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学设计

(2012-02-06 11:09:01)
标签:

转载

分类: 教学设计
http://s4/bmiddle/503cb31d449bdc2d7f7e3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1、以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2、说出《史记》《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

    3、列举古代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下第二单元第14课内容。本课学习的是灿烂的宋元文化,宋元文化上承隋唐、下启明清,以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又一个文化高峰。本课主要介绍了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绘画及书法成就。

[学情分析]

    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已经能够运用网络,而且他们对新事物也比较感兴趣。但初一学生知识的积累还较少,同时对文艺作品还缺乏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说司马光故事,谈《资治通鉴》史书;欣赏宋词;说元曲,话窦娥;赏析宋元绘画、书法等环节,让学生了解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绘画及书法成就。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宋元时期文化成就的介绍,并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初步分析历史现象的初步能力;通过对宋词、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及《资治通鉴》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学重点]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与“宋词和杰出的词人”

[教学难点]

    是在介绍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成就时,如何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

教学过程:

?/P>

教学

步骤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

学生观看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利用视频,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展示司马光和《资治通鉴》的图片,学生根据自学和自己查找的资料,简介司马光其人和《资治通鉴》其书。在此基础上解答:

你知道《资治通鉴》的体裁、内容吗?

展示资料:

司马光为编书经常废寝忘食,有时家里实在等不到他回来吃饭,便将饭送至书局,还要几次催促,他才吃。他每天修改的稿子有一丈多长,而且上面没有一个草书,全是一丝不苟的楷书。书成之后,仅在洛阳存放的残稿就堆满了两间屋子,可见他为这木书付出了多么艰辛的劳动。

设问:

我们向司马光学习什么?

动脑筋:

你能从历史上找到一两件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事吗?他们说的例子对吗?你也找找看。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收集资料能力。

 

 

 

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能力。

 

 

 

便于歌唱的

宋词

教师简介宋词这一文学体裁。

播放〈虞美人〉歌曲,学生欣赏歌曲,并体会宋词的特点。欣赏几首词,进一步体会词的特点。

展示柳永、李清照婉约派词人的人物图片。

出示柳永和李清照的词,学生进行欣赏,体会婉约派词的特点。

展示苏轼、辛弃疾豪放派词人的人物图片。

出示苏轼、辛弃疾的词,学生进行欣赏,体会豪放派词的特点。

动脑筋:

想想看,在现代人的诗词里,有苏轼、辛弃疾这种豪放风格的吗?你能不能举例说明?

再让学生欣赏两首不一样风格的词。

 

吸引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比较分析能力。

质朴直白的元曲

出示马致远、张养浩、关汉卿的散曲让学生欣赏,体会元曲的特点。

教师介绍元杂剧。让学生根据自己查找的材料讲述窦娥的故事。

 

 

 

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力。

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

欣赏〈清明上河图〉和宋四家的书法、赵孟畹氖榛

 

 

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力。

才华

展示

学生展示自己宋词配画。

培养学生的兴趣。

 

 

 

 

板书

 

 

设计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编年体  通史  

二、宋词

    李清照  苏轼  辛弃疾

三、元曲

    散曲、元杂剧      〈窦娥冤〉

四、绘画和书法

   〈清明上河图〉张择端

    赵孟頫n神品

    宋四家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