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在天涯看到网友Betty的一则帖子,勾起我对那个钢笔时代深深的怀念,此时看着手中这支斑斑驳驳只剩铁色的钢笔,陷入了百感交集的回忆中,那个灰色年代的记忆碎片,让我对现实的不满有些释然。
Betty说,“看到家中抽屉里睡大觉的几支钢笔,还有那个已经干枯的墨水瓶子,不由想起‘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诗句,充满惆怅之感”。如今家里有了电脑,他在键盘上打字的速度比用钢笔写字快得多。用电脑习惯了,如果拿起笔来,再也找不到当年的感觉,甚至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有时候想起来,真是有点伤感”。
我上小学三年级以前,都是用铅笔写作业,那时候对钢笔垂涎不已,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也能拥有一支。见到大人们的上衣口袋上别着钢笔,就认为这个人特别有文化。直到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老师才要求用钢笔写作业,父亲给我买了第一支钢笔,虽然是最便宜的那种,但我仍特别激动,每天上学,我都把它放到书包最安全的地方,生怕丢失了。初中时,用存了一年的零花钱买了一支“英雄”100水笔(记得那时是十七元),惊为天人:书写流畅,出水稳定,很顺手!
从中学到现在都一直用钢笔,无他,习惯于看墨水迹发亮再变干那种享受。间中也使用圆珠笔,乃迫于无奈也,像高考时的一些试卷纸就只能用圆珠笔,如果用钢笔的话,会化开一大片,所以都先用钢笔在卷上写个字试试再确定用何种笔,如果只能用圆珠笔的话,表现肯定大打折扣,呵呵。
工作后,使用钢笔的频率少了,但仍喜欢在包里插一支钢笔,就像戴表一样,虽然手机也可以看时间,但我从不用它,所以买的每一支笔都务必上手。每天用钢笔写日记,看书时用它在本子上记些什么,是生活必须的内容。有时翻看很久以前的日记,仅从笔迹就知道那时的心情,早就忘掉的往事浮现脑海,这是在电脑上看日记所没有的感受。
自己对笔的要求都是以实用性为主,所以一向对收藏级别的笔不太感冒,尽管如此,到今天,过手的钢笔已有几十支了。钢笔和手表一样,虽是工业制品,更是一种文化,没有一定的底蕴,只能流于附从。有很多的事物不要带功利心去看,会开阔许多。琴棋书画都是这样,它会给你的内心带来丰富的感受。
我常想,一支笔,如果主人用它写过优雅的文章,那么它就应该是优雅的。如果主人用它写过严谨的方程式,那么它就应该是严谨的。如果主人用它谱写过激情的旋律,那么它就应该是充满激情的。再如果,如果主人用它写过浪漫的情书,或是写下过海誓山盟,那么它应该一直会记得,也会时常提醒它的主人记得……

笔尖的材料:
一支好的钢笔的笔尖通常是使用黄金制造的。一般是12K和14K的,但是也有使用18K金制造的。由于黄金太柔软,所以还会在笔尖上焊上一个用铱或钌的材料制成的圆球,通过打磨抛光那个小圆球后形成一个完美的书写表面。笔尖的软硬是通过笔尖的厚度和笔尖的长短来控制的,一般各厂家都不一样。在比较便宜的钢笔上笔尖一般是用不绣钢或镀金的其它金属制造的,其寿命虽不如金笔尖持久,但是也有很多的普通笔尖十分的好用啊。不过因为各厂商的技术不同,所以要想找到你喜欢的笔尖就要多试用几个厂商的笔了。

笔尖的大小:
一般钢笔厂商会在笔尖上标注上笔尖的大小和类型。
一般标注EF,F,M,B,BB的是标准型笔尖。
如果标注为OM,OB,OBB的就是偏斜尖。
常见的笔尖大小,主要有五种,由细到粗分别为 :
EF=XF=Extra Fine
笔尖的宽度约:0.24mm~0.28mm
F=Fine 笔尖的宽度约:0.28mm~0.34mm
M=Medium 笔尖的宽度约:0.34mm~0.44mm
B=Broad 笔尖的宽度约:0.44mm~0.54mm
BB=Double Broad
笔尖的宽度约:0.66mm~0.86mm
有些厂商则还有更细分的笔尖,如比EF还细的EEF,比BB还粗的3B(Triple Broad),介于F和M之间的MF尖。
虽然各厂牌对于笔尖Size的定义并不相同(就是M品牌的M尖,可能写出来比P品牌的粗或细),但笔尖的宽度大都介于0.18mm~0.86mm之间,而某些厂商为了配合个人书写偏好,则还有斜笔尖,如:
OM=Oblique Medium
OB=Oblique Broad
OBB=Oblique Double Broad
一个好的笔尖是一支好笔的灵魂,所以挑一个好的笔尖很重要。基本来说日常的中文写作使用F的笔尖就行了。如果喜欢写大点的字可以使用M尖。B,BB由于太大,不是很适合一般大小的中文书写,比较适合签名。一般日常中文书写用不到偏斜尖,如果是练习书法的朋友可以试一下偏斜尖,可以写出不同的效果。通常来说日本厂商的笔尖在设定上比欧美的要细。所以喜欢写小字的朋友可以买日系品牌的产品。还有钢笔的出水量也是控制笔划大小的重要因素,出水量大的笔一般线条比较粗。关于笔尖的弹性,由个各人的喜好不同在买笔的时候多试一下就好了。我个人喜欢软点的,这样写字久了没那么累,这也是钢笔的乐趣所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