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谈如何疏导孩子抢玩具的行为

(2010-11-17 10:41:25)
标签:

少儿

加拿大

玩具

行为

早期教育

教育

分类: 加拿大美国儿童教育

 

加拿大美国的孩子也抢玩具

——也谈如何疏导孩子抢玩具的行为

 

海岚

 

    经常听到孩子的家长问起孩子抢别的孩子的玩具,不知道怎么办好。刚巧在新浪博客上看到一位家长对一位教育博士的提问,也想将我在加拿大学到的和用到的教育方法和大家分享。这位家长是这样问的:程博士,我女儿快三岁了,她有个年龄一样的堂妹,两个人每周都在一起玩。但是女儿总是抢妹妹玩具,有时甚至是无理要求。两人相争时,多半是妹妹主动放弃,来平息纷争,但有时也会打起来。我的做法是看动手之际,抓住女儿的手,对她说:这样不对,然后转移视线,玩别的。可她有时不能接受,大哭大闹,撒泼。家人对她的这种行为多少都有看法,她自尊心很强,被说得多了,能感觉到她行为和心理的微妙变化。我特别希望能够积极地帮助她,而不是把她早早地定性为坏孩子,性格有问题的人。而其他家人文化程度不太高,在育儿方面不太重视,我试图进行沟通,但是很困难。请问老师,我该怎样处理,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纠正行为?

 

   加拿大美国的孩子都有抢玩具的现象,这很正常,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成人培养各个方面的技能,有些行为不是家长期望的,需要成人疏导,这位家长说的很好,不能定性。这是成长过程的一部分。正因为如此,需要家长和幼儿老师一起努力培养孩子的前社交技能(pre-social skill/social skill).

 

   其实这位家长已经用了很好的一个方法,就是注意力转移法,这适用于很小的宝宝。稍大点的孩子就应该试试以下两种方法:

 

    一,首先成人要蹲下身子,使自己的实现和孩子的视线在同一水平,不能居高临下。要把两个孩子或多个孩子抓抢的玩具拿在你的手中(这里特别强调,有的家长误认为这个动作是把玩具抢回来,错!你或者老师把玩具握在手中是停止抓抢行为,不要直接就送回被抢的孩子的手中,因为问题还没有解决,成人的目的是教育孩子而不是简单粗暴平息一场小冲突),停止抓抢行为并得到他们的完全注意,要有眼睛对眼睛的交流,分别握住每个孩子的手,客观描述一下你看见了什么,例如,‘我看见妹妹正在玩这个玩具娃娃,姐姐过来从妹妹的手里抢过来了。。。’这样是让孩子明白她们所处的情形,然后指给姐姐,你看这样做妹妹很难过,你看她的脸是难过的表情,或她都哭了,我们不要做让妹妹难过的事情,如果你想玩这个娃娃,你要先问问妹妹,等你玩玩了,我可以玩吗?如果妹妹不给,你就要等妹妹玩完了才可以,绝对不可以抢。这个方法是利用和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因为同情心是一切美好情感的基础。

 

    二,教姐姐找一个妹妹喜欢的玩具,问我们可不可以交换一下,但要注意,如果妹妹摇头,也要告诉姐姐妹妹不同意,你只能等妹妹玩完了。如果姐姐继续哭闹,就像博士说的,冷处理,对一切负面行为都不要给予正面或负面的强化。你和她争辩,呵斥她,求她等都是给她不当行为的强化,等她冷静了才可以使用我介绍的第一种方法做进一步的交流。

 

    世界各地的孩子都有或多或少这样的行为出现,主要原因是孩子缺少沟通的技能,不知道怎样用合适的方法和怎样的语言交流来表达自己的诉求,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无数次示范。一个非期待行为的矫正是一个长期不断重复的过程。慢慢的孩子在成人的指引下会将这种学习变成自己的自觉行为,也就成长了。

    还有在西方教育理念里非常强调人性本身,我们在疏导孩子抢玩具的行为还有一个间接调节法,就是一样的玩具有好几个,减少发生“抢”的可能性,当一个孩子要另一个孩子正在玩的东西,马上能拿出一个相同的,就化解争抢了。我个人不太喜欢这个方法,认为是资源浪费,但也不失为一种方法。而且如果是有的孩子非常习惯抢别人玩具,不仅仅是自己想玩却得不到的情况,这种方法就不行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