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

标签:
食物中毒细菌安全健康 |
分类: 食品安全 |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人摄取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等有毒有害物质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属于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根据致病源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类:1. 细菌性食物中毒;2. 真菌毒素中毒;3. 化学性食物中毒;4. 有毒动植物。
http://s11/mw690/6f05ed2atdd6e2495a79a&690
1.
- 环境卫生差,滋生蚊蝇
- 动物在宰杀前已是病禽病畜
- 用具不清洁,交叉感染
- 从业人员携带病菌
2.
真菌性食物中毒是指真菌在谷物或其他食品中生长繁殖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人和动物食用了这些带有真菌的食物所引发的中毒。由于一般的烹调方法不能破坏真菌毒素,如果食用了被真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即会造成食物中毒。
3.
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摄入化学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包括:误食被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因为添加非食品记得或者伪造或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食品,以及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导致的食物中毒;因为储藏等原因,造成营养素发生化学变化的食品。
4.
食入动物性或者植物性有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为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动物性中毒食品主要有两种: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动物或动物的某一部分当做食物误食;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成分的可食性动物食品。植物性中毒常见有三种: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或其加工制品当做食物误食,比如大麻油;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将未能破坏或去除有毒成分的植物当做食物食用,比如木薯,苦杏仁等;在一定条件下,不当食用大量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性食品;比如鲜黄花菜,发芽的马铃薯等。
食物中毒发生的潜伏期短,一般都是突然地,大规模的爆发,不具有传染性,明显的表现出与某种食物的相关性,多数表现为肠胃炎症状,比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还伴有畏寒,发热,严重吐泻会导致脱水,酸中毒和休克。
对于在家庭中发生的食物中毒,必须先冷静的分析病因,不能惊慌失措,针对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服用的时间长短采取不同的应急措施:
1.
2.
3.
由于呕吐,腹泻等会使体液大量流失,有可能会引起多种并发症状,所以应大量饮用清水,促进致病菌和毒素的排出,并且饮食要清淡,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控制食物中毒的关键在于预防,严格控制食物的来源,防止病从口入,不食用天然的有毒动植物,贮藏时生熟要分开而且时间不宜过长。在处理食物的时候注意工具的清洁,避免交叉感染,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只要在源头有了很好的把控,即可减少或者杜绝食物中毒的发生。
已约稿,请勿转载!
国家二级营养师范琳琳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食品安全硕士
QQ:112416596
Tel: 18601271038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