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翔退赛真相再调查

(2012-03-15 22:25:55)
标签:

体育

  前几天,网上冒出一篇来自中国鞋业网的文章,题目是“刘翔退赛真相”。该文披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内幕:刘翔北京奥运退赛,真正的幕后策划者是耐克公司!

   这篇匿名文章开头就说:“作为NIKE中国营销总部的知情人士,我决定揭露一些也许永远都不为人知的秘密!!!”

   文中透露:“美国总部老大提出了一个惊天方案:以伤病理由退赛。理由是:一它能保住刘翔的面子,二作为赞助商,我们也不会有太大损失······此方案似乎得到了所有人的肯定,很快双方达成了共识,并开始导演后续大家看到了新闻。包括赛前报道,包括退赛时机等……

    对于刘翔四年前在北京奥运会上为何退赛,已经有许多报道,刘翔脚伤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说实话,猛一看到这篇文章,我还真吓了一跳,因为,“商业阴谋论”还是第一次听到。

    由于我不知道这是篇旧贴,当时感到很震惊,所以,就随手转发了(注:微博属于个人行为,不代表我工作的单位),但这并不代表我支持此文,相反,我质疑了“此文的真假”,并连续发了几条微博,表明"这篇匿名文章很可能是造谣"。

  但此贴转后依然引起了大量关注,不少人认为刘翔当年是装伤退赛。这使我感到很不安,我和刘翔师徒很熟,我百分之百地相信刘翔是因伤退赛,并对他这几年坚韧崛起深怀敬意。转发此贴没有半点质疑刘翔的意思,但客观上却引起了负作用。现在看来,我随手转贴不太慎重,在此,我诚恳地道歉。

  此事发生后,我一方面期待着相关方面的辟谣和澄清,一方面也觉得有责任调查真相。以下是我从田管中心和相关人士中了解到的刘翔退赛前后的情况。

  第一、刘翔退赛的确因伤病所迫。据调查,刘翔的脚伤在大赛前突然爆发,的确令孙海平教练和中国田径队负责人缺少思想准备。他们开始并不认为这个伤有多严重,既不是肌肉、也不是韧带,更不是骨头,认为顶顶就能过去。比赛当天,热身场地上,刘翔疼痛难忍。当时的决定是,先不打封闭(封闭有止疼作用,但针后半小时左右,会导致脚部麻木),预赛第一枪忍痛抗过去,跑进第二轮后再酌情治疗。但没想到,刘翔疼痛难忍,于是决定退赛。刘翔的脚伤有赛后诊断和手术作证,他被此伤折磨了两年多,装伤退赛之说属于凭空捏造。

    第二、刘翔赛前状态出色。匿名文章说,刘翔赛前因大量参加商业活动,训练不系统,奥运会上因夺牌无望,所以,干脆装伤退赛。事实上,刘翔赛前一周曾在内部测试赛中跑到12秒97,脚伤当时并不严重。按照这个成绩,他至少能拿到银牌,甚至具备和罗伯斯竞争金牌的能力,但刘翔脚伤在赛前3天做力量训练时突然恶化,为了不让对手罗伯斯获得心理优势,中国田径队对外没有公布这个消息。

    第三、刘翔退赛背后到底有没有商业阴谋?

  这个问号是我和大家最关心的核心。据刘翔当时的经纪团队(田管中心负责刘翔的市场开发)负责人透露,刘翔备战北京奥运是田管中心当年头等大事。“许多商业活动我们都帮刘翔推掉了,为的是保障他的系统训练。刘翔在奥运年的广告和代言,都是2007年拍好的。刘翔从2008年1月1日起就没再拍过任何广告。中国田径争金牌就靠他,我们怎敢让他分心?!那篇文章写的相关内容完全不属实。”

    中国田径队负责人透露,由于刘翔受伤退赛,田管中心成为体育总局所有运动中心里唯一没有完成赛前夺金指标的单位。“苦干了四年,就我们田径队奥运上没拿到金牌,奖金也泡汤了,大家都抬不起头来。”

    刘翔的市场团队负责人表示,许多人质疑耐克公司的新广告在刘翔退赛第二天就神速出现,肯定是提前就准备好了。这的确是事实。耐克公司准备了几套不同的广告,有刘翔夺冠的,有刘翔拿奖牌的,也有刘翔受伤失利的。赛场很残酷,决定胜负的因素很多,尤其是跨栏项目,赛前,谁心里都没谱。说刘翔退赛是商业阴谋,这是造谣!

    第四、刘翔退赛谁获利?谁损失最大?据调查,刘翔退赛,损失最大的不是别人,是刘翔本人。根据田管中心的市场开发分配比例政策,刘翔个人能获得广告、市场代言费用所得的50%,田管中心只能获得10%,体育总局不参与利益分配,其他部分分别归教练组、科研团队和上海田径队。刘翔退赛后,市场身价一度急度下滑,不少企业取消了合作,所以,从这个角度分析,刘翔本人绝不会装伤退赛。另外,体育总局和利益无关,所谓的“双方很快达成了共识”之说完全失实。

  以上是我追踪调查后了解到的情况。本来不想再谈及此话题,免得被认为是炒作,但既然大众依然关注,刘翔依然因当年退赛而受到一些人的质疑,遂写此文以助大家了解更多真相。(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