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掺假,止于手下

标签:
马肉掺假食品营养辨别健康 |
分类: 食品安全 |
食品掺假,止于手下
今年的1月份,英国,瑞典和法国的部分牛肉制品中发现了马肉的成分,其后,沸沸扬扬的马肉风波一发不可收拾,波及德国,爱尔兰,荷兰,罗马尼亚等多个欧洲国家。食品掺假无疑是为了最大利益化,将价格便宜的物质掺入或者代替标注贩卖的产品。近年来,从婴儿奶粉事件开始,中国国内不断爆出各种食品安全问题,人们一贯地认为欧美国家的食物会更安全,可是如今证明事实并非如此。只要有不法商贩为了谋取暴利参与其中,都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问题。
在欧洲国家,马肉的价格只有牛肉的三分之一,而欧盟复杂的食品产业链条,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弄虚作假的机会。而马肉在部分欧洲国家被认为是可食用的,因此在事件刚刚爆发是,只是声称为食品标签标注不明的问题。但在随后欧盟委员会还要求在抽检肉类的时候同时检查是否含有苯基丁氮酮(又称为保泰松),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曾用于治疗人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痛风,由于其不良反应太大,已被禁止使用。目前主要用于马类疾病的治疗,其代谢产物可引起人类再生障碍性贫血。
食物掺假的问题是有发生,作为一个消费者,我们不可能人人都去测验食物的DNA,所以首先就需要辨别容易被掺假的食物。除了使用一些观察检验的小方法,食品标签是得到食物信息的最直接来源。《食品科学杂志》刊登了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其中总结了美国1305份食品掺假案例,披露了6种最常见的掺假食物。
1.橄榄油
根据研究得出,橄榄油是油脂中掺假最严重的,很容易掺入玉米油,花生油和大豆油等。其实多多注意标签,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购买到掺假的橄榄油。首先是酸性值不得超过3.3%;还有“特级初榨”字样和产地,一般是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进口的;色泽越清亮越好。
2.牛奶
掺假的牛奶易被加入奶粉,尿素和凝乳,还有完全利用尿素、洗涤剂、苏打和脱脂奶粉制成的“假牛奶”。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范志红指出,好牛奶倒在干净玻璃杯里,停几分钟,再倒出去,杯壁上均匀一层薄薄的挂杯。
3.蜂蜜
蜂蜜并不是越稠越好,而是一种胶状液体,还有特有的光泽,容易掺入糖浆和葡萄糖等物质。
此外还有咖啡,橙汁,苹果汁,干辣椒,海带,虾米等也容易被掺假。
在食品监管力度逐渐加强,监管措施不断完善的今天,我们消费者也要有“火眼金睛”,利用提供的食品信息和自己知道的相关知识保证食品的安全和营养。
国家二级营养师范琳琳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食品安全硕士
QQ:112416596
Tel: 18601271038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