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投资理财 |
看看我们的周围,理财似乎还没有成为大多数人的习惯。只有当我们想要买房子的时候,才想起需要准备首付和日后还贷的款项;只有当孩子出生以后,我们才发现教育费用是如此昂贵;只有当我们熟识的人因不期而至的重病陷入困窘,我们才发现高昂的医疗费用轻易就能成为破坏家庭财务健康的杀手;看着自己曾经抱过的孩子长成了大小伙子,才发现退休生活已经近在眼前,忽然间就理解了老干部们为退休工资而四处奔波的原因,从而急急忙忙计算起自己的养老金是否足够。
可是,不管你是否养成理财的习惯,财务数字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每月1000元的生活支出与每月5000元支出的生活方式是有很大差异的,它意味着可以到超市自由选择绿色蔬菜还是到菜市场买应季菜品;意味着偶尔打车上班还是连空调车都不予考虑;意味着外出就餐时可以不受约束地放纵自己享受美食还是首先考虑价格能否承受。
通常人们认为,收入的高低直接制约着支出和生活的舒适程度,所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赚更多的钱(追求更高的收入);但是对收入的性质却很少有人留意 — 收入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工作收入和非工作收入。工作收入是指劳动带来的报酬,而非工作收入就是资产带给我们的收益。一般家庭的资产可以分成生活资产与非生活资产。生活资产是我们生活必需品的一部分,它带给我们生活享受的同时,还会带来费用支出而不会带来收入。例如,住一套大房子,感觉的确很好,但我们需要为此支付装修费、物业费、取暖费等等大笔的费用;如果把自己住的房子卖出去,固然会带来一笔额外收入,但毫无疑问会降低自己的居住品质。非生活必需品的房产才是真正意义的资产,我们可以把它出租以获取现金收入,也可以随时出售来获得一大笔现金却毫不影响自己的生活水准。退休对每个人来说都意味着收入确定性的降低与医疗支出的增高,那时,我们就会愈发感到拥有非生活资产的重要性,当非生活资产可以为我们带来收入的时候,我们就称其为生息资产。
我们每个人一生的生活状态都可以转化为这几项财务数字的变化曲线,这些变化是有一定规律和内在联系的。以支出为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支出是一生中持续发生并且不断增长的,这些支出就算作生活费用;有些支出是阶段性的,可以算作意外项目。一般而言,吃、穿、行、房屋管理费等项目都应当按生活费用来计算,它们平均每年以一定的增长率增长。生活费用中还应当包括陪伴我们一生的保险费,比如医疗险、意外险等,这些保险费用是我们日常生活成本的一部分;但还有一些保险费用则不是一生都必须的,比如少儿保险,孩子长大成人以后就不需要了。人寿险是一种比较特别的险种,在壮年时期,我们是家庭的经济支柱,要努力工作、抚养孩子、还房贷、赡养父母,经济的压力和风险处于一生中最大的阶段,因此我们需要购买人寿险,以防我们发生特别情况时使需要我们经济支持的亲属财务上能有所补偿,但同时这也会增加我们这个阶段的生活支出;等我们步入经济上最宽裕的时期 — 退休前的一些年,人寿险又显得不是那么必须了;但到我们步入老年,虽然收入来源少了很多,但如果要考虑遗产的避税问题,人寿险又可能成为我们会再次选择的一个品种,只是此时的作用已经不是为家庭成员提供经济保障了。
想办法弄清楚收入、支出和资产等一系列财务数字的变化规律和内在联系,并以此为基础对我们的人生进行更好的计划,这便是理财的意义。
理财一般以家庭为单位,从了解家庭成员的年龄开始,包括基本的财务状况、子女教育、住房、车辆、养老及特别支出项目,还包括特别收入及与个人风险测评结果相关的投资收益项目。
在基本财务状况的支出部分,支出与收入的关系有两种。一般情况下我们根据收入的多少考虑支出的费用,量入而出,多挣多花,通常把税后收入的30%进行储蓄投资,70%进行日常消费是基本合理的;但也有很多时候家庭支出与收入找不出直接的关系,有财产支持下的消费品质刚性与基本消费确定下的与收入无关性都会导致支出变动与收入无关。在我们分析基本财务状况时,需要综合考虑当期的生息资产情况、收入情况及收入的发展预测,还有支出与收入的关系,如果支出与收入无关,还需要考虑支出的增长率。
有些支出是非常规的支出项目,虽不包含在一般生活费用中,却需要特别予以考虑。婚礼支出就是一个极为个性化的项目,有些人可能安排一次特别的旅行、一顿邀请特别出席者的晚宴就可以算婚礼了,有的则可能需要多年积蓄加上双方父母的赞助才能满足婚礼的要求。工作后的继续教育学费、特别的旅游项目也可以算是个性化的支出,如果子女教育的费用没有计入生活费支出的话,子女教育金的筹集也可以算作个性化的支出项目进行特别计划,子女教育金的筹集往往需要持续很多年的积累才能够满足支出的需要。部分保险费用也可以使用特别支出项目来进行计算。
有些项目是理财测算时一般都需要考虑到的,包括购房、购车、子女高等教育费用、及退休计划。购房规划中,除要考虑房贷年限、还贷金额外,还要考虑是否有换房的需求、装修及家具电器需求。购车后还需要考虑是否需要增加特别的保险、油费支出、维修保养的费用,购车的费用是一次性支付的,但之后的持续使用成本却是每年都需要支付的,如果不能够在生活费用中予以考虑,就必须增加单独的车辆使用费项目才算购车规划的全部。子女高等教育费用是必须考虑的项目,在就业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如果我们的子女有志学习更多的知识而我们却无力承担其教育费用,会令我们产生对下一代的愧疚而且伴随终生。退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除一般的年龄、收入的影响、消费支出的影响外,如购买了养老金保险还可以考虑一次性和多次性的养老险收入。
考虑完支出后,我们来看收入。我们发现收入可以是有多种来源的,除在基本财务状况下的薪资收入外,我们还可能拥有定期流入而且稳定增长的房产出租收入,房产或其它资产出售而带来的一次性收入,也许还会有额外的投资收入。
对一生的收支数字进行全面的计算和衡量之后,我们就要考虑资产的变化状况如何对收入和支出发生影响。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生活在北京的普通家庭的案例:
张先生和太太李女士今年分别为30岁和28岁,有一两岁的孩子,两人年税后收入分别为12万与6万元,并有8万元的生息资产,预计未来工资年增长率为3%,每年将收入的30%储蓄下来作为生息资产之用。
特别收支情况:无。
子女教育计划:希望积累足够的资金供孩子上大学,现在每年学费估计为4万元,年学费增长率为5%,暂时不做海外留学的打算。
购房与购车计划:新购一处80万的房产,还贷期限尚有27年,每年还贷4万元;暂时没有购车打算。
退休计划:预计按国家相关标准退休,退休金占退休前收入比例为30%,退休后支出调整率为70%。年退休金增长率为3%。
前面我们说过,生息资产是能够帮助我们增加非工作收入的资产,那么生息资产的收益从哪里来呢?这就需要谈到投资。理财中讨论的投资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这个收益与个人的能力与精力关系不大,如果投资收益是由我们自己的能力与精力带来的,它就只是个人劳动价值的体现而不是投资产品价值的体现;二是它的偏差不会太大,其长期收益落入某一个范围的概率是我们可以接受的,并且时间越长偏离越小。这样的投资产品其收益范围才有意义,也是我们生息资产的主要构成类别。
在上面这个案例中,如果张先生家庭只选择国债投资,每年的生息资产回报按3%计算,他们一生的生息资产模拟图如下:
如果一个家庭的财务人生如上图所示,我们可以称之为“赌”子一族,其现在的收支状况虽然良好,但如果考虑到未来人生两大重要财务支出:子女教育及退休养老,其未来就令人堪忧了。如果他们的财务状况不进行调整或发生特别的变化,退休后的生活就需要子女的财务支持或降低生活水平才能得以持续,因此他们的养老生活是建立在子女孝顺的赌注上。要使未来人生的财务状况能够持续健康,不致“老来生忧”,要么使收入有所增加,要么降低现在支出占收入的比例,降低生活水平,但这两种选择都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如果张先生夫妇能够提高投资资产的收益水平,其未来30年的生息资产就会展现出完全不同的图景。当然他们必须面对投资的风险,但只要他们选择一个收益长期相对稳定的投资品种,其投资期间承受的风险就只是心理性的承受而不会转化为真实的财务亏损。假设他们尝试一下低风险的投资组合,投资回报率按工作期间6%,退休后3%计算,其生息资产变化图就会转变如下:
如果我们正好活到90岁,那么以上的资产积累状况可谓是“美妙结局”:在我们预计归天之时,资产全部花完,即让我们尽可能地享受了人生乐趣,又没有面临任何财务的困扰,从理论上讲这的确是人生最美好的结局之一。这种人生财务状况可以接受,但风险性略高,会让人时时生出不安全感,唯恐活得过长或发生些意外。
如果张先生夫妇精于投资,能够把工作期间的投资收益率提高到超过12%,他们的图形就又会发生变化:
这种状况我们可称之为“孝”子一族,他们本可以生活得更好,但他们节衣缩食,为子女攒下一大笔遗产,这遗产对子女来讲可能是杯水车薪,却全是父母辛辛苦苦一辈子省出来的,我们称其为“孝”子一族。
长期来看,12%的投资收益率的确有可能达到,但会让我们的投资承担较高的风险,如果我们把投资收益率调整为把握更大的8%,张先生夫妇的资产积累状况又会发生变化了:
这种状况可能是人生中最常见的情况,我们称其为“安心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年轻时生息资产不断增长,子女高等教育期有所减少,然后一直增长到退休,尽管退休后逐步减少,但基本不用担心退休后的生活支出,直到临终时财务状况依然令我们安心。也许在精神上我们会依靠子孙给我们以支持,但在财务上,我们是独立而自由的。我们可以直面疾病、长寿、意外事件的困扰,我们需要的只是子女的情感与关注,而不是经济的支持。当我们得到子女的情感关爱时,我们感谢上苍的恩惠;当我们独立面对社会时,我们也能够承担一切,这才是完美的人生。
同样的收入、同样的支出,唯一不同的是所承担的心理风险。也许我们要感受一些心理的亏损,也许我们需要每年投入1周的时间进行一些投资安排,但这将会带给我们完全不同的生活。
理财是什么?理财就是用财务数字来解析、衡量、控制和计划我们一生的生活,并且用明确的行动(例如长期不懈的投资)来改变我们未来的财务状况。我们的未来取决于今天的行动和习惯,而行动和习惯的改变来自于我们对人生财务数字变化规律的深刻洞察。