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发展的着重点放到副城和新城—关于南京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草案)建言(之五)
(2022-12-17 10:16:16)
标签:
城市规划建言 |
把发展的着重点放到副城和新城
—关于南京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草案)建言(之五)
从这个规划看,主城的规模增大了许多,而作为副城的六合、溧水、高淳,与主城的规模与实力相比,差距相当大(与其他中心城市无法相比)。新城这些年也有所发展,特别是有较强开发区的新城,但其发展步伐与力度远远不足。与杭州等城市相比,我们南京始终是个中心强,外围弱的态势,而且这种态势将延续下去。正如这个规划所定:主城是“提高城市能级,提高城市首位度的核心承载”。而人家杭州不是这样,人家的发展重心是周边重镇,产业布局和人口导入重点是外围重镇(新增的400万人口导向郊区新城),重点功能板块、经济集聚区、增长极也都在外围重镇,“形成众星拱月的组团式发展态势”。
笔者在1993年总体规划修编时就曾建言,把城市发展的重点转向周边城镇。2003年总体规划修编,笔者引用芒福德的话:“城市的希望在于城市以外”,再次提出尽快把城市发展的重点转移到新城新区的建言,得到充分肯定。然而这些年来南京的新城新区虽然也有发展,但比较起来着重点仍在主城,发展框架始终没有完全拉开。为此建议:其一,给三大副城定标并提供机遇,按照大城市(2035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达到100万)的标准提档升级、做强做优,尽快成为跨区域的综合服务功能集聚中心和主导功能辐射中心,形成带动区域城乡发展的强磁力效应,成为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其二,尽快把建设发展的重点转移到新城上来,把这种转移纳入政绩评价机制,让新城真正成为城市功能新的拓展空间和所在区域的支撑点和经济增长极。要把优化基础设施和宜居环境放在首位,引导人口和重大项目向新城集聚。要把串联新城的轨道交通和快速交通走廊建设放到优先位置,提升点轴发展效应。新城要力争达到中等城市规模。其三,针对交通枢纽优势及枢纽经济发展不足的问题优先发展龙潭和禄口两大新城,禄口是重要的国际空港,龙潭是长江上最重要的江海水陆联运枢纽,承东启西的重要门户,南京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应当借“一带一路”和“双循环”之机,超常规地规划建设龙潭海港城和禄口空港城,设置枢纽经济创新发展先行区,构建城市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核。其四,推动城镇组团、特别是跨行政区划的功能组团构建。现在南京的区、街、镇都有自己的谋划,但很少从大范围考虑与临近区域的互联互动、一体发展。有三个跨区组团建议考虑:一是板桥新城与滨江新城,这两个新城地块相接,且都是高新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能否联动发展,形成高新产业与制造业相融相促的一体化组团。二是禄口新城、柘塘新城,建议构建空港和临空经济一体发展的组团(句容的郭庄曾有“郭庄—湖熟临空发展区”的规划设想,这个组团以后可以向东延伸)。三是龙潭新城与龙袍新城,龙潭和龙袍的西坝都是国际级货运枢纽,都有临港枢纽经济,隔江对应且今后有过江通道连通,建议形成江海水陆联运和枢纽经济互联互补的枢纽经济组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