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哥与鱼丸

(2014-07-17 11:39:49)
标签:

那哥

甲子鱼丸

甲子港

宋帝昺

蛇鲻鱼

分类: 发现城市之美

图文/泉影

 

      甲子在六、七十年代就是广东十大渔港之一。濒临南海著名的甲子渔场,春秋汛期,到甲子港停泊、补给的外港渔船近千艘。因为优良的自然条件,而素有“金甲子”的美誉。

那哥与鱼丸

 

      为了去东宫码头看鱼市,我起了个大早。清爽的海风夹着熟悉的鱼腥味扑面而来,归航的渔船打破了晨曦的宁静。鱼码头上,商人和卸货者的喧闹声响彻云霄。一担担的海鲜被挑上岸来,好多鱼我一时叫不上名了,但有一种头扁有鳞,样似蛇形如鲻的鱼我一眼就叫出名字,伸手去摸那很有质感的鱼鳞,手感比别的鱼粗糙,这就是被甲子人称为“粗皮那哥”的蛇鲻鱼,它其实是狗母鱼科中的一属。小时候我很怕吃“那哥”,因为鱼刺多,吃得很费劲。甲子的小孩如果能独立吃“那哥”,那吃鱼的功夫就算是过关了。一条巴掌半长的新鲜那哥鱼,足有一斤多重,其肉质比巴浪鱼细嫩,价钱自然也要高一些。将那哥切成大段,与萝卜一起煮汤,那是一款很鲜美的家常菜。

       曾有外地客逛甲子鱼市,见到这外形凶猛怪异,肉质洁白的大鱼,询问“这个是什么?”,卖鱼的答“这个是那个(那哥)”,对方一头雾水,再问“那个是什么?”卖鱼的灵机一动,指着面前一盆鱼丸说:“那个(那哥)就是哐当哐当剁成了这个。”鱼贩子未能说清楚那哥鱼,却说出了大名鼎鼎的“甲子鱼丸”是怎么炼成的。 

那哥与鱼丸      在甲子,那哥鱼不是主要用于鲜食,而是用来制作鱼丸。甲子鱼丸和汕头的牛肉丸一样名扬四海,两者在制作工艺上一脉相承,在滋味口感上都以鲜嫩和酥脆闻名。如果要挖掘甲子鱼丸的幕后故事,那哥鱼肯定是最重要的功臣。甲子也出产鳗鱼、淡甲等高档鱼,但这类鱼打出来的鱼丸不见得好吃,而相对廉价的那哥鱼肉质反而更加细嫩,用来制作鱼丸,口感特别爽脆,因而甲子鱼丸几乎都用那哥鱼打成。

      鱼丸在甲子已有悠久的历史。据说当年宋帝昺与陆秀夫逃到甲子待渡,被当地义军捉住,惊恐万状的帝昺知道对方是大宋百姓,便道出帝王身份。义军首领郑复连忙让妻子用甲子名肴“鱼丸”款待宋帝。饥肠辘辘的帝昺尝后,觉得鲜美无比,龙颜大悦而称“甲子鱼丸”有救驾之功。因为救过圣驾,受过皇封,所以鱼丸被视为甲子名菜之首。

      甲子鱼丸形佳味美,不但鲜甜爽脆,而且保持了鲜鱼的原味。其制作极讲究,选料精、原料鲜、制作细,道道工序都大有学问。儿时的记忆中,卖鱼丸的小贩串街走巷,简单的炉具热气腾腾,一颗颗洁白圆润的鱼丸上下翻滚,加一小勺盐、一丁点猪油葱花、一小撮芹菜末儿,盛到大海碗里,热乎乎香气扑鼻,这就是酽酽乡情,浓浓乡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