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1年历史学中考考前指导

(2011-10-05 06:49:12)
标签:

教育

分类: 心路历程

                  淡定结果     沉着应考  

2011年历史学中考考前指导

                                                            

经过紧张有序的复习,身经百战的模拟训练,我有理由充分相信——我们大家都信心满满!

开考的铃声就要敲响,同学们即将踏进考场,调整心态至关重要,所以我要首先送给大家八个字:“淡定结果,沉着应考!”

下面我和大家共同梳理一下考试题型及注意事项。

    荆门市历年中考分两种题型,即10个选择题、4个材料题

一、选择题

选择题是一种考查我们记忆、理解、比较、辨别能力的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侧重于知识的再认能力。因此容易得分,但因分值比较高,一个两分,因此也容易丢分,所以千万不能忽视。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从题干的中心词句出发,寻找正确选项。历史选择题的特征,就是从题干的立意出发,找中心词(关键词)对四个选项进行进行比较、判断,辩明是非,决定取舍。

2.从时间入手,寻找符合特定时间范围的正确答项。时间是历史的眼睛,也是历史选择题命题常用的手法。因此,从时间入手,“顺藤摸瓜”,就能找出符合特定时间范围的正确答案。

3.从选项本身文字表述的错误入手,利用排除法,找出正确答案。同时注意笔误。同时注意笔误。

二、材料题

材料分析题。总计四题,共30分。这是失分的重点,因此要特别小心。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富有历史学科特色的主观性试题,旨在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未学过的历史资料中发现、获取和整理有效信息,并由此形成相应的认识、评价等解析问题的能力。材料分析题与综合题,具有情境性、综合性、文字量大等特点,较选择题而言,难度较大些,考试时应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1、审:

先看问题,掌握所设置的问题的具体要求,带着问题去看材料。

例如要求回答背景、原因、过程、本质含义、真实目的、主张、评价、危害、影响等,带着“问题信息”有针对性地去阅读材料,通过分析所设问题,我们就明确了应该回答哪些内容以及在阅读材料时应该留意收集哪些“问题信息”(重要的语句可以在试卷上划下来),这样可以节约时间。

2、忆:

仔细阅读、理解材料,从材料中所反映的内容去寻找解题的切入点,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如果所给材料有文字出处的话,那么出处也可以给我们提供所需信息。“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是材料解析题的重要特征。每一个问题都对应着一个知识点。在完成获取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之后,结合教材中所学内容,进行知识衔接,将教材与材料相结合,完成知识迁移,并对相关知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一步筛选出有效信息,然后再必须回忆教材中有关知识,并将提供的材料和教材相关内容结合起来,最后总结出答案。

3、写:

写答案时历史用语要严谨规范,部分答案可以到材料上找(特别是有“根据或依据材料回答”字样);做主观题时文字表达注意要条理清晰、言简意赅,切忌答非所问,杂乱无章,辞不达意。特别提醒:千万不能写错别字。

此类题型的问法主要有三种:

1.“根据或依据材料回答”字样,这类题目的答案往往出现在材料中,同学们可在材料中寻找到答案。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这类题目的答案一般会出现在课本中,同学们可根据材料中所给信息找到课本及资料中的相关答案。

3.不写“根据材料”,也不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问“启示、教训或经验”,这类题目的答案要根据材料,结合本国国情和个人应怎么做来作答。源于事实,高于事实。总之,不管是何种情况,都应认真审题,问什么答什么,先问什么,就先答什么,答案力求简练。

4、规范答题,落实“一齐四化”,“一齐”即书写左对齐;“四化”即要点化、层次化、提示化、序号化。尤其是一小题有多问时,每一问提头写,即左对齐,且要序号化或者提示化。千万不可将答案写在答题区域外,避免错字、别字和不规范用语。

三、图片、表格题

图表、表格题也是命题中的一种情境,是考查学生各种技能的途径之一,复习时我们也重视过对历史地图、表格、历史插图(人物图、文物图、漫画、珍贵的历史照片)等的复习与训练。虽然近几年来,荆门市历史中考中少有,但若遇到了,答题时注意图、表周围的文字或时间的说明,并将之与所学知识进行紧密联系,回忆、思考相关选项或答案。

 另外20号晚上大约有半个小时的温习历史的时间,有的考生可能觉得自己平时学得不扎实,面临考试往往心情急躁,恨不能整个重来一遍,这是不现实的。考前一点时间如何复习才能高效、实效,我觉得第一,翻翻每册书,从单元标题、课题等入手,理理想想主要线索及阶段特征,知识框架结构。

第二,再对应基础史实,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冷静地思考老师强调的重点、自己的弱点在哪里,针对重点、弱点复习,切忌顾此失彼,乱了方寸。

一份耕耘必有一份收获。愿同学们振奋精神,调整好心态,考试时胆要大,心要细。发挥潜能,坚定必胜信念,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争取考入自己理想的学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