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幼教行业各类专业要求看中西幼教

(2011-06-03 05:02:58)
标签:

海岚

育儿

北美儿童教育

儿童教育

教育视点

学前教育

东西方兼容

分类: 加拿大美国儿童教育

从幼教行业各类专业要求看中西幼教

 

海岚

 

在北美幼儿园,教室里除了主教师,还有助理老师。在加拿大,没有执教资格的助理老师是不能单独和孩子在一起的,家庭幼儿园相对要求低些,美国没有这样严格。而幼儿教师的执教资格一定是早期儿童教育专业,最低起点是college。也就是说幼儿教师一定要懂得儿童认知发展和专业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不要求会弹琴啥的,比如我,不会弹琴。而中国的幼师则要求弹琴绘画啥的,是一些基本技能。在北美幼儿园,绝对不会教孩子具体的画画。

 

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级别的要求,是对口而不是唯高则好。比如我们的工资是类似走专业技术职称的,一定是这个专业才能享受这个序列的工资。如果是这个专业,college,大本和硕士的起薪不一样,但走的是专业序列。如果不是早期儿童教育专业,即使是心理学的博士,也只能拿非专业序列那个档地工资。这个和国内唯高学历是求不是一个概念。国内不只是说幼儿教师,比如所谓的幼教专家,是高学历就一好百好了,也不看看是否专业对口。道理很简单,即使都是教育专业硕士,如果你是教育的社会和哲学的基本原则专业的硕士(Social and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那和儿童教育有什么关系呢?

 

关于幼儿教师和孩子的关系,我记得我在加拿大学早期儿童教育的时候,我的儿童观察这门课的老师芭芭拉,一个曾经的幼儿园园长,一个身患癌症还是蒙特利尔龙舟协会会员的犹太老太。在开课第一天导言的时候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她在给她幼儿园选择教师的时候,一位应征者,面试对各种问题对答如流,专业文凭上样样看起来都非常棒。她录用了这位老师,她当然暗中观察这位新教师。她发现她穿着非常洁白漂亮的衣服上班。在幼儿园里,几乎每天都有自由paint的活动,所以当一个孩子小手沾满了各类颜色跑过来要和她拥抱的时候,她本能地往后躲。芭芭拉就告诉这位新教师,没有通过试用期。因为当孩子向你来拥抱的时候,想不到你的衣服的问题,但你往后躲,对孩子的要求是一种拒绝,孩子会有挫折感,而老师是时刻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的。最后,芭芭拉强调,记住,在教室里,没有一件事是关于你如何如何,都是关于孩子的,你永远都是因为孩子而存在。我对芭芭拉充满敬意,所以她的训诫是我职业生涯中永远不忘的。所以一个经验丰富的园长,要你的专业技能,还要你是否有一颗爱孩子的心。用心,用专业去从事儿童教育工作。

 

    还有前一段时间看到一位妈妈给孩子选幼儿园的过程,这位妈妈举了一个幼儿园的例子是这个幼儿园是清一色的年轻老师,这个是作为优势提出来的。加拿大正好相反,最喜欢有专业背景的妈妈。因为做了母亲会更有体会,心智会更加成熟。如果两个条件相当的应聘者,当然是妈妈获胜而不是年轻小姑娘。

 

从这里可以看出,幼儿教育阶段的重点中国和西方不同。西方强调的是理解和尊重儿童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幼儿教育是在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上进行的。中国的幼儿教育更多的是老师决定如何如何。老师如何能教孩子的具体技能。

 

在北美幼儿教育中还有一种理念就是让有些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在普通孩子的生长环境中成长,但他们的确有特殊需求,怎么办?这个就有专业人士叫“shadow”。影子,就是时刻和这个孩子在一起,防止对其他孩子有侵害行为和提供第一手的教育信息,让这样的孩子尽可能地和正常孩子接触。这个行当我们国内的幼儿园大概没有。

 

还有语言理疗师,这个一定是语言表达和沟通专业的硕士(language speech and communication)为起点。泰儿现在参加的一个每周两个上午的班儿就有这样的老师,是为班里有些语言注意力等发育稍有一点缓慢的孩子准备的,而我是觉得她们的专业技巧对泰儿这样我在家只讲中文的孩子的英语启蒙很好。

 

从这些细化的各类专业可以看出,西方对早期儿童教育的个体差异和早期干预的重视和规范科学的要求。中国现在不是不重视早期儿童教育,是重视,比如幼儿园收费很高。国内好的幼儿教师难求,不是幼儿教师本身的错,是体制和观念的问题。没有一个系统严格的保障幼儿教师待遇和专业提升的体系。幼儿教师,如果做好了绝非易事。社会要提供高工资,有效假期等手段来保障这个行当的稳定持续。

 

     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稳定还要提高。在北美幼儿教师每年至少两次的行业年会,来提高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在这个年会上,有行业泰斗来介绍最新的专业动态,有经验丰富的同行介绍好方法等。这笔钱我想现在中国幼儿园可以从高收费里拿得出,但为什么做不到呢?

 

还有对从事这项专业工作的人员的要求国内还不科学,幼儿教师要年轻,年龄大一点就要去做保育员,这对专业知识和经验都是一种亵渎,有什么科学根据呢?从人权角度讲是年龄歧视。

 

而幼教专家我现在也没整明白国内对这个行当的界定,看看新浪育儿的专家序列,当然我没看全,只看了前几名哈,袁爱玲老师,那是专业对口的当之无愧的专家,有些连自己的职业生涯,专业背景都没有一个清楚的交代。看来专家容易,行业标准难呀。那让渴求幼教指导的家长们如何取舍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