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抢玩具行为的引导浅谈中西方理念的取舍

(2011-06-07 03:54:45)
标签:

海岚

早期教育

儿童教育

学前教育

东西方兼容

育儿

分类: 加拿大美国儿童教育


从抢玩具行为的引导浅谈中西方理念的取舍

海岚

 

偶然一次看到新浪博客大讲堂里专家回答家长的提问,其中一位家长提出,“我家男孩两岁半,性格偏内向,胆子偏小,跟小朋友玩的时候,如果别人看上他的东西,直接一拿就拿走了,他根本不在乎,也不知道去要。有的小朋友有侵略性,打一下或推一下他也跟没事似地,我担心上幼儿园了,像他这样就是被欺负的类型,怎么样才能教育和改变他呢 向育儿专家XX提问。还有我最初开博的时候也看到新浪育儿专家里的一位博士对家长关于孩子抢玩具行为的解答,就发现在对待这样一个天底下所有的孩子都会犯的“错误”的问题上,中西方的做法之不同和背后价值取向的差异。

 

教育从来都是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服务的,儿童教育作为教育的起始环节,在很多教育理念,方法的背后同样体现了这些深层次的价值取向。

 

中国现在处于世界化现代化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家长对传统的教育原则方法开始反思,越来越重视孩子分数以外的未来竞争力的培养。中国世界化的过程也把我们的眼界放宽放广,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就非常关注西方的教育理念方法。在这样一种大形势下,是不是西方的就一定是最好的,是不是最适合中国孩子?怎样多一点理智,多一点科学的取舍呢?

 

中国传统观念多认为孩子抢玩具这是小事儿,大的让着小的。所以有些中国育儿专家给家长忽略不计,让孩子自己解决等类似的建议。而在西方儿童教育理论中,多把正确引导儿童这种行为看做是培养孩子的(前)社会行为的一部分,把引导孩子抢玩具的行为看做是极好的孩子学习正确表达自己,正确沟通的机会。在很多相关课程里有关于对这个问题的正确教育方法的介绍,我找工作的面试中也被问及了这个问题,所以对这个典型题印象非常深刻。

 那对这个问题中式和西式,家长要从什么角度去取舍呢?

 中式观点里面蕴含了中国的传统价值,比如,沉默是金,忍让为良好品质等。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现代社会发展已经证明这些传统的价值观不是对人性的尊重,在对人,对社会的正确表达上都out了。

西方儿童教育理论方法中把对孩子抢玩具行为的调节作为一个培养教育孩子的必须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这里面蕴含的价值观是是培养孩子对他人的物权的尊重(北美对个人财产,隐私等的绝对尊重也是这一价值观的体现),对自己合法权益的正确维护(个体知道如果正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现代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在对被抢和抢玩具的孩子的双方的正确引导的方法上体现的都是这些价值观。

 但要强调的是这不意味着不鼓励孩子分享这一人性美好品德的培养。事实上,当用正确的方法制止和示范给孩子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后,马上告诉孩子,当我玩完了,我会让你和我一起分享,或建议孩子你不要抢我的玩具,你好好和我说,我会和你分享这个玩具的。在加拿大社区公园孩子们玩的时候,家长们也非常鼓励孩子们分享玩具,美国这边也一样,但在这个环节之前会告诉自己的孩子,这是人家的玩具,你不可以动。加拿大的家长会鼓励自己的孩子去问拥有玩具的孩子,我可不可以玩你的玩具?有点小差别。但大方向都是要孩子尊重他人意愿的基础上平等分享。

那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的正确表达自己,正确的和周围的人和事的沟通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从这一点上,我认为在对待孩子抢玩具的问题上,西方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这不意味着一切“披着西方外衣”的东东就都是适合中国孩子的,不能盲从。中国家长要分析一下来源,走马观花拈来的可能已经偏颇了。还要分析一下对孩子未来竞争力的培养,对未来现代文明社会的适应程度等角度来决定取舍。

 

 具体孩子抢玩具行为的指导示范方法,请参阅我的博文《也谈如何疏导孩子抢玩具的行为》,还有《帮助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也有涉及的部分,这两篇均在博文分类里美加儿童教育一栏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