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发展南方冬季农业的几点建议
(2022-07-10 20:33:40)
现在人们都在谈“绿色环保”“碳中和”“粮食安全”这类的话题。农用化肥价格上涨,农民的种植成本增加,尽管国家对化肥价格上涨进行了补贴,但农民的种植效益仍然不高。要破解这类难题,应该从多方面着手,其中之一就是要有效地减少化肥的用量,增加有机肥的用量。同
时冬季农业也是提高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之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南方的冬季农业可谓是热火朝天,尤其是绿肥的种植更是显示了其有机肥料的成效。然而随着农民外出务工与早稻抛秧的推广,绿肥的种植几乎成了
历史。
面对现实,笔者对恢复发展 南方冬季农业提出如下建议:
1、要重视开发南方冬季绿肥种植技术
一是绿肥与油菜品种的研究:多年前我曾对原农业部官员建议:现在的绿肥主要品种紫云英生育期太长,与
早稻旱育抛秧的季节矛盾突出,紫云英须到开‘三盘花’时翻耕才肥效最佳,而现在的农民可等不到那时候。再者紫云英的耐渍性差,种子的产量低。能否研发出耐低温、耐渍、生长期
短、生物学产量高的绿肥品种。而这位官员却问我手中是否有这样的材料
?我手中没有,但国家有那么多的农业高校与科研部门他们就不能研发或引进吗?
二是研发配套的机械化栽培技术。播种可用农用飞机大面积播种,但稻田分厢开沟的机械还是空白,以前是人工开沟,在我的老家上世纪七年代甚至用牛犁沟上级都不请允许。因犁出的沟翻上来的泥压绿肥多,且沟排水没有人工开的沟通畅。还有春季绿肥翻耕的机械,现在的耕整机还不配套,最好是能两次整田(先翻后整),但这又增加了成本,如何解决就要在机械上考虑了。
2、多种形式引导种植优质油菜
实际上近年南方的一季稻面积在扩大,为推广油菜(大麦)---一季晚稻提供了空间。种植“双低油菜”的意义我曾在博文中讲过,不仅食用油,还有饼,可作饲料。
还有大麦,现在能有效防治大麦赤霉病,大麦作饲料成了可能。有人曾提出过“大粮食观”的理念,食用油、、饲料的产量增加,势必会减少谷物粮食的消耗,也可说是提高了粮食安全的系数。
菜饼更是优质的有机肥。
除了鼓励农民在自己的承包田种植优质油菜、大麦外,还可引导油脂企业、有机肥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季节性(冬季)承包农田种植油菜、大麦。
当然种植油菜可不能同以前那样育苗移栽了,要用适宜直播的品种,这里仍然要有翻耕、分厢、开沟、播种施肥的机械,并且是季节性强。
3、因地制宜发展冬季特色种植
如传统的冬季蔬菜,尤其是有加工能力的蔬菜。还有大棚蔬菜,食 用菌等。丰富居民的蔬菜品种与结构,
又能增加收入。
发展冬季农业需要的是正确的引导与政策扶持。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