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少游全息成像----评许伟忠《悲情歌手秦少游》
(2014-03-21 10:44:56)
标签:
秦观秦少游许伟忠悲情歌手高邮文化 |
分类: 历史 |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代表作为《鹊桥仙》(纤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满庭芳》(山抹微云)等。评注秦少游,是一个冒险的历程。因为他涉猎广,才情高,知识渊博,见解独到,随意点染即成绝唱,又任情任性,有挫败灰暗的人生阶段,也有挥洒恣意的人生高峰,既是文学大家,又是杂学杂家。没有秦氏样样精通的十八般武艺,如何能进入他的内心,体现他的精神世界和生命感受?
评注秦少游,是一个冒险的历程。因为他涉猎广,才情高,知识渊博,见解独到,随意点染即成绝唱,又任情任性,有挫败灰暗的人生阶段,也有挥洒恣意的人生高峰,既是文学大家,又是杂学杂家。没有秦氏样样精通的十八般武艺,如何能进入他的内心,体现他的精神世界和生命感受?既要评其人其学,又要为之写传,没有对于传主的深刻把握和独到理解,是无法出新、出彩、传神的。
许伟忠通过为秦少游生平历史写传,通过对秦少游艺术成就的接受史和批评史分析,通过对重点诗作、词作、杂说、历史事件的抽丝剥茧,解析了秦少游悲情人生的根源和内在人格的特质,剥离了世人对秦氏“风流才子”的片面性认知和简单画像,不谀美,不矫饰,重点围绕着秦少游一生渐行渐远、悲情体验不断递进、加深与上升的历程,用“悲情”、“歌手”为其定位,是对秦少游为学、为文、为人的精准概括和新颖提炼;少游若泉下有知,不会发出“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哀叹,应欣慰于还有后世学人的知音知己、惺惺相惜。
在一个文明古国,文化历史和名人名家名著,是历史遗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苏东坡在秦少游死后说,“此人在,必将大用于世,不用,必有所论著,以晓后人”,许伟忠《悲情歌手秦少游》,作为一个文化个案深具启发意义,起码在秦少游的家乡高邮这片蕴含丰厚滋养的水乡,在享受过秦少游文化福祉的后人中,做了一回拓荒者,怀着对文化历史负责的态度,完成了使秦少游一生情状一世英才“以晓后人”的任务,用收放自如、繁简有度、通俗易读的文字,来对接文化传承的本质内核。
秦少游的悲情一生,词作在不断被吟诵传唱,他的形象外化为一个游吟歌手,随着他流动的文学生命高歌千年,继续散发着一种全新的绵长的生命活力,泽被后世,感召桑梓。这是高邮人的幸事,也是文学界的幸事。
2010年10月25日11:14 扬州晚报 王树兴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