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应当是一个褒大于贬的词语,务实的人、务实的风格、务实的公司。务实的人无疑是一个褒义的词语,展示其自身工作中的实效要求。务实的公司呢?一个公开宣称自己就是务实的公司会有什么样的特征呢?务实用在公司上,似乎就比用在人上偏中性了很多,既有重视实效的褒义,似乎也含有一些其他一些中性的含义。什么是务实的公司,在我看来:务实的公司似乎就是追求短期、简单、实用的目标,采用直接性的手段的公司。
务实的公司使用的目标都是实用性的,基金净值增长率,发行规模,费用额、利润。这些在平衡积分卡中的客户与财务方面的简单数据指标是实用的,而过程指标、能力建设、成长指标、员工指标过于虚无,花费的精力不小,结果的实用性难以考量。提高了不会有人说好,因为提高这些指标耽误了实用指标却会带来很多的负面评价。慢慢的这些非实用指标的权重越来越小,越来越不受人关注。在实用性指标面前,虚无的指标是不堪一击的,离结果越远、越带有不确定与明确性,就注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为这样的公司所忽视。
务实是寻求简单标准的。一个复杂的标准很难达成一致的结果的。如果一个模型中有了2个以上的参数,由于每个人对参数权重的设计不同,会造成结果的难以一致,而对参数的讨论又显得没有什么直接而实用的意义,远不如直接用一个简单标准来得实在。所以,在一个务实的公司中,标准简单的业务更容易受到重视并产生绩效,而评估起来较为复杂的业务,其得到的评估结果往往模糊,最终使业务人员无所适从,从而都重视起简单标准的业务,使公司中的四处充满简单的绩效标准,良好的绩效,“不要把事情看得这么复杂”,也算形成务实公司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务实是追求短期目标的。与短期目标比起来,长期发展中的问题都会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要想长期活得好,首先就是要在短期能够生存下来,而一个务实的公司是现时的,对于长期目标所做的工作,其价值得到认可的程度,很难超越达到短期目标所得到的认可。也许在工作布置的时候是任何事情都很重要,但是,一旦发生短期目标完成不佳,引来的将是负面的评价,而长期的目标的完成只是锦上添花的事项。公司最终评估的只是短期目标的部分。人精力有限,如果不是超人,员工只有以短期目标为核心工作,放弃其他的目标,才能够在务实的公司中有短期的良好生存空间。所以,在一个务实的公司,无论公司如何倡导能力的建设、长期的发展,没有短期目标的良好表现,就不会有在一个公司的地位。只有认清了这个事实,并顺应其要求,务实的公司才能提供一个略微良好的工作环境,否则将是四面楚歌。
务实的公司擅长采用直接性的手段,如针对销售成果的激励,重视销售中的关系性,为拿到项目组织快速团队,鼓励“势利眼”的做法,员工关系中的实用主义色彩都是其表现。在这样的公司,理念与管理对公司的贡献都不够直接,业务与关系本身才是最重要的。品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得到清晰的结果。间接性的手段难以得到认可,与相关人员的商业关系比公司非绩效形象的传达要重要得多。品牌只是投资业绩的代名词,而非客户的非业绩感受,在品牌的价值与关系中,强化价值的作用,既是赌注自己的核心业务,也是务实的重要表现吧。间接性的手段因其间接性,价值难以评判而不受重视。直接性的手段判断简单、作用明了而被众人所推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