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章节习题详解 第10章 学前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的发展

(2012-07-05 09:53:57)
标签:

教育

分类: 学前心理学

章节习题详解

10章 学前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的发展

二、名词解释

l.从整体到局部规律: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性的、弥漫性的,以后动作逐渐分化、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这种儿童动作发展的趋势叫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2.首尾规律: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上部动作开始,然后到下部动作。婴儿最早出现的是眼的动作和嘴的动作。上肢动作发展早于下肢动作。儿童先学会抬头,然后能附撑、翻身、坐和爬,最后学会站和行走,也就是从从离头部最近的部位的动作开始先发展。这种趋势 也表现在一些动作本身的发展上。3.近远规律: 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的动作,再后是手的精细动作。也就是靠近中央部分(头和躯干,即脊椎)动作先发展,然后才发展边缘部分(臂、手、腿)的动作。

4.大小规律:动作可以分为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粗大动作开始,而后才学会比较精细的动作。粗大的动作是指活动幅度较大的动作,也是大肌肉群的动作,包括抬头、翻身、坐、爬、走、跑、跳、踢、走平衡等等。大肌肉动作常常伴随强有力的大肌肉的伸缩和全身运动神经的活动,以及肌肉活动的能量消耗。精细动作是指小肌肉动作。

5.无有规律:婴儿最初的动作是无意的,以后越来越多地受到心理有意的支配。学前儿童的动作最初是从无意动作向有意动作发展,以后则是从以无意动作为主向以有意动作为主的方向发展,即服从无有规律

6.坚持性:在较长时间内连续地自觉按照既定目的去行动。在坚持性中,可以看到行动目的和动机的发展水平及其作用,又可以看到儿童克服困难的能力和状况。

7意志:指成人按造预定目的,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8.意志行动:一种特殊的有意行动,其特点不仅在于自觉意识到行动的目的和行动过程,而且在于努力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因此儿童行动的自觉意识性的发展,要经过比较长的过程。整个学前期,儿童的意志行动也只是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

9.外部障碍:在完成某种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遇到了外部条件的障碍,如生理上的疲劳,技巧上的不足,物质条件的缺乏等等。遇到外部困难时,可能出现新的需要和动机,于是产生内部障碍。因此,外部障碍可能成为产生内部障碍的原因。

10.内部障碍:心理内部的困难,在完成某种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出现了新的需要和动机,与原有需要和动机发生了矛盾,构成了内部障碍。

三、简答题

l.简述儿童意志行动发展与动作发展的关系。

:人的动作主要是由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支配,而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正是人的心理活动所在。因此,儿童动作的发展和儿童心理发展有密切关系。特别是意志行动,其发展与儿童动作发展的关系更为明显。因为,意志行动是有意识地支配自己的行动,而行动就是一系列的动作。没有基本动作的发展,不可能产生意志行动,而没有意志成分的参与,或所谓有意性的调榨,动作也不可能发展和完善。

2.简要说明学前儿童有意运动的特点。

;有意运动是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主动去支配自己的肌肉运动,例如,伸手去拿杯子,用脚去踢球等等,它是意识到的运动。有意运动是条件性的动作反应。有意运动有两个特点(l)有意运动是后天学会的;,, (2)有意运动是自觉意识到的主动的运动。

3.简述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从整体到局部规律、首尾规律、近远规律、大小规律、无有规律.

4.简要说明幼儿坚持性及其发展的关键年龄。

:3岁幼儿坚持性的发展水平很低,在某些条件下能够开始有意识的控制自已的行动,但是行动过程不完全受行动目的所制约,坚持时间极短,实现目的过程中,困难枯燥会使他们失去坚持完成任务的愿望和行动;许多情绪根本不能接受坚持性任务。坚持性发生明显质变的年龄在4-5,坚持性发展变化最迅速的年龄,也是它受外界影响波动最大的年龄。?A实验表明:4-5岁是幼儿坚持性发展最关键年龄。也正是在这个年龄,外界环境对幼儿坚持性的影响最大。因此可以说,4-5岁是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应抓紧对这今年龄幼儿坚持性的培养。

5.简述遗传因素对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影响。

;遗传素质对儿童动作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是儿童身体发展的基础。动作是神经系统支配的骨胳、肌肉系统的活动,也与呼吸系统有关,动作的发展与整个身体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在体格发育上,遗传因素占相当大的比例;动作能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遗传规定的:体型在相当程度上与遗传有关,而体型又影响动作,和运动能力的发展;遗传带来的身体个别部位的特征或缺陷,对相应动作发展也有影响。

四、论述题

1.意志行动的发展与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关系

答:(l)意志是在认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的,意志过程以认识过程为前提(2)认识过程有意性也是意志过程的成分,儿童意志的发生发展意味着认识过程的有意性的发生和加强,也就是认识过程发展水平的提高。 (3)在意志行动中,为达到预定目的,无论是克服外部或是内部障碍,以及目的能否实现,都会引起积极争取或拒绝的态度,即产生情绪(4)情绪是人的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对意志行动作用可以是鼓舞,也可以是阻挠(5)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特别是理智感的发展,正是意志对情感调节作用的表现。意志是成体系的活动,其产生和进行过程,包含着复杂的成体系的心理结构,体系的形成取决于行动动机的组织程度,动机的体系决定人的行动的目的和方向。动机体系是变化发展的,不同年龄、不同场合、动机的关系可以发生变化,不同动机的主次地位可以发生转换,但意志活动总与动机体系相联系,主要地位的动机决定着意志行动的目的和方向。

.案例分析

幼儿玩开汽车的游戏时,往往陶醉于开汽车这个过程,他实际上不追求"汽车"真正地开动,请你用幼儿行动的目的与动机之间的关系的原理解释这一现象。

答:幼儿行动的动机往往是直接动机,动机与目的往往是一致的。尤其在游戏活动中,动机和目的的关系,是直接一致的关系。在开汽车这一游戏活动中,幼儿的动机是为了游戏,他要以他就不追求"汽车"真正地开动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