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曹姨妈后现代生活之西藏行(四)

4.5日这一天,是摄影团行程里的自由活动日,或许是习惯成了自然,林二车康巴依然相约,7:30出发,去布达拉宫广场拍日出。可是,我们出来的实在有点晚,人还在途中,日已上三杆。
虽然已经是第四次来此膜拜这座耸立了1300多年的宏伟建筑,可每一次的到来都让人那么心潮澎湃,震撼不已。我一直认为,这座政教合一的神秘殿堂,是当今世界上最壮美的城市标志性建筑,没有之一。
(不同时段段布达拉宫)
(不同时段段布达拉宫)
(不同时段段布达拉宫)
(善男信女)
(善男信女)
(信鸽飞起)
凝望着气势恢宏的布达拉宫,不能不让人感念文成公主,感念这位布达拉宫的奠基人,感念这位佛教文明的传播者,感念这位藏汉结盟的天使,感念她早在1300多年前就不畏艰辛、不辞劳苦,以身报国,践行了“女同志能办到的事情,男同志不一定能办得到”。
布达拉宫还没有拍完,大家就走散了,我和先生从广场出来,又走到侧面的瞭望台,登上50元人民币背景所拍摄的布达拉宫的角度,一顿狂拍。然后坐在马路对面的餐馆,喝一杯豆浆,顺便换点零钱,以应付乘公交车投币和进入寺庙的不时之需。那个小伙计感念我们在那的消费,如数给我们换了零钱,他说一般100元整票只给换80元零钱,让我惊叹,这还是我心目中那个纯洁质朴至善的宗教王国吗!
罗布林卡和布达拉宫的关系,有点像北京的故宫和颐和园,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古迹最多的园林,它和颐和园几乎是同年代的园林建筑,但是比之颐和园,规模还是小了很多。正是上午十时许,徜徉在蓝天、白云、雪山、草地、绿树、红墙环绕下的石板路上,我们走走停停照照,离太阳最近的阳光温暖地抚慰着后背,让人油然生出一种感动:感动大自然之馈赠,感动生活之美好,感动今生为人之幸福,感动摒弃了权力、比拼、奋争的生活之纯粹,感动芸芸众生中的两个陌生人,一经牵手,就一起走过了几十年之温情……
(罗布林卡)
(罗布林卡)
之后,又去参观了西藏解放62年纪念馆,重温大昭寺广场,同下一段行程——登珠峰大本营的旅行社签订合同,补交尾款,以及为登珠峰大本营做一系列准备工作:去八廓街买羊毛围巾,保暖裤,保暖袜,租氧气瓶,买装氧气瓶的大号双肩背包,因为租氧气瓶的医生告诉我们,不把氧气瓶包装成和随身携带的行李一样,是连旅游车也上不去的(此处埋下伏笔,留待后续)。走马灯一般办完这些琐事,先生说实在太累了,遂又在世界屋脊上做了一把足疗,回酒店卸下重载,小憩后,19:00时许又和羽岚、云朵妹妹赶到布达拉宫广场拍夜景,天还大亮,广场上已经人满为患,难以找到三脚架的立锥之地了。
(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