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推进12345工程,全力打造高效课堂

(2019-03-21 13:50:26)
分类: 讲话汇报

     ——在全校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高中教学水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在平时课堂教学中,看贯彻课标的水平;另一方面体现在复习备考中,看贯彻考试大纲的水平。抓好这两点,学生的核心素养和高考成绩就会不断提升。对高一高二课堂教学来讲,一是如何用备考的思维抓课堂教学,二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目标达成率。

新高考三大功能,立德树人,引导教学,服务选材。在引导教学方面,就是用新考改倒逼新课改。陈宝生部长在去年教师节提出“课堂革命”命题后,今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打造高效课堂”。市教育局对此高度重视,局长亲自到学校听课,了解课堂现状,要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提出新的要求,我校把今年作为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年。我们提出的基本思路是:推进12345工程,全力打造高效课堂。

一、树立一个目标

立德树人是我们的总目标。内涵是让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我。如何贯彻落实这个总目标,就是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贯彻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或者说贯彻在每一节课中。

核心素养就是学生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每一个学科都规定了学生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大家一定要认真研究本学科的新课标,千万不要忽视对课标的研究,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根本依据,是课堂教学要达到的标高,过和不及都不符合要求。课标研究的水平体现一个教师的核心能力,如果每一节课都能体现和完成课标,这一节课就是高效的,高效就体现在课程标准的达成率高,学校还要在课标学习与研究方面搞一些活动,为教师搭建平台,让大家对课标的研究更进一步。

二、认真抓好两率

抓两率就是降低学生的课堂精神流失率,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目标达成率,以求高效。

一些学生的课堂精神流失率很高,上课溜号和睡觉不是个别现象,影响了课堂效率,这是我们要解决的大问题,也是我们进一步挖潜的重要途径。我和学生经常说,如果你在二高中三年学习中,不谈恋爱,不玩手机,上课不睡觉,课后不补课,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脚踏实地的学习,每一个学生都能考上一本。

一些学生精神流失率高的原因很复杂,如何让学生不睡觉,不溜号呢?除了教师上课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外,要让学生明白“专注就是聪明”的道理。更重要的是要千方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让学生睡不着,要真正改变满堂灌的课堂模式,教学艺术就是你能够把有意义的东西变成有意思,把有深度的东西变成有温度。只有降低学生的精神流失率,才能提高课堂目标达成率。

三、抓好三个重点

三个重点,即课程建设,课堂建模,习题建构。

课程建设,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关系到如何备课的问题,如果用吃饭做比喻,就是解决吃什么的问题。我反复强调国家课程校本化,教材是根据知识体系和学生认知规律编制而成,反应的是普遍规律,我们要根据自己对知识体系的认识和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形成新的课程体系。

课堂建模,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关系到教师如何上课,解决怎么吃的问题。一定要克服满堂灌,防止教师代替学生思维,构建以学为本的高效模式。教师的作用就是点燃、点拨、点评。点燃学生学习激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点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点评。切勿一讲到底,一切包办代替。

习题建构,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障,关系到教师如何整合习题,解决的是如何消化的问题。教师要研究大量习题,并进行筛选,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难易适度并接近高考的练习题,精选精炼,举一反三,不能搞题海战术。

四、探索四种模式

高中阶段的学习,要实现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就是知识由碎片化向整体化转变,不但掌握知识点,还要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第二次飞跃是由掌握知识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转变。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准确掌握知识点的学习能力;自我建构知识体系的建构能力;掌握学科方法与文化的感悟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如何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我们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1、整体化教学,实现知识的横向联系

    学习的最基本规律就是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回归到整体。对一个事物先有一个整体上的构架结构认识,再认识事物各个具体的部分,然后再找到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形成对事物的完整认识。

    我们总是让学学习许多碎片化的知识,而不是让学生先把握事物的整体构架,再进行部分学习和研究,学生很难建立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可能形成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教师要对教材进行系统的整合,采取单元式教学方式,实现知识的横向联系。

    2、主题化教学,实现知识的纵向联系

    学生掌握了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还不够,还要找到知识之间的纵向联系,整体化学习解决的是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要实现知识点之间的纵向联系就需要有一个整体的大知识观,由大知识观产生大教学观,就是主题式教学方式,以实现知识的纵向联系。

    不断挖掘和整合教材,按照一系列的主题进行教学。在每一个学习阶段,就要进行一次主题式或者是专题式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知识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内在关系,让知识形成大的模块,从见树木到见森林,再从见小森林见到大森林。

    3、问题化教学,实现知识的横纵联系。

    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通过解决问题不断深化学习,在不断发现新问题中解决问题,又在解决新问题中发现新问题。通过解决外部世界问题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解决问题实现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问题化学习既能体现知识系统化,又是一个在探索外边世界中自己个人精神家园建立的过程。

    从讲授中心的课堂转变为学习中心的课堂,中间桥梁就是问题化学习。以学生为主线去设计教学,以学生的问题展开教学,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知识要从碎片化、断点化转变为结构化,把真实的问题形成问题链,让学生在对问题的追寻中找到知识之间的横纵联系。

    4、情景化教学,实现由学习走向生活。

    学生在学校学过的知识和现实生活建立不起联系,原因就是教学过程缺少真实的情景,只是把知识符号化。知识符号是表达知识体系的,这个知识体系如果不同生活建立联系,只是把知识符号背熟、认知、复述,去对付考试,就很难让学生形成核心素养。

知识是素养的媒介和手段,而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知识转化为素养的最重要途径就是情景,要设置大量的情景化的教学过程,通过实验教学,学科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一系列真实的情景,让学生的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知识的应用价值和隐含着的文化精神。

五、处理五个关系

1、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训练主线。学生是内因,教师是外因,教师基本任务是点燃、点播和点评,坚持学生主体地位,通过教学让学习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事情,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学习真正按照学生的方式进行。

2、处理好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关系

以学定教,以学评教,以学促教,教学相长。以学定教,就是要正确把握学情,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确定内容、进度、方式;以学评教,就是以学生是否学会,来评价教师教学效果;以学促教,就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不断实现师生共同进步。

3、正确处理备考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用备考思维抓课堂教学,把一年备考变成三年备考,树立整体的教学观和大备考观,把备考有效策略贯穿到三年教学中,比如边缘生提升战略,从高一就开始抓,连续抓三年就一定收到良好的效果。

4、正确处理教科研与教学之间关系

平时的教研从大的方面就是研究课标、课程建设等重要问题,小的方面就是研究学科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聚焦课堂教学,强调教师的学习与应用,教师自身的素质提高了,才能真正把握和驾驭课堂。

5、正确处理好考试与学习之间关系

以考定练,以考评练,以考促练,考练一体。通过考试找出学生的问题,确定练习的重点,通过考试评价学生平时学习与练习的效果,通过考试促进学生学习与练习,让考试与练习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化。

提高课堂效率是学校总体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挖掘高中潜力,改变以往的备课方式,授课方式,练习方式,降低学生的精神流失率,提高课标达成率,让学生快乐学习,高效学习,健康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