那些道具,家有摄影爱好者,想咋拍就咋拍,可是那只出生只有6天的小羊羔,咩咩地叫着蹭人的裤腿求抱抱,甚是惹人怜爱,哪能弃之不理,遂抱起来拍一张,扫码15块;羊羔都抱了,也不能冷落了牦牛,又骑着牦牛走一遭,扫码20块;骑了牦牛更不能瞧不起藏獒,再同藏獒合个影,主人说可以抱着它照,无奈先生不敢,又扫25块;动物都关照了,哪能视人而不见,又让藏族小弟抱着镜子拍一阵倒影,再扫码20块,一会儿功夫一张大票就扫出去了,这就是摄影团和旅行社的区别,万江老师总是高喊别瞎买东西,导游总是笑眯眯地引导你消费,钱袋子一旦打开,只管倾囊而出就是。
离开羊湖赶往日喀则途中,来到卡-若-拉冰川,这里曾经是电影《
来到日喀则已经入夜,大街小巷一片黢黑,原本盼望着赶快入住酒店,休整一番,可是余师傅把车停在路边,并不急着赶路,而是拿出手机,放一段录音,大概是懒得每次对游客重复一样的话。录音很长,大意是明天登峰要把行李箱存放在日喀则的酒店里,只能背简单的双肩包,带生存必须品上山,这里强调的是“生存”而不是“生活”,因为山上没有水,不能刷牙洗脸,餐食只有一盒方便面,然后便是大讲特讲环境之恶劣,高寒缺氧,之前的游客怎样生命不保,死在山上,或半夜挥重金雇车下山,如何对待金钱和生命等等,先生调侃着插话:大家写好遗嘱,把银行卡密码都留下吧。然后,余师傅话锋一转,一切都是可以解决的,租个氧气瓶600元,租件大衣150元,租个睡袋100元。然后让大家下车,登山用品出租店就在路边。彼时,我心中涌起对前面提到的,在拉萨租我们氧气瓶的冯医生的感激之情,理解了他说的不把氧气瓶装在双肩背包里根本带不上去的忠告,我们租的氧气瓶只有150元,出租店里的氧气瓶稍大一点,在拉萨只需200元,出租店里却要600元。我们在店里租了大衣和睡袋,我还花了48元买了一个正常售价10元都用不了的有点破损的毛绒帽,那四位小青年谁也没租600元的氧气瓶,余师傅的失落挂在脸上。那一时刻,我也理解了林二车康巴的司机小朱师傅自命清高的表白,说他赚不了黑心钱,因此不跑珠峰线。
晚入住日喀则吉康大酒店,环境很是不错。
4.7日晨10:00出发,原本担心余师傅心情不好,却不料他喜形于色,原来临时又增加了三位游客,坐在我旁边的一位是来自重庆某银行的帅哥,还有两位是从河南自驾游过来的小伙子,可能是没有把握自驾到珠峰大本营,遂把私家车停在酒店,随同旅游团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