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笔记第十五章从众、依从和服从

分类: 学点心理学 |
本章要点
从众的概念
服从 和依从的定义
从众的原因
服从和依从的心理机制
依从行为诱导策略
服从的经典实验
服从的原因
第一节 从众、依从和服从概述
一、基本概念
从众、依从和服从属于社会中常见的社会影响现象,三者都是个体或群体态度与行为朝着社会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现象,这里的优势方向可以是多数人的行为方向,或者是互动对象的期许,也可以是
权威的命令。从最轻的“简单暗示”到最重的“强化灌输”都
包括在社会影响范围内。根据行为原因和行为表现的不同,社会影响可以划分为从众、依从和服从三种主要类型。
(一)从众的概念
http://s4/mw690/00228YKbzy7hbN8LIll03&690
社会生活过程是一个群体互动的过程,群体成员在互动过程中不断获得各自需要的信息。个人需要用从众的方式在最大可靠程度上使自己迅速适应一种自己缺乏判断资源的环境。
社会生活过程是一个群体互动的过程,群体成员在互动过程中不断获得各自需要的信息。个人需要用从众的方式在最大可靠程度上使自己迅速适应一种自己缺乏判断资源的环境。
从众的行为方式对于个人具有重要的社会适应意义。一个社会从社会功能的执行到社会文化的延续,保持多数人的观念与行为一致都是必要的,社会有共同的语言、共享价值观与共同行为方式,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才能够顺利进行,社会作为整体才能顺利运作和延续。从个人的角度说,一个人只有在更多的方面与社会的主导倾向取得一致,才能够适应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否则他将困难重重。
(二)依从的定义
依从指人因为他人的期望压力而接受他人请求,行为符合别人期望的现象。
(三)服从的定义
个体或群体 在权威命令之下,控球直接的或规范的压力而做出命令指定行为的现象。
二、从众、依从与服从的联系与区别
三、少数人的影响
第二节 从众
一、阿希的从众经典研究
二、从众的类型
(一)真从众
(二)权宜从众
(三)不从众
三、从众行为的利用与控制
(一)有益从众
团体共识是团体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共识暗含着正确性,对群体成员如何行为提供了启发。
(二)不良从众的控制
一个良性的群体,需要发展民主氛围,减少群体的压力,以使不良的从众倾向受到控制。研究表明,如果群体给予从众者较多的赞赏和对偏离者不能宽容时,就会诱导更多的从众行为。一个群体中如果希望降低从众行为发生的比例,群体成员相互之间就需要宽容、接纳,相互之间形成一个互相激励、共同促进的气氛。
四、从众的动机
从众行为的产生从个体角度看,有四种需求和原因:(1)与大家保持一致,以形成团体的目标;(2)为取得团体其他成员的好感;(3)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4)不愿意感受到群体不同意见的压力。
从众的动机(1)行为参照
(2)偏离恐惧
(3)人际适应
五、从众的条件
(一)群体影响与少数群体作用
1.群体自身的一致性
群体意见不一致导致从众比率下降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第一,出现不一致的时候,人们对于多数人的信任就会降低,这给本来就对群体意见有所怀疑的个体找到了支持力量,提供了可以怀疑的究竟,这就削弱了人们将多数意见作为判断参照的依赖性,导致从众率下降。
第二,这种来自于他人的支持力量同时也能提高个体对自我判断的信心,从而降低从众产生的比例。
第三,群体已经不一致的时候,减小了人们的偏离焦虑恐惧,降低了群体对个体造成的压力,使得人们进行独立判断的倾向增加,从而使从众比例下降。
2.群体的凝聚力
在竞赛的情境中,群体成员会努力地、有意识地自愿地尽量达成一致意见。
3.群体的规模
(二)情境因素
1.刺激物的性质
任务难度可以影响对他人作出正确判断的依赖性。
2.个人地位
3.时间因素
(三)个体因素
1.个性特质差异
2.性别差异
3.年龄差异
4.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
(四)教育和文化倾向
1.教育水平
2.文化背景
第三节 依从
一、依从行为的原因
(一)潜在损失危机
(二)互惠心理
(三)喜爱和熟悉
(四)情感
二、依从诱导策略
(一)登门槛效应与技术
在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之前,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从而使别人对较大要求的接受性增大的现象。
(二)低球技术
在低球技术的操作一,先提出的小的要求往往是非常容易完成的,因而答应的人的比例会很高,然后在别人接受这个小的要求后马上提出一个别人要付出更大代价的要求。
(三)留面子效应
互惠让步技术,在开始提出一个几乎问题被拒绝的极端要求,接着退回到一个更温和的要求,这个要求是要求者从一开始就预告设计的。
(四)过度理由效应
(五)最低要求启动策略
三、被动依从
四、逆反心理及其避免
(一)超限逆反
(二)自我价值保护逆反
自己活着有价值,是人生活富有意义的最重要的理由。人是理性的动物。正如哲学家穆其所说,“人一生的全部努力,都在于使自己相信,生活不是荒谬的。”任何时候,当外在的劝导或影响到人们的自我价值时,人们都会有意无意地进行自我价值的保护。人们由于自我价值保护动机的推动,对外界劝导或影响所作的反身反应,即为自我价值保护逆反。
(三)禁果逆反
第四节 服从
一、米尔格莱姆的权威-服从实验
二、服从的原因
(一)合法权力
(二)责任转移
三、影响服从的因素
(一)命令者的权威性
(二)他人 支持
(三)行为后果反馈
(四)执行者个人特征
前一篇:社会心理学笔记第十四章侵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