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投资原理股票 |
分类: 股市投资 |
“买入企业”与“买入股票”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天与地的区别。
从“买入企业”的角度看待买卖,股票的价格仅仅是我确认并执行交易的价格而已,一旦交易完成,在我没有做出“卖出企业”的决定之前,日日漂荡的价格就与我没有任何关联了。我所有的关注点,都在企业运营这样一个维度里面了。于是,这里衍生出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当我决定“卖出企业”的时候,我如何处置股票价格与执行卖出决定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妖娆的问题!——但,从“一以贯之”的原则出发,一旦发现问题即刻卖出。当执行这样的“一以贯之”的原则时,将极有可能会在短期内损失20-30%的价差空间——嗨嗨,这便是“陷阱”!在整个投资过程和交易过程中,除了执行买入操作时需要关注“即时价格”之外,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需要关注价格——在“买入企业”这样的投资维度里面,对于“机会成本”最小化,这是最有效的。为何这是最有效的“机会成本最小化”?因为这里控制了两个最大的成本变量:心理和时间。让心理情绪一以贯之的稳定,让时间一以贯之的专注于未来。
从“买入股票”的角度看待买卖,股票便是“废纸”,仅仅起到标注的作用,而其“标注”短期内就如轮盘游戏里面的数字而已。这样的轮盘游戏,当然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只是,这种规律有极高的成本和极小的获胜概率。而且,极其重要,这样的买卖维度里面,所有规律“起效”的前提基本都是:短期因素。这个游戏非常复杂,不展开论述了,反正也说不清。
最后,谈论一下“买入企业”与“买入股票”之间薄弱而无法割断的联系——诚如《国富论》出版后200多年时间里,大家仍孜孜不倦的谈论亚当斯密当初应该是规划了三部曲(即国富论、道德情操论之后,还有一本关于两者联系的著作)。诚然,我也这么认为的:而艺术的终极之美,恰恰在于“缺憾”。至于俗人,就不需要缺憾了。故,买入企业与买入股票之间无法割断的联系,当然便是:价格。其本质的联系便如天地之间的联系: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名便是“天地”,天地是万物之母,这是天与地之间的联系。同理,价格便是企业与股票之间的联系,只是,洞悉企业便能洞悉价格的长远趋势,“洞悉”股票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更何况,股票何来洞悉?皆是一张毫无区别的纸而已,乃至字节而已。而企业的洞悉谈何容易?穷其一生也未必能够做到。于是,研究企业便已是一辈子都完不成的过程了,时间当然争分夺秒了,便如海绵挤水,能多便多一点吧。也如此,寿命——不论是人生的,还是市场的——都将会长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