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锡山秦氏】无锡寄畅园和颐和园谐趣园的关系

(2014-03-30 19:48:17)
标签:

无锡

锡山秦氏

寄畅园

谐趣园

文化

分类: 历史

 

 
http://www.people.com.cn/media/20040920/338523.tif.jpg
  麟庆《鸿雪因缘图记》中《寄畅攀香》

  近闻暑假颐和园又出现旅游高峰,数以万计的学生、游客云集。避暑爱去水畔,被称为“夏宫”的颐和园因有昆明湖,赢得人们的喜爱。
  园中之园的谐趣园尤让人欢喜。我每次去颐和园必漫步谐趣园。它是皇家园林又弥漫文人园林意境,蕴藏无限诗情画意,是元、明以来文人诗画的组合。寄性怡情,一步一个诗画幻境。北方园林透着江南风情,有独特的艺术创造,是少有的园林明珠。
  说来话长。康熙、乾隆六下江南,把江南名园移植北京不下数十。谐趣园是最大最成功的一座。这不是随兴说的,有乾隆写惠山园诗为证。乾隆写惠山园八景诗,前后有十五次,四十五题,共计一百五十一首,是对各地各园咏诗中最多的。
  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第一次下江南来无锡就极赞赏惠山左边的秦氏园。以后五次来,无不再游此园。最后一次康熙四十六年(1707),来接驾的诗人查初白写:
  “山光水色尽沾恩,
  风月兼留雨露痕。
  头白村翁传盛事,
  銮舆六度幸名园。”
  六次无一次不来,当然叫无锡城乡盛传哄说了。这园子本来倚山临水,有山水佳境,是明中叶正德年间的尚书秦金买来辟为花园,名叫凤阁行窝。子孙又增补装修,环以清流,荫以佳木,成为胜地。康熙来时仍是侍读秦氏的园子,得康熙题名为寄畅园。园中山中高处宸翰堂高悬康熙为园子写的“山光水色”、“松风水色”的匾额。乾隆十六年(1751,辛未),乾隆第一次南巡就来到这里。他写《惠山园八景》诗小序:
  “江南诸名墅,惟惠山秦园最古,我皇祖赐题曰寄畅。辛未春南巡,喜其幽致,携图以归。肖其意于万寿山之东麓,名曰惠山园。一亭一迳足谐奇趣。得景凡八,各系以诗。”
  乾隆把畅春园图画下来,仿照建于清漪园东北角,著名的有八景。八景为观时堂、墨妙轩、就云楼、澹碧斋、水乐亭、知鱼桥、寻诗迳、涵光洞。
  经过岁月变迁,历史沧桑,尤其英法联军之役受到破坏,嘉庆因“一亭一迳,足谐奇趣”,改称谐趣园。慈禧重建时,建起游廊连接起来,又加筑围墙,成了园中之园,景中之景。有知情人探求载时堂仿寄畅园的嘉树堂,知鱼桥仿知鱼槛,……也是很有意思的考证。总的来说,惠山园很像寄畅园。仍有乾隆诗为证:“偶称寄畅景,因涉惠山园。台榭皆曲肖,主宾且慢论。”“因写秦家墅,规模肖宛然。只输少古树,一例蔚春烟。”
  但寄畅园又是什么样子呢?乾隆后期的《南巡盛典》有寄畅园一图,可见。又嘉庆十四年,麟庆来游,也画了一张《寄畅攀香》图,并写“入门即知鱼槛,依槛垒石为沼,其水从寺而左,淙淙,注为清渠。沿沼过桥为嘉树堂,寻山径纡折而上,极高处为梅亭。沿山右转为宸翰堂、天香阁、卧云堂、凌虚阁,而介如石又在其南。”
  可见谐趣园是仿寄畅园的真山真水,以大池塘水为中心,众多桥加深水面,有高山、假石、幽洞环绕,其中添上台榭屋宇,种上嘉木,每一点都成图画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09月20日 第七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