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心开敞、轴向组团”的空间格局是南京的特色—关于南京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草案)建言(之二)

(2022-12-05 10:16:59)
标签:

城市规划

建言


“多心开敞、轴向组团”的空间格局是南京的特色

—关于南京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草案)建言(之二)

 

1、落实“多心开敞、轴向组团”的都市区空间格局

对照2018年底公示的城市总体规划,这次规划增加了“多心开敞、轴向组团的都市区空间格”,这非常好。所谓“多心开敞、轴向组团”,即是以主城为核,周边城镇以交通干线为轴,绿色生态空间相间隔的城镇布局模式。(南京地区低山丘陵河湖穿插其间,构成产业与城镇的跳跃式分布多心组团、大疏大密式的空间布局格局是南京规划界多年探索、逐步形成的城乡空间格局基本框架,是南京空间布局的特色与优长。在新时代应当承接并进一步发展。

这些年来,南京城市多心组团发展遇到重重困难,随着城市的超常规发展,建成区“摊大饼”式的蔓延的强劲惯性,城市中心区的强磁力效应,导致周边城镇在功能上强依附性,以至被主城蔓延吞噬而成为主城的一部分这种依托主城资源连片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观念,在领导层管理层以至学者中至今仍有相当的市场,仍在发挥作用。从这个规划看也能看出一些问题,如公示件第14页“规划实施评估”表述的“中心城区有效拓展”、“东山、仙林等片区加快融入主城”等即是。(原文建议改为“中心城区有效有效提升”)

这个规划将“多心”表述为“服务于不同区域和地区的公共服务中心”,笔者以为应当是“相对独立的综合功能中心”,而不仅仅是“公共服务中心”。关于“开敞”的表述应当加上“城镇间的绿色生态隔离空间”。

再就是规划应当明确“都市区”的范围。

2、在空间布局结构上更明确的提出主次发展轴线

南京上轮总体规划中提出“两带一轴”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即“拥江发展的江南城镇发展带和江北城镇发展带,沿宁连、宁高综合交通走廊形成的南北向城镇发展轴”。而这个规划只在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上提出了“四带”,即:沪宁合创新服务中枢发展带、沿江绿色智造发展带、宁淮宣和宁杭滁生态经济发展带。这“四带”指向性很强,但包容性不足,重点不突出,主次不分明。笔者以为,应当突出长江在轴线上的主体地位,沿江产业城镇所依托的沿江束状综合交通走廊是以黄金水道长江为中轴的,江海水陆联运、两岸的产业城镇发展都离不开这个依托,一江两沿应该是一体的、紧密关联的。建议在空间布局上明确地长江绿色经济主发展轴,并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也是拥江发展”的需要根据南京地域南北狭长发展特征,建议沿宁连、宁宣综合交通走廊形成的南北向生态经济发展轴作为次发展轴,保留沪宁合创新服务中枢发展带、宁淮、宁杭、宁滁生态经济发展带,形成主次分明、特色各异的轴带发展格局。

(下图为公示件中的南京都市圈发展格局图)

“多心开敞、轴向组团”的空间格局是南京的特色—关于南京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草案)建言(之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